纯粹的智慧_国平【完结】(23)

2019-03-10  作者|标签:国平

  因为有了这一屏障,我们就看不清那些真实的存在,看不到那些具体的存在了。

  真实虽一直都在那里,真实一直存在,但我们却往往视而不见。

  我们只注意幻影,只专注幻影,只进入幻影,我们就会长期与那些虚幻影子在一起。

  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不同的层面之中,进入了虚幻的陷阱之中。

  而且全力投入虚幻之中,在梦幻世界里徜徉。

  除非我们醒过来,否则,我们不可能真切感受到真实的存在。

  我们通常接触的东西都只是透过梦来接触的,而听和看也是透过梦来实行的。

  在我们与真实之间有一个媒介,而这个媒介将折she你发出的所有信息,同时它也将很多已被歪曲过的假象传递给你。

  因为这个媒介,我们的一切思想,一切行动都蒙上了变幻的色彩及迷雾。于是我们的眼中总是满含忧伤。

  由于我们一直在做梦,于是我们错过了每一次真相。

  当我们看一朵玫瑰时,我们只需进入那朵玫瑰,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朵玫瑰,这只需看,直接听,直接碰触,直接闻即可。

  而不需要附加上过去人们对玫瑰的一切评价,一切文化,一切理解。

  我们不需要带进一切关于玫瑰的任何见识与见解,不要评说什么,如这朵花真漂亮之类的话。

  我们一评价,我们就远离了玫瑰,就站在玫瑰花之外了。

  因为评价需要距离。

  一评价,我们的语言就进入了,真相沦为语言的阐释。

  千万不能用语言来评价,一评价,你就不是在看玫瑰,而是站在它旁边来回忆以往关于它的知识而已。

  当我们看到一位漂亮的女人时,我们只是用目光直接地看,用心直接地看,不要在大脑中搜寻那些美丽的词藻来评价她,不要。

  你想真正了解她,看着她的眼睛、面容、身形即可,但千万不要加以联想,一想到她光洁的皮肤,光洁的胴体,你的欲望便会升起,你的占有欲也会升起。

  文化对我们了解真相是有害的,它只能分隔我们与被观察者的信息连接,使我们远离现在,使我们迅速从对象中撤出。

  文化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真相,往往会有害无益。

  它只是一个梦幻。它总是将我们牵引到过去,或者未来。

  它总是令我们偏离此时此刻。

  文化有时只是一个障碍。

  文化参与越少,我们就越能看清那个对面的真实。

  没有文化,只有头脑,我们就能无牵无挂地直接接触那个真实。

  我们就能面对面。

  在观察时,我们是不需要语言的。

  当然,语言在别的沟通场合是需要的,但在观察时是不需要的。

  只要有语言的加入,我们就会偏离真相。

  二是不要判断。

  我们在观察时,我们只是看,只是直接地面对面看。

  如果我们看到一只凤凰,不要先加进一句“多美的凤凰”,不要妄加评断一只凤凰就是一只凤凰,它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它自己根本不知道美与丑是什么,美与丑只是人对它的评判,只是你对它的评判。

  你说这只凤凰美,也许刚才一个小孩说它丑极了,因为那小孩刚才被这只凤凰狠狠地啄了一口。所以,美和丑只是一种评判,你一作出评判,你的心念就不在凤凰上面了。正如我们评价一个女孩的皮肤光洁,我们就使用了语言,使用了文化,我们在快速搜索那个评判词时,我们就已离开了对真实对象的观察一样。

  对我们发现真实来说,这是一个很不利的缺憾。

  因为我们加进了评判,从而使我们几乎没有在真实事物上停留半秒钟。

  我们的大脑很快便找到了相关的记忆,很快就以语言形式提取出来,就开始对对象进行评判。

  我们没有观察真相,我们只是加进了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评判而已。

  然而,这种评判是远离真实的。

  所以,在我们在观察事物真相时,绝对不能加进语言,加进记忆,加进评判来分离我们与对象的真正接触。

  我们什么也不需要做,只要静静地、直接地、面对面地看着它,进入它、理解它、穿透它。

  我们不需附加文化评判,我们只需按它本来的样子来观察它。

  三是附加欲望。

  我们不论看什么东西时,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都会立即分出好坏,分出有利与不利等等。

  有了欲望,我们就会做一连串的梦,我们就会将自己jiāo付给那个梦幻。

  所以,我们在观察事物真相时,应该少加入我们的欲望,加入事物的功利。

  我在看它就好像是别人在看它一样,只有目光在盯着它,除了目光之外,再没有其他意识参与观察。

  当我们看到如云的美女时,当我们需要观察真相时,我们只需静静地看着,不带任何情感地看着,不带任何欲望地看着,否则,我们只要一动欲念,我们在瞬间就会偏离了真实的观察。

  四是不能带有概念。

  如果我们想了解对象的真相就不能带着概念上路。

  如果你一带上了概念,在大脑中已对被观察对象下了定义,那么你又何必还要去呢?去了不也是为了得到定义么?

  事物是运动的、发展的,一切定义和概念都是永远滞后于真实的。

  用旧的已有概念上路去框定已发展了的真实存在,是不完备的、静止的观念。

  生活是动态的生活,发展是动态的发展,那么观察也应是动态的观察。

  前天张三是一个“小职员”,这你了解他。

  但你今天要去了解他就不应带着“小职员”的概念去了解他。

  他今天也许是总经理,或者一家集团公司的老总了,只要有时间和空间变化,事物就会相应改变。

  所以,你今天想去了解他,你就得全然地敞开去听取他今天的言语,去观察他今天的行为特征,你不能再带着对他的旧定义上路。

  定义、概念对我们了解真相往往是有阻碍的。定义只是屏障,只是局部界定问题。

  丢弃它,舍弃它。

  不然你就不可能真正进入到对象的内核和真实之中去。

  现在,我们要想观察到事物的真相,我们就不能带任何文化语言,不能带任何评判,不能带任何欲望,不能带有概念,否则,我们就不是在真正观察,我们只是在自我说话,在自我发泄,在自我回忆,在做白日梦而已。

  既在目标之中,又在目标之外。

  当今的成功学都在追求目标,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个目标呢?

  惟一方式就是既在目标之内,又在目标之外。

  这看上去是与身心同在相互矛盾的,其实,又是不矛盾的。

  目标,真实的目标应该是每天都能行动的目标,如果目标太遥远,今天还不能够实施,那么它并不是真实的目标,它只是你悬在空中的梦幻而已。

  那个梦幻是有害的,真实的目标一定是与今天接轨的,与此时此刻接轨的,是立即可以着手进行的。

  也就是说,目标已细分了,已渗入到你手边切实的行动中。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3/6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