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驸马 by 宝贝贾(上)【完结】(4)

2019-03-24  作者|标签:


  明庭看着兀自沉浸在自己思路中的少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已经走出来了吧?已经不再生活在那些事情的阴影中了吧?那个记忆中清贵无尘的少爷,沾染了这些生活的气息,似乎并不觉得那么的遥不可及了。
  “明庭,我们回去再和夫人他们合计合计这件事情,我觉得应该可行。”莫南槿抬头,发现明庭已经掉在后面了,转身招呼他跟上来。
  “恩,少爷。”明庭觉得这几年少爷所做的几项决定,都为家里增加了很多收益,这个养鸭子的注意少爷既然已经提出了,应该也是可行的。
  他们绕了路去看了一下田里的刚栽种不久的蔬菜,下了种子的都已经出芽了,植苗的也开始扎根了,植株青翠可人。
  不远处,田家的水塘已经开挖了,面积比莫家的大了不少,目测估计也有四五亩的样子,莫南槿想着这些挺肥沃的土地倒有些可惜了,转而一想田家也不缺这几亩地的粮食,况且水塘的收益也确实比单纯种粮食高出不少,也怪不得田家这次这么舍得下大本钱。
  中午的时候,莫南槿加糯米,瘦肉丁,冬菇,葱姜,火腿和梅子做了一道糯米鸭,酸甜可口,下饭正合适;加香菇,笋丁做了鸭煲汤,倒也鲜美。剩下的两只,小莫也收拾干净了,挂了起来,明月下厨又做了几道菜,大家开开心心的吃了午饭,明月把三个小鬼带去睡午觉,他们几个准备商量一下养鸭子的事情,莫南槿又把对明庭说的话对众人又说了一次。
  “相公的主意自然是极好的,本钱方面呢,刨去家里面日常吃穿的用度,倒也还有些余钱,只是这鸭子的销路——”毕竟平常人家即使吃些肉也大多是猪肉,鸡肉为主,羊肉,牛肉,鸭肉都是极少的,而且养的数量多的话,这样一只只的到街市上叫卖也不是一个好活计。渔阳不担心养,只是担心养了,卖不出去,所以事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夫人想得周到。但不知夫人不知道今天中午的鸭肉菜色怎样?”莫南槿温雅的笑笑,没有回答渔阳的问题,反而问了她另一个问题。
  渔阳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莫南槿顾左右而言他,她想了一下,说:“那道糯米鸭子,肉质细腻,有酸甜味,很爽口,老鸭汤,汤醇厚,鸭肉糜烂,极易入口。比起鸡汤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那不知夫人觉得,这菜若放在酒楼可会有人点?”莫南槿接着问。
  “若是知道这滋味的人,自然会。”渔阳话没有说满了,自然,这鸭子做成菜味道很好,知道的自然会点,但是不知道呢,毕竟敢于尝鲜的人也不是到处都有,大家还是习惯点自己比较习惯的菜色的。而且据她所知,在宁国,虽然一直都有鸭子可以入菜的习俗,但是菜色并不算很多,即使在酒楼,以鸭为主菜的也并不怎么受推崇,所以酒楼对鸭子的需求量就更不会很多了。但是如果以今天中午的菜色,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夫人觉得,若是我们提供秘方,而且很多做鸭子的秘方,云家的酒楼是否会收购我们的鸭子?”
  “这是自然,商人重利,有秘方就意味着有生意,自然也会有利钱,至于买我们的鸭子也只是双方都可以获利的事情罢了,云家酒楼的生意是归大少爷云思川的,云思川是个聪明人,这点,他应该是明白的。”毕竟当初云家在莫家初来乍到时,在田家一事上帮过忙,加上云家又是镇上的大户,为人也还算公道,于情于理,莫家都没有疏远的道理,逢年过节,都会带些东西到云家拜访一下。为了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当然也没有刻意的去交好,倒是渔阳几次进内府请安,很得云家的老太太喜欢,多次请进府陪老太太说话,与几个小姐和夫人相处也不错,因为这些原因,对云家的人倒也算略微比外人了解一些。
  “少爷,那就太好了,云家的酒楼那么多,每一家酒楼都卖鸭子做的菜,每一家都买我们的鸭子,那我们就不愁销路了,说不定可以大赚一笔,比养鱼还要挣多些钱呢!”小莫打刚才就乖乖的坐在那里,一直没插话,现在听少爷和少夫人解决了销路问题,那他们就可以放心的养了。
  “不过少爷,我从刚才就想问,松花蛋是什么?”少爷和少夫人刚才一直在谈论,虽然现在不比以前在王府里,但是规矩他是知道的,所以一直忍到现在,终于可以问出来了。
  莫南槿看众人都是一脸好奇,笑笑开口道:“其实这个东西,我以前的时候也只是听人说过,是用鸭蛋和石灰做的,我也没有做过,不过应该不难,我们到时候可以试试。味道还不错。”
  鸭蛋,鸭子都可以卖钱,其实莫南槿还想到鸭绒的,前世的时候不是有鸭绒的被子,羽绒服什么的,轻软舒适,价格还不便宜,但是即使莫南槿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也是知道,鸭绒做成品以前一定会先除菌的,可是在这里不知道能不能做。用现代的科技,在除菌这方面他是一窍不通的。但是在这里,人们也会用动物皮毛做衣服,既然这样,这里自然有他自己的方法,也许可以打听一下。如果成了,别的不说,给家里人添置几件鸭绒的棉衣和棉被过冬还是可以的。当然事情没有定论以前,这件事情就暂时搁置在这了。
  “既然商定好了,我们就分头去做事,现在首要的事情,是要买鸭苗,虽然经常有人来镇上叫卖小鸭子,但是数量并不多,我们还要去乡下自己去收购,而且上门去收,价格也会相对便宜些。这样,小莫你待会去找大壮,毕竟他以前走乡串户的做短工,乡下地方他比我们了解,去收鸭苗的事情就交给她来做。”莫南槿想了一下说道。
  “好的,少爷,我这就去。”小莫话刚说完,人已经窜出门外了,可以看出小莫对此事的热心程度。
  “明庭,到时候你和大壮一起下乡,毕竟我们这次收购的鸭苗多,路上带的银钱也多,就怕大壮财外露,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明庭答应一声,接着说:“少爷,那这次养鸭的人选,你看大壮行不行?”
  养鸭不是什么技术活,除了偶尔的投食,基本上的工作就是早上把鸭子放养到水塘边,晚上再赶回鸭棚,莫南槿想的是彻底的露天放养,毕竟这样养的鸭子肉质好,偶尔投食是为了避免食物不足的补充,大概只需要一人即可。认识大壮这几年他也可以看出是个老实忠厚之人,再加上老李叔和素素的关系,倒也不失是个很好的人选。
  “那就先这样决定吧,大壮来的时候再问问他的意思。”莫南槿觉得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大壮现在四处打零工,活计并不好找,收入自然也就不稳定。现在让他们一家人在一起,相互之间也可以照应,在银钱方面也不会亏待他。不过事有万一,还是问问好了。
  “我看明天我到云家一趟,亲自去会一下云思川,再和他商量一下这件事情吧。”毕竟现在也只是他们单方面的想法而已。
  “就这样吧,相公。”
  没过多长时间,小莫领着大壮过来了,大壮倒是人如其名,人长得很高大壮实,眉目分明,带着几分卑微的憨憨的笑容。小莫在路上已经把内容大体的和他说了一下,莫南槿又把养鸭交给他的事情,问了他的意思,大壮也一脸感激的满口的答应下来。
  养鸭的事情就这样先到这里,一切还要看和云家商量的结果。莫南槿到书房想把自己知道的制作鸭子的菜谱整理一下。其他人也各安其事。

  7、云家大少

  云思川这个人莫南槿是打过几次交道的,正如渔阳所说的,是个聪明人,云家本家到云思川这一代共有三男四女,大少爷云思川和三少爷云洛川,以及大小姐云紫淑,二小姐云紫娴,四小姐云紫婉是大房夫人所出,二少爷云清川和三少爷云紫意是二房夫人所出,因为大房和二房夫人是亲生姐妹,所以两房子女相处倒也还算和睦,当然这其中云家现任家主云镜平的功劳也是功不可没。
  云思川今年二十七八岁的年纪,现在掌管着云家酒楼和糕点铺子的生意,为人沉稳持重,自小养在老太爷的膝下,虽然年纪不算大,但在老太爷的刻意栽培下,接手云家的生意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在做生意方面很是精明能干,是云家这一代实际的掌权者。自从接受云家酒楼以后,不能说是云家酒楼遍及大江南北,但是在宁国也算是数得出的酒楼商号了。
  南山镇隶属昭阳县,云州府。云家世居南山镇,但是在昭阳县和云州府都是有不小的宅院的,但一来南山镇是祖宅,二来云家的老太太年纪大了,不愿意四处走动。中国人历来都讲究个孝道,百事孝为先。子孙们也就陪着老太太住在祖宅里。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有的也因为生意方便往来住在昭阳县和云州府的。二少云清川就是常年在外,很少回来。莫南槿也只是在年节时远远的看过几眼,为人似乎颇为清标孤傲。
  第二天上午吃过早饭后,看看时辰差不多了,莫南槿把昨天整理出来的菜谱和渔阳准备的礼物带上,准备到云家拜访云思川。虽然去商量生意的,但也不好空手去登门。所幸前些时候渔阳为几个孩子绣了些肚兜,小衣服,东西虽小,胜在样子精巧细致。当初家境窘迫时尚能顾及孩子,何况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渔阳是可劲的花功夫收拾孩子的,大人的衣服可以随意,孩子却一定要舒适的好料子。自然这次的小衣服料子也是极好的,拿出去送给云家的孩子也不会跌份。云思川早年已经结婚,妻子也会是云阳府大户人家的闺阁千金。夫妻二人育有一儿一女,大女儿现在已经有九岁了,小儿子和景止他们差不多大,最得这夫妻两个的疼爱,再加上云家大夫人也是很喜欢渔阳的手艺,想来想去这份礼物倒是很合心的。不贵重,难得的是心意。
  云思川正在书房里查看各个地方送来的店铺账目,听到莫南槿来访的时候,倒真生出几分惊讶,莫家这几年和云家走得也还算近,但莫南槿也只是在逢年过节时例行来走一遭,这平常的日子倒是难得了,倒是莫家夫人时常被请进府,与内眷倒也相好,时常听自家夫人赞这莫家娘子娴雅大方,心灵手巧。
  关于莫家和田家几年前的那桩公案,云思川倒也略知一二,当年事情发生时,他正在外地巡视店铺,没有亲眼目睹,只是后来听说是有人来找父亲,父亲也只是派府里的一个管事到田家做了调停处理。本来这件事情他是没有放在心上的,毕竟这件事情对于云家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云家做的略施小恩小惠的事情也不是只有这一件,云家祖训种就有一句话说:举手之劳,为则是之。意思就是举手之来,能帮就这样做好了。云家一直以来坚守这条祖训,广结了不少善缘,对家族的生意也很有帮助。
  云思川对莫家,或者说对莫南槿的注意还是源于好父亲的一次谈话,当时他无意中提到莫家这件事情,父亲刻意规避的态度引起了他的好奇。几次对父亲明里暗里的旁敲侧击,却换来父亲的严正警告从此以后不得打听和提起此事。云思川一向是极为敬重父亲的,他想父亲决不至于无缘无故的喝止他插手此事。虽然心中仍有好奇,但是一来他已经过了好奇的年纪,偌大的云家还要靠他来支撑,二来也没有听说这个莫南槿对云家有什么不利之举,他也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好奇心,不顾父亲的警告,甚至冒着为云家惹来灾难的可能下,贸贸然的再去追查。这件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
  及至后来见到莫南槿,当时脸上虽不动声色,但是心思已经转了千百遍,莫南槿虽然已经刻意的收敛,其他人可能只会觉得这人似乎有所不同,但是他走南闯北的也是见过不少大人物了,莫南槿举手投足无意间流露出的清凛,贵重,那是一种久居上位的人才能拥有的。既然人家已经明摆着低调,他自然也只有配合,没有去点明的必要。后来莫南槿没有与云家刻意的交好,云家也给予了莫家适度的尊重,从而两家的交往虽不密切倒有几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了。
  虽然猜不着这次莫南槿来访的目的,云思川也是赶快让小仆把人请入书房,他则把桌上的账本收进柜子里,又命人泡了两杯茶过来。
  莫南槿踏进书房的时候,云思川已经迎到门口了。相互见面自然免不了要客气一番,待两人坐定,又寒暄几句。莫南槿先把话题导入正题:“云兄,此次贸然来访,是有一事相商。”
  “莫老弟,但说无妨。”云思川放下手中的茶杯。看向莫南槿,静待下文。
  “是这样的,云兄想必也知道,我的鱼塘,我现在准备在鱼塘周围养鸭,想和云兄的酒楼合作。当然菜谱也有我来负责。”毕竟家里商量的时候,大家也约莫知道云家会顾及什么,莫南槿索性也不卖关子了,一股脑的说出来。
  “莫老弟的意思是说,你把自家养的鸭子提供给云家的酒楼,并且提供做鸭子的菜谱,在云家酒楼售卖,然后利润两家分成?”云思川在桌下,莫南槿看不见的地方,屈起食指轻叩着腿,这是他思考的下意识动作。
  “云兄意下如何?”莫南槿间接承认了他的意思。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莫南槿并不是要和云家利润分成,只是要给云家提供菜谱,然后把鸭子卖给云家,直到踏入书房的前一刻他也是这么想的。直到刚才突然才有这种想法,一来,云家并不一定会相信他的菜谱一定会被大众接受,也就不一定会为云家带来利润,所以也就不会贸贸然大量收购鸭子。那利润共享可以把两家紧紧的拴在一起,即使后来失败,莫家损失的是自家养的鸭子还有菜谱,云家也只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并不会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但是一旦成功,就不仅仅是银钱的收益,还有云家酒楼的名气,独一无二的鸭菜。二来也是为自家考虑,合理的利润分成,自然会比单纯的买鸭子收入高得多。
  “用鸭子做的菜,云家的酒楼也有,不瞒莫老弟说,菜品比较单一,所以并不被大众推崇,莫老弟又何来的自信认为你的菜谱一定会让大众喜欢你的鸭菜呢?”莫南槿想到的,云思川自然也考虑到了,但是他很想知道莫南槿哪来的这份自信,让民众会去接受鸭菜,这种并不太普及的菜品呢。
  “我的菜谱都是祖上传了几百年的私房菜,一直是秘而不宣,别具不同风味。”莫南槿心想这我倒真没有说假话,这些菜真的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而且各个菜系都有,也当得了“别具不同风味”了。
  云思川心中一阵狂喜,莫南槿一看便知出身高贵,既然莫家千年传承,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云家酒楼得此秘方,何愁不驰名宁国,要知道一家酒楼是否能够打响名声,关键就在于它的招牌菜。
  “但不知莫老弟关于这分成?”
  “你六,我四。”若单纯提供鸭子,莫南槿也不敢提这个分法,但现在菜谱也归他负责提供,自然可以多要些份额,云家只负责场地和人员。这事搁现代他也算是技术和实物入股了。但是毕竟在这里,毕竟在云家,他也不能要求太高。四六分成是他想到的比较合理的价格。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些菜谱不会被人模仿,毕竟这些菜有很多都不是有多高难度的,但是这样即使有朝一日,鸭菜被人模仿,但云家名声一已经是打出去了,大众也会认为云家酒楼的才是正宗鸭菜,想吃最正宗的还是会来云家的酒楼,就像全聚德的烤鸭,狗不理的包子并不一定就是无可比拟的,但是一旦名声出去了,众人认定了,那就是最好的。这样算下来云家怎么都是合算的。
  “莫兄弟,也是个公道人,我看就这样吧。”云思川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但是这个价格,云家是怎么也不会吃亏的,他也不是那种不给对方留余地的人,他明白合作是双方获利才可能长久。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双方都是聪明爽快人,各种条件摆在明面上,一目了然,倒也省了明来暗往,你退我进的玩心思的功夫。不到一盏茶的时间,这事就说定了。
  “莫老弟也是爽利人,我也不多说了,为兄就以茶代酒预祝我们这次合作会大获成功。”云思川说着就端起了面前的茶杯,莫南槿也端起自己的茶杯,遥遥一碰示意,举头饮下,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随后云思川叫来自家的账房先生草拟一份契约,大意是说明了双方的合作以及利钱的分成,云思川和莫南槿都加盖了自己的私人印鉴。
  莫南槿把随身带来送给云思川小儿子的礼物拿出来,云思川倒也很大方的收下了,换来小厮道:“把这个交给夫人,就说是莫家娘子,特意做给小少爷的。”
  又对莫南槿道:“真是让弟妹费心思了,你这嫂子一直夸弟妹这手上的功夫可是一绝!”
  莫南槿又笑着客套了几句。
  临走又给莫南槿带了四两上好的顾渚紫笋。
  “莫老弟,应该知道,这倒真是好东西,我统共也只得了二斤多,老太太那给了四两,父亲那三两,母亲,姨娘那里也都给了二两,兄弟姊妹那分了一些,我这里也就留了五,六两,生意场迎来送往,不会品的人,我倒怕浪费了这上好的茶叶,送给莫老弟倒也是相映得彰,莫老弟千万不要推辞,这是为兄的一份心意,以后合作了,见面的机会倒比从前多了。”
  话说到此,莫南槿也只好接受了,况且,他真是知道这东西味道也是极好的。
  回到家,把在云家的情况一说,大家也都满意,剩下的工作就是买鸭苗,养鸭子了。
  此后,明庭和田大壮开始走乡串户的去收购鸭苗,又委托了老李叔请人修了鸭棚,此后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一千多只鸭苗到齐了,第一年,莫南槿并不想养太多,这一年积累一些经验,再看看宁国人对鸭菜的接受程度。
  就这样,莫家的养鸭计划就这样开始了。

  8、春季忙耕种 一

  这个春季,莫家每个人都忙坏了,明庭随田大壮到乡下收鸭苗,其他人也都没有闲着,老李叔请人修好了鸭棚,接着就该种莲藕了。
  莫南槿和小莫则是忙着山脚下那块地,去年的买的时候莫南槿就想好了用处那就是做果园。莫南槿刚来的时候就发现南山上野生的果树很多,但是大多酸涩难以入口,有些甜的,个头又很小,所以采摘的人并不是很多,更不用说是栽种了。莫南槿当时就想到说不定可以通过嫁接来改善一下,他实在很怀念以前那些酸甜多汁的各种水果,如果成功了也可以补贴些家用,再说家里面的小孩子多吃些水果总是好的。
  前几年,他从山上移种些最普通的果树到后院子里,都是李子树,杏树,桃树,苹果树,大樱桃树,海棠树,山楂树,枇杷,梨树等最常见的果树,当初还想挖棵梅树回来的,渔阳说:相公不知听过一句话没有,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需梅。梅树就此作罢,不过后来因缘巧合,明庭竟然挖回来一棵杏梅,栽种到院子里,年年开花结果,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我们还是讲嫁接的事情,其实南山上还有一些其他的果树,他也不是很清楚品种,更不用说用来嫁接,这些普通的果树他多少知道一些,都是蔷薇科的,同科属之间嫁接成活的几率比较高。这几年在后院陆陆续续的做了一些实验,失败当然有,但成功的也不少,很多果树从去年的时候就开始挂果了。当时主要是以野生的梨树做砧木嫁接了桃树,梨树,苹果树,大樱桃和海棠都是同种嫁接,山楂树是以海棠为砧木,枇杷是以苹果树为砧木,杏树是以李子树为砧木进行嫁接的。
  山脚下的果园,大概有三亩多,去年秋天就进行了嫁接。但是种过果树的人大多知道一句话就是“三分种,七分养”。所以这定期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少爷,你看,我们园子里的树花开的多好啊,这过几年就是名副其实的果园了。”小莫正挨个棵在果树底下施肥。
  “俗话说:桃三李四杏五年,这樱桃,枇杷,梨树大概也要三四年的时间,到时候景止和行止也大些了,云止也可以满山跑了,小莫也到该娶媳妇的年纪了。”莫南槿在给果树摘心,避免枝叶的过度抽长。他现在已经很少去想回忆以前的事情,不管是他的前世还是那恍如一梦的十七年,前尘往事,尽皆随风,他现在最多想的看着三个孩子长大成人,看着他们生儿育女,生活平淡幸福。想着他的果园和鱼塘,可以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也许再过几年还可以看到小莫,明月也都结婚了,那样家里人就更多了。至于明庭,虽然也到了适婚的年龄但是他是个自己有主意的人,做什么事,莫南槿相信他自有自己的分寸。
  “少爷,我不娶媳妇,我要一辈子跟着少爷,伺候少爷。”小莫一听这话急了,手里的铁锹都放下了,“少爷不会是不要我了吧?”
  “还是个小孩子的想法。”莫南槿笑笑,“赶快干活,待会还要浇水,做不完,不准回去吃饭了。”现在说不娶媳妇,过两年不让他娶,他才要不乐意呢。再说,什么时候说不要他了,这一家人是他在这个世界上仅剩的亲人了,他保护还来不及呢,还说什么赶走。不知道小莫顶着那么个大脑袋每天在想设什么。
  “好嘞,少爷。”小莫拉下脖子上系着的毛巾,擦擦脸上的汗,脸红扑扑的。又埋下身子刨坑追肥。
  少爷,你听说了吗?叶青快要娶媳妇了,是他姨娘家的表妹,前几天的时候还来了叶青家呢,听说是自小就定下的呢。”小莫就是小莫,如果哪天让他不说话了就不是他了。
  “恩,听说了,日子就定在下月。”两家是邻居,就算莫南槿再不爱打听事,这种事情也是知道的,毕竟对孙家,对叶青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情。
  “少爷,连你都知道了啊!”小莫嘀咕一声,少爷那边的消息一向闭塞,如果是少爷都知道的事情估计这个不大的南山镇的人都知道了。
  “我难道就不能知道,采青都来和渔阳要并蒂花的花样,准备给她哥哥绣个门帘子了。”小莫虽说的小声,但还是被莫南槿听到了。他也是从渔阳那里听来的,渔阳也绣了一对鸳鸯枕套准备做新婚贺礼呢。
  “不知道这个新娘子怎么样,以前也没有听叶青提起过。这还是我前两天的时候,夫人说采青送来了一篮子春笋,让我提了些鸡蛋回过去,正好遇到他家姨娘和表妹呢。我就瞅了一眼,她一直低着头,模样也没有看到。”
  “等叶青娶回来,你就看到了,看你急的,又不是自己的媳妇。”莫南槿打趣道,关于孙家的这个亲家,莫南槿倒是从渔阳那里听到一些,大概她也是听采青说的。亲家是魏家村人,据说日子过得也是拮据,统共一儿一女,儿子魏三在村里是个游手好闲的主儿,快二十岁了,也没能娶上媳妇,前些时候不知听了谁的主意,打算用妹妹魏玉去换亲,就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对方家的儿子,自己娶回对方家的女儿,双方都不用给聘礼的。这都是那种极贫苦的人家拿不出娶媳妇的聘礼不得已为之的法子或者是家里的兄弟因为各种原因娶不上媳妇,就拿自己的姊妹给自己换来个媳妇,前者也就罢了,后者受苦的而一般都是自家的姊妹,魏三就是前些时候相中一户人家,那家的男丁据说已经快三十岁了,因为瞎了一只眼睛,一直没有娶上媳妇,家里还有一个幼妹待嫁,就同意和魏三换亲,这个魏三呢也不管妹妹已经许了人家,就要强迫妹妹去换亲。叶青姨娘既害怕儿子,又怕苦了自己的女儿,本来婚期定在明年,魏玉满十六岁的,因为这原因,就领着还未及笄的女儿急匆匆的来到南山镇,住到叶青家,准备下月就完婚。关于未及笄女子婚嫁倒也没有明文规定不可以,只是大家习惯了男子及冠,女子及笄才可婚配嫁娶。这魏家的事情,莫南槿也只是听听便过了,毕竟一旦魏玉嫁过来就是孙家的人,魏三再怎么样也不能到孙家来抢人家媳妇换亲吧,他倒是没料到这件事情后来真给莫家带来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
  “少爷,你就会取笑我。”
  莫南槿手中的活儿没停,时而逗逗小莫,连活儿也感觉轻快不少。虽说是刚才吓唬小莫不浇完水不准回家,但是现在日头已经正中了,应该快到午时了。这些事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完的。这大半个月,他和小莫都要到果园拔草,施肥,修枝,剪叶,防风,固树,修篱笆,种荆棘,间或还要田里看看庄稼蔬菜,还要到鱼塘看看鸭棚和莲藕,虽然有明庭和老李叔一家,也不是信不信任的问题,而是他毕竟是主人家,必须到场去看看的。这些日子大家可真是都累坏了,好在看着进度,今明两天果园的事情也忙个差不多了。鸭棚已经能够修好了,种莲藕和买鸭苗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总起来说应该在四月中旬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到时候大家都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少爷,这边,有看到海棠哎。”小莫站在一棵海棠树下,突然兴奋的直起身,两人离得有些有些距离,小莫把手拢在嘴边喊道。
  莫南槿走到近处,海棠树上有些鲜红色的花瓣已经落了,一串串的豆大的海棠隐在绿色叶子之间。
  “看来,今年这些海棠就可以挂果了。”莫南槿很开心,不枉大家一直以来的努力。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付出的汗水得到成果更高兴的事情。
  “少爷,这是不是说我们那个什么,哦,就是嫁接,是不是成功了?”虽然不知道少爷怎么想到这么个主意,但是家里那几棵果树少爷就是这么弄的,去年结的果子虽然不多,但是个头不小,也挺甜的。
  “这海棠应该算是成功了,现在就看看果子成熟了怎么样。”莫南槿拨开叶子数数,一共也只有五六串的样子。第一年嘛,也不能要求太多了。虽然家里的那几棵已经算是成功了,但是那也只是几棵而已,像果园里的这么多,当初种的时候还真是心里还有些不确定的。幸好果树都是从山上挖来的,不用花钱,他才弄了这么多。

  9、春季忙耕种 二

  “哎。莫家大兄弟,这都晌午了,还不回家吃饭,在看什么呢?”地也在附近的孙铁匠扛着锄头从莫家果园边上经过,看到莫家主仆两人凑在海棠树下小声说笑些什么。
  “是铁匠大哥啊,回家吃午饭呢,我们这也回去,一起走吧。”莫南槿拍拍小莫,示意他也跟上来。
  “我说莫家大兄弟,你这果园这么勤快的收拾,什么时候能挂果啊?不是我说啊,你这果树都是从山上移过来的,山上的那些果树结的果子都没法吃的,你看别是白忙活啊。”他们现在正走在下山的小路上,路两旁都长满了野草,还有些杂花树,时有麻雀,喜鹊之类的鸟自草丛中飞起来。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2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