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人生智慧书_闫晗【完结】(35)

2019-03-10  作者|标签:闫晗

  对于大多数戏曲演员来说,“倒仓”意味着艺术生命的终结。周信芳却在“倒仓”的嗓子中发现了全新的韵味,给予了自己崭新的艺术生命。正是因为嗓子有了缺陷,他才能去尝试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世上有难事,无定事。不要轻易给自己的生命下最后的结论。我们可以在大自然中看到类似的景象,清冽的泉水穿过地xué、石隙,一路从地下走上地表,在一个出口被阻塞时,一定会在另一个出口喷薄而出。胡适用自身的经历鼓励人们,当生命遇到某种阻碍时,不要郁闷忧愁,要及时调整思路,在劣势中寻找出路,把短处发展成长处。梅花经过冰霜的历练会散发出更清冷的幽香,生命的短处在思考的锻造下也能成为奋斗的利刃。

  (本章完)

  第51章 给沉闷的工作加点儿“兴趣”提味

  第十一章6 给沉闷的工作加点儿“兴趣”提味

  每个人进入社会,总得多发展一点专门职业以外的兴趣——“业余”的兴趣。——《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做一行爱一行”,这话说得不错,可是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往往并不一定是他理想的职业,也许是兴趣不相投,也许是专业不对口。在这种状况之下,去上班简直是度日如年,普普通通的工作成了苦工,怎么做也提不起jīng神。

  在这种情况下,业余爱好简直就成了枯燥生活的救命草。人往往会把全身心的jīng力都投入他的爱好中去,弥补工作时失去的快乐。业余爱好使人的jīng神有所寄托,使过多的无处发泄的jīng力有地方释放。在爱好的支持下,即使你每天8个小时全在拖地也不会觉得烦闷了,因为你懂得,只要坚持8个小时你就能回家去看那部看了一半的jīng彩小说,或是继续涂抹即将收宫的工笔山水画。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的支持,枯燥的时间很快就会流走,你的jīng神也不会陷入没完没了的烦闷。

  不要小看了这种业余爱好,投进那么多的心血,总会收回回报。胡适甚至认为“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他举例说,“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

  自古以来能成大学问的人,几乎都对闲暇时间的利用很有一套。

  爱因斯坦曾经为剑桥留下一套研究学问的“独特设备”——茶杯和茶壶。他曾组织过享有盛名的“奥林比亚科学院”,他每晚召集科学家们举行例会,与会者总是手捧茶杯,一边喝茶,一边讨论问题,产生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科学创见。密尔终身的职业是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学问研究上,这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富兰克林是著名的科学家,对电很有研究,而他的大部分电学成就是他做印刷工人时业余时间研究来的成果。还有哥白尼,大家都知道他创立了太阳系学说,很少人知道他的正式职业其实是大主教秘书和医生,他伟大的成就也来自于业余爱好。

  如此例子,不胜枚举。闲暇定终身,听起来夸张,其实是事实。

  爱好能使无趣的生活灼灼生辉,胡适就曾经为自己没有业余爱好而苦恼。

  胡适少年时,在母亲的监督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机会培养什么爱好。他曾无师自通迷上画画,常常用薄而透的竹纸蒙在小说书的插图上,拓画上面的人物像。可这种爱好没能维持多久,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先生把他臭骂一顿,还把他积攒在抽屉里的作品统统搜出来撕毁了。

  还有一次,有人提议要他加入前村的昆腔队里学习chuī笙或chuī笛,家族的长辈们表示反对,于是他又失掉学习音乐的机会。

  到老胡适依旧没有什么文娱方面的爱好,提起此事来,他总是有点儿惆怅。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新生事物越来越多,我们可做的事情也越来越来多。选择多是好事,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是容易让人挑花了眼,不知如何取舍,二是选择了不好的爱好,会对自身不利。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上网,尤其喜欢网络游戏。一些人陶醉其中,下班时间全用在了游戏上,到单位上班,也会趁人不注意偷偷切换到游戏页面。这是无意义的沉迷,胡适认为,沉迷于娱乐对个人的进步、知识的积累完全没有好处,是不予以提倡的。

  (本章完)

  第52章 老子:无为而治的清净社会

  第十二章 故纸堆里得新知

  1 老子:无为而治的清净社会

  “故纸堆中闷欲死”,天下书生昏昏欲睡。其实我们面对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更多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个带有创新性质的研究角度。故纸堆里也能淘捡出新知识,看似僵化的学问也能有新发现,且看胡适如何用贯通中西的开阔眼光审视国学,用锐利的思维为我们切开中国古文化一个全新的层面。

  他把天道看作‘无为而无不为’,以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而不变,周行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有什么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

  ——《无为》

  西汉是个在政治上与众不同的朝代。开国之初,朝廷从上到下,无人以国是为己任,自顾自的娱乐,悠游自在。据《史记》记载:

  吕婆……数谗曰:“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

  陈平闻,日益甚。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婆于陈平曰:“鄙语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婪之谗也。”

  吕太后听说国之重臣陈平喝酒玩妇人不治事,不但不生气,反而私心独欢喜,这叫人难以理解。这反常的迹象似乎在暗示,以吕后为代表的当权派,不愿意看到谁有为。

  吕后的治国思想,是从高祖刘邦处延续来的。萧何在建国过程中功劳很大,总是受到刘邦的猜忌,萧何就 “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高祖知道了非常高兴。可是有一次萧何不过提议准许老百姓入上林空地去种田,高祖就怒气冲天,命令把他“下廷尉,械系之!”高祖的大悦大怒与吕后的喜同出一辙,都是不愿有人做有益的事情。

  统治者都希望励jīng图治,开创繁荣的盛世,汉朝的统治者为何偏偏追求无所事事?胡适在《七十年的道家政治》一文中研究认为,这种无所事事正是无为政治的背景。

  人们会想,放着天下不管,用放任自流的态度能治理好国家吗?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史记》载:

  至今上(武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公元前202~1 30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贷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夕卜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摈而不得聚会。守间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rǔ焉。

  如果真是骨子里的无所事事,岂能有这样的清明政治、太平盛世。这是汉朝统治者实行huáng老的思想,是有意的试行无为主义。后来的孝文、孝景二帝的政治也都含有一自觉的无为政策的意味。譬如,文帝,在位二十三年,所行政策,如除肉刑,除父母妻子同产相坐律,减赋税,劝农桑等等,都像是有意的与民休息。文帝的皇后窦氏 “好huáng帝、老子言,帝(景帝)及太子(即武帝)诸窦不得不读huáng帝、老子,尊其术。”窦太后的权势影响汉家政治几十年之久。景帝时有个儒生说《老子》是“家人言”,窦太后听了大怒,把这儒生送到shòu圈里去刺野猪。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5/5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