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评传_陈祖美【完结】(11)

2019-03-10  作者|标签:陈祖美

  “分香卖履”,语出《陆机集·吊魏武帝文》引《曹操遗令》,云:“余 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域外馈赠的名贵香料,可以作为遗产分给众妾;至于宫女,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就叫她们去学做鞋子卖钱养活自己。后来,此典除了被作为曹操生活简朴的美誉外,还专指人在临终时对其妻妾的恋念之辞。本来这一典故,在我们日 常使用的,不管是旧版,还是新版的工具书中都不难查找,那么,为什么八、九百年来没有人特意关注传主引用这一典故的用意所在,也就没有解开赵明 诚曾有过的“武陵”、“章台”之行和蓄妾之举的谜底呢?原因主要有以下 两点:首先,《金石录》是一部专门性很qiáng的著作,作为它的序言,《后序》 虽见于《容斋四笔》卷五、《诗女史》卷十一、《彤管遗编》续集卷十七、《古文品外录》卷二十三、《古今女史》卷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等, 但都只有撮述大概,没有上引“殊无分香卖履”云云,人们对此便无从索解,何况这些书中的大部分,也不是一般人有兴趣,或有能力卒读的。

  其次,传主向以词名著称,接触或熟读其诗文的人较少,七十年代未版 行于世的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虽然不但收录了《后序》,还在此书的 第 186页上,注了“分香卖履”的出处,但却未作任何解释,人们仍难以确① 王汝弼《论李清照》,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李清照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 1984 年 5 月版,第115 页。

  知此典与清照身世的内在联系。后出的其他版本中,有的对此典虽作了少许 解释,但也只是点出这是关于私事的遗嘱而已,远未揭出谜底。

  现在看来,《金石录后序》中的“殊无分香卖履之意”,绝不仅是指赵 明诚没有留下遗嘱,而是说他既没有象当年的曹操那样,对其妻妾留下遗嘱,也包含着因“赵君无嗣”,无须留遗言于儿辈。这样一来,以“分香卖履” 代指赵明诚的遗嘱才是恰当的。如果赵明诚压根没有蓄妾之事,那么这里借用曹操对其妻妾的遗嘱,就很不得体。学识渊博而又极擅用事的李清照,在 涉及自身内讳的事情上,绝不至于有不伦不类或顾此失彼之嫌。正因为清照熟知曹操这一遗嘱的具体内涵,借以点明赵明诚遗有妻妾恰到好处。这也就 是前文所指出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李清照对此类事情只能采取怨而不怒,或不怨不怒,甘愿“从夫”态度的一种注脚。

  正因为赵明诚曾有蓄妾之事,到了六朝金粉的建康,他又经不住新的诱 惑,而涉足“章台”之路,所以李清照才用心良苦地对赵明诚这一身分、行径类似于“玉勒雕鞍”①者,加以劝谕。她之所以“酷爱”欧阳修“庭院深深” 之句,并将其隐括成《临江仙》(庭院深深),其旨正在于此。看来,轻而易举地获得了高官厚禄的赵明诚,并未接受妻子的劝谕,而在私生活上热衷 于寻花问柳,不仅妨碍了其对金石书画的正当爱好②,在江宁府事这一抗金前线的重要岗位上,亦疏于职守,所以就任不久就被停职调换,不等离开知府 官邸,又犯下了“缒城宵遁”③的失职之咎。这不仅给他自己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够体面的一页,更可能给传主高洁的心灵上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正因为 在李清照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危苦之事,所以其作品不仅在艺术性方面很值得借鉴,其思想内容更经得起回味和推敲。对这样的作家作品绝不能再象以 往那样,用那种庸俗化了的查阶级定成分的办法简单从事,而必须深入到其内心深处,揭示出其种种难以告人的隐秘。

  综上所述,对于《李清照评传》(附《赵明诚传》)的撰写,笔者将在 反复体味马克思主义关于“天才的猜想”之启迪意味的同时,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以“信史”为依托,以“内证”为根据,将传主的一生经历及其 好思想、好品格、好手笔,联系笔者的某些切实感受,化作一部雅俗共赏之书,聊当瓣香之荐,一则告慰英灵,一则奉呈知音。

  ①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

  ② 施宿《嘉泰会稽志》卷十六、桑世昌《兰亭考》卷三载吴说跋唐阎立本画《萧翼赚兰亭图》。吴说的这一跋语曾提到,此图系江南李后主故物。周谷以之与同郡人谢克家之子、赵明诚的表兄弟谢伋。伋及携至 建康,为郡守赵明诚所借不还。

  ③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详情已见前文。

  第二章饱尝人间甘苦的一生李清照是身履两宋的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人,自号易安居士,有时 亦署作“易安室”。“易安”二字系取义于陶潜《归去来兮辞》的“审容膝之易安”,意谓住处简陋而心情安适。在传主二十四、五岁屏居青州时,始 用此号。

  对于传主的生年和卒年,笔者尝用尽“上穷碧落下huáng泉”之力,仍未曾 找见直接现成的记载。对其生年的厘定,唯一的线索是她五十一岁①时写的《金石录后序》。其中云:“余建中辛已,始归赵氏”,又云,“(是时)余自 少陆机作赋之二年”②,意谓她是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嫁给赵明诚的,那年她恰好十八岁。由此上溯十八载,那么,我们的传主清照, 当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①。

  关于李清照的卒年,huáng盛璋和王学初先后作过较翔实考证。虽然在审视 具体材料时,二说偶有异议,但主要见解是一致的,均将她的卒年推定为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 年)之前,谓其享年七十三岁②,兹从是说。

  ① 《金石录后序》之作年,亦经多方考核,方得确知,详见后文。

  ② 杜甫《醉歌行》:“陆机二十作《文赋》”。

  ① 关于李清照生于何年,异说纷坛。其中《李清照集》第 169 页,huáng盛璋说可从。

  ② 见《李清照巢》第 161—163 页、《李清照集校注》第 267—269 页。

  一、生于明水而非历城《宋史·李格非传》和《东都事略》等,均称清照之父李格非为“济南 人”。此说就其郡望而言是对的。因在唐朝时,济南是齐州的州治,至北宋未年,济南升为府,统辖今山东历城、章丘等五、六个县市。后人把原籍章 丘的李格非,统称为“济南人”是可以的,而那种把李清照的故居说成在历城柳絮泉云云,则系似是而非,此说大致是这样形成的——清人田雯《古欢堂集》中,有一首题为《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清 俞正显承其说而云李清照“居历城城西南之柳絮泉上”③,《山东通志》卷三十四亦称“李清照故宅在柳絮泉”。1956 年,在济南趵突泉东北侧修建了“李 清照纪念堂”,郭沫若遂题词云“大明湖畔,的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这样一来,李清照似乎成了铁定 的“济南历城人”,然而其中却不无疑窦。王学初曾针对上述田雯、俞正燮和《山东通志》之说,质疑云“按清照幼时,当从父母居,其故宅应云‘李 格非故宅’,不得云‘李清照故宅’。嫁后从赵氏,未居济南。至晚年则济南已为金统治,清照欲归不得。济南不得有李清照故宅。《山东通志》所云, 殆亦本清田雯《古欢堂集》,或出后人附会,未必即为实录。元于钦《齐乘》、明《崇祯历城县志》、清《康熙济南府志》,俱无清照故宅在柳絮泉之说。”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1/6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