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动荡的世界_龙应台【完结】(60)

2019-03-10  作者|标签:龙应台

  她在为Natives这个用词自觉尴尬。Natives,本地人,土著,总出现在自觉来自高文化的人口中,指涉客居地的群众主体,充满了19世纪帝国主义的意识。

  这是20世纪末年,帝国主义的感情余绪还深植在这个白种女人的语言里;不同的是,她为自己不留心的泄露而脸红。

  往历史回走五十年,她不会有这份不安。

  HerbertYardley是个美国情报员,专门解读密码。在第一次大战后,他成立了"美国黑室"窃读日本的电讯密码。1938年底,Yardley来到重庆,为戴笠训练情报人员,成立了所谓"中国黑室",希图探知日本的通讯。战后,Yardley以自传小说的方式写了他在重庆的一年半战火生涯,书名就叫《中国黑室》。由于其中牵涉到对日本的情报工作,这本书迟到1983年才出版。

  用1995年的眼光来读这本1945年写成的书,感觉是震惊,震惊在短短的五十年前,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如此赤luǒ的、无耻的存在着。Yardley是一个鲜活的样板。

  身为重庆政府的外国顾问,Yardley饱受优宠。他住在重庆市长让出来的官邸,享受拍掌即来的佣人和司机。戴笠为他从香港买来一卡车的外国罐头食品,供给他一个从香港飞来的私人厨师。这种种享受,在遍野哀鸿的战时中国。

  当时围绕在这位外国顾问身边的中国人怎么看他,我不知道;Yardley怎么看围绕在他身边的"土著",倒是清清楚楚地流露在书中。

  奉戴笠之命到香港去接待Yardley的翻译,姓林,初见外国顾问就问他,外国女人的rǔ房和"那个"是不是红色的。于是Yardley去找了两个法国jì女,用戴笠支给的车马费付钱,要她们luǒ给林翻译看看。

  "中国人?"她们大叫,"恶心地说,"中国人!""两百港币也不gān吗?"我说。"中国人!"她们又叫,"呸"吐了口痰。

  这个美国人到了重庆,进入每一个屋子,他的观察是,这个屋子没有暖气,没有地毯,没有窗帘,没有字画。他所接触到的中国人,军官都是贪生怕死、愚蠢残酷的;厨师偷菜钱,司机偷汽油,佣人是jian细,号称大学生的女人私底下一定是jì女,从欧洲留学回来的医生全是不学无术的蒙古大夫……中国人大概连圣诞节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有,他们的英语都说得破碎可笑。

  在Yardley的眼中,中国人喝汤像癞蛤蟆吞苍蝇;中国人吃蛋,先吃蛋白,然后用脸去吸流质蛋huáng;中国人的脸那么huáng,是因为他们害了几千年的疟疾。"回美国之后如果有人问我对中国最深刻的印象,"Yardley对他的美国读者说,"那就是:四万万五千万个人起chuáng,咳嗽,吐痰,擤鼻涕!"

  还有,一个字可以总结这位外国顾问的中国印象。

  "臭!"他说。

  无知使人狂妄。Yardley牢牢地锁在他的无知和狂妄中,但他毕竟不是睁眼瞎子。他对另一个外国人说:"外国人不会永远享受特权的。有那么一天,你打了你的中国佣人就得上法院了。"

  是有那么一天,当一个白人不小心用了Natives这个字就转身向我道歉,那是距离外国顾问Yardley在重庆五十年后的一天。世事变革不可谓不大,可是,我并不曾忽视,她道歉的是自己的不小心,而不是自己有那Natives的观念意识。

  路很长。

  1996年

  ---------------------

  残酷的年代

  残酷的年代

  迫不及待地等着看《陈立夫回忆录》这本书,因为我想知道大汉jian丁默邨为什么被判了死刑。

  1903年生的丁默邨本来是以陈立夫为首的调查统计局第三处处长,第三处撤销之后,失业了的丁处长就加入了汪jīng卫的阵营,在南京政府中历任要职。战争结束前,他是"伪浙江省省长"。

  这样的一个汉jian履历,他的死刑不是理所当然吗?

  不这么简单。

  南京市档案馆中所存审讯汉jian的笔录、判决书、种种信件、电报等等,构成一个曲折的故事。1941年,陈立夫以旧时长宫的身分与丁氏联络,对他"晓以大义",指示他若不能脱离伪区,就当"伺机立功,协力抗战"。陈立夫的"策反"成功,往后的几年,丁默邨表面上是傀儡政府的jiāo通部长、福利部长,私底下,他为戴笠的军统局架设电台、供给情报,与周佛海合作暗杀当时的特务头目李士群,并且配合戴笠的指示不断营救被捕的重庆地下工作人员。

  被救的情报人员,在公审中,也都具函作证,丁与重庆政府的合作毫无疑义。而在日本战败后,局势混乱。重庆政府为了防止共产党坐大以及新军阀的趁机而起,又适时而有效地运用了丁默邨这个棋子。他被任命为"浙江省军委员",这一回,"浙江"前面没有"伪"字了。

  戴笠在他给"默邨吾兄"的手书中,要求丁氏"切实掌握所部,维持地方治安,严防jian匪扰乱,使中央部队能安全接收。"而丁默邮也确实一一实行重庆的指令。在中央部队进入浙江之前,"jian匪"已经占有浙西半片,是在丁默邨进行"剿匪"之后,中央部队才能接收浙江。

  夜半读史,迷惑不已。

  丁默邨等于是国民政府招降成功的一名降将,这名降将不曾回到"汉军"中来披麾上阵,但他留在"曹营"暗中接应,等于是国民政府植在敌后的间谍。在战争中,默默无闻的间谍所发挥的作用绝对不小于沙场浴血的战士,他们所冒的危险往往更大。

  而当重庆政府需要丁氏的合作时,陈立夫和戴笠都曾对他提出保证:陈立夫答应丁可以"戴罪立功,应先有事实表现,然后代为转呈委座,予以自首或自新"。戴笠则说得更明确:"弟可负责呈请委座予以保障也。"

  国民政府为什么在胜利后杀他的"降将"、"间谍"?尤其在早巳给予不杀的保证之后?问题出在"委座"吗?

  于是请求朋友"火速寄《陈立夫回忆录》来"。找到了线索。

  《陈立夫回忆录》第232页:

  丁默邨本来可以不死的,但有一天他生病,在狱中保出去看医生,从南京拘留所出来,顺便游览玄武湖……这个消息,被蒋委员长看到以后,……蒋委员长很生气的说:"生病怎还能游玄武湖呢?应予枪毙!"

  他就被枪毙了!

  问题症结果然在"委座"。

  难怪法院的判决书读起来令人觉得qiáng辞夺理,完全漠视被告人所提出的有利证据。因为真正的判决者,不是法院,也不是法。

  我庆幸我们不是活在一个动乱残酷的时代里,可是,即使是动乱的时代,也不一定都是残酷的。唐朝萧华以安庆绪之乱,作了"伪魏州刺史"。王师(就是我们的中央部队吧!)到后,他与王师合作,安定魏州。情节与丁默邨几乎完全相同。结局呢?萧华功过相抵,论罪止于降官。他后来成为一代名臣。

  掩卷叹息呢!

  1996年

  ---------------------

  反省之可疑

  反省之可疑

  有许多似乎大家都已同意的结论,深思起来,其实可疑。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0/7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