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略说_南怀瑾【完结】(46)

2019-03-10  作者|标签:南怀瑾

  再说‘轻安’的情形,初步的轻安,由头顶发生清凉,然后下降遍及全身。清凉以后,便是得暖。得暖不是发烫、发热,得暖是有温暖的感觉,但不是发烧。得暖是全身的肌肉、骨节、经脉都柔软了,所以,打坐入定的人,不可以拉他,不可以碰他。得‘暖’以后,再进一步是得‘顶’,自己的jīng神可以与天地相往来,与宇宙合一。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是气脉通不通的问题,气脉只是初步而已。再下来是‘忍’,把一切忍住截止,所有烦恼妄想,以及忧、悲、苦、乐都切断了,但不叫作‘空’,如果还有一个‘空’的境界,那是戏论。经典上说大乘菩萨可以得‘无生法忍’,没有生起动的作用。再进一步是‘世第一法’,在这个世界上是第一等。‘暖’‘顶’‘忍’‘世第一法’叫作四加行,修任何一个法门,乃至外道法门,在功夫境界的阶段上,都有四加行的作用。四加行都成就了,才是大乘真正的‘轻安’。

  修行打坐种种的法门,都是在修止的阶段,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但是,一般人的修止,初步的止都止不住。禅宗临济祖师临终时留下一首偈子: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chuī毛用了急须磨。’

  我们的心念像流水一样永远在流,杂念妄想停不住,怎么办?杂念妄想不要怕,它像空中的灰尘,只要心静下来,你知道杂念妄想很多的那个‘知’,就是‘心经’所谓‘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这个‘知’它本身没有杂念妄想,它犹如虚空无量无边,这个‘知’没有形相,没有名称,叫它是佛也可以,叫它是道也可以,叫它是‘圆觉’都可以,可是一般人都认不到。即使你认到了,悟了,不要以为就到了没事了,chuī毛用了急须磨,chuī毛是指非常锐利的宝剑,拔下一根毛髦放在剑锋上,chuī一口气,毛髦就断了,还要注意修行,我们的心念用过了就要丢,随时在止中,随时在定中。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是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刚才讲止,现在讲观。讲到止观,其实,止中有观,观中有止。一般的修行方法中,如道家的守窍,守丹田,都是求止。又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这也是修止。而现在哪里呢?当你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唉呀!糟糕!我又乱想。你知道在乱想,这就是观。所以,止与观是同时,换句话说,不止不能观,有止才有观,有观才有止,止与观的作用在一起。但是,其中有所差别,例如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这是止;能不能真念到一心不乱?这就靠观了。观是什么?观是慧的因,慧是观的果,般若智慧是观行的成果,观修到了,般若就出来了,得大智慧成就,成佛了。

  我常告诉各位,你们修行,有一本书叫作‘小止观六妙门’,不晓得你们读过没有?修止观有六个步骤,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据我个人几十年看来,许许多多的人修了几十年,都还在那里数息,我坐了几个钟头了,数了多少息了,几百下了,几千下了,gān什么呢?你在学会计?还是当出纳?而且,很多人在数呼吸的时候,还拼命想把呼吸的气留在丹田,留得住吗?你去解剖尸体看看丹田有气吗?

  为什么要数息?你心静不下来,不能得止。一上座,先听自己的呼吸,一,二,三……,等到自己的呼吸由粗变细,再静下去,耳朵听不见自己的呼吸了,只有感觉来去,乃至感觉到鼻子都没有气了,胸部也不动了,只有小肚子轻轻地很久动一下,这样才叫‘息’。到达了这个地步,不要数了,换第二步‘随’,随着这个息定下去。第三步‘止’,把呼吸都停掉,这时才没有杂念,内发的寂静轻安就来了。得止以后要起‘观’,不起观,那是外道定。观是用智慧观察,转入修慧的境界。观行成就了以后,第五步是‘还’,还我本来面目,空也不住,有也不住。最后达到‘净’心净则国土净,修持到此地步,所谓‘不移一步到西方,端坐西方在目前’,这才是真正唯心净土。

  为什么提这些?现在‘圆觉经’准备讲观,我随便告诉大家修观的道理。修止是定学,修观是慧学,希望大家有个初步的概念,才能了解本经的重要。

  接下来,我们看‘圆觉经’原文。注意!‘圆觉经’这里所讲的观,不是普通的观,而是大菩萨境界的观。

  ‘若诸菩萨悟净圆觉’,证悟到了自心净土的圆满觉性。‘悟净圆觉’很难解释得清楚,希望有心修持者多多努力,自己去证悟,否则,讲得再好,仍是隔靴搔痒。悟净圆觉是菩萨见道的境界,见道以后才能修道,道都没有见到,你修个什么?所以禅宗的五祖告诉六祖:‘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佛说菩萨悟净圆觉以后,见道以后,‘以净觉心’,什么是净觉心?就是现代人很喜欢提的禅宗六祖的那首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境界就是净觉心。

  讲到这里,请诸位小心!现在人喜欢说大话,一讲到禅就提六祖的这首偈子,好像自己就是六祖似的。其实,各位不要忽视六祖的师兄神秀那首偈子,那首偈子并没有错,那是真讲实际修行的功夫: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正是修行的境界,平实用功,随时拿把扫把,把自己的内心扫gān净,纤尘不染,这是真修行。做到这步功夫以后,再进一步,可以谈到六祖的那首偈子,把心如明镜的境界还要打破,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佛菩萨的境界,这是智慧成就的境界。普通人没有达到,未证言证,未悟言悟,这是撒谎,犯大妄语戒,罪过非常大,万万不可。

  到达了悟净圆觉,心如明镜以后,‘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由前面修定的境界,到达真正净觉的心境,自然了解知觉自己的本心本性,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些都是幻化。幻化并不是没有,例如看电视、看电影,我们所看得的影像就是幻化。修行到达了这个境界,才知道宇宙万象以及我们的生命、身体、思想、感情、知觉这些都是幻化。由幻化所生的东西,无法永恒存在。例如我们人类的历史,几千年来、几百年来的人事物到哪去了?你看‘三国演义’开章那阙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làng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多美的文学境界,也是最好的佛经,不用佛学名词描写人生的幻化,多美!又如‘红楼梦’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人生一切都是幻化,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幻化,我们自己也是幻化,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诸行无常。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6/4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