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设计艺术_[美]戴尔·卡耐基【完结】(80)

2019-03-10  作者|标签:[美]戴尔·卡耐基

  运用时先订下规则是最理想的做法,例如重点浮贴是从哪一章节开始? 或是做成阶段式整理,也是相当不错的方法,就像人的一生当中,总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书,这书中的内容之所以能使人长久记忆,是因为已经被折叠 成袖珍型态,收藏在脑中所致。

  此时先将脑中的记忆模式设定成档案柜型态,将记忆依范畴进行画分, 依次归类收藏。例如最上面一层是摆放工作相关资料,第二层则是有关运动知识??等,必要时,就打开“记忆的抽屉”检索所需的信息。例如此次的 谈话内容,以及上次进行估价的结果等。如果在这个档案柜中,还仔细做上重点浮贴、检索记忆的工作,自然变得更加简便而有效率。

  确认与重现记忆这个动作,可分为确认、重现两种方式。所谓确认,就是直接与记 忆对象进行接触。例如整理房间时,赫然发现一本 10 年前看过的书,或是在母校听见令人怀念的校歌,记忆就因直接的刺激出现。或许标题或歌名已经 不在记忆中了,但却仍清楚记得书中的内容,或是歌词大意。

  至于重现,就是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下,记忆忽然浮现眼前。这要比 确认工作困难得多,此时应尽可能进行回想,否则所有记忆将会快速消失。

  常有人觉得无意间似乎即将想起什么事情,可是即使绞尽脑汁也想不出 来,最后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只得放弃回忆。其实就理论上而言,这件事情是存在于记忆中,但总是想不起来,这是因为信息整理不当,以致无记忆起整体内容。 以前述重点浮贴的观点进行解释,这种情况是因为记忆浮贴的位置错误,或是未抓到真正的重点。例如撰写视察报告书,或许在当时曾经映入眼 帘,但实际运用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真令人感到困扰。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再确认的工作,引导记忆重现。无法理解的 项目,可利用报告书或是现场调查的照片协助记忆,如此一来,所有的工作都能更加得心应手。进入情况之后也可省略报告书这项手续,而在记忆本身 做重点浮贴,此时储存信息量的控制成为一大课题。先前介绍运用照片的方式,有时会因资料、照片遗失,而使工作陷入停顿,况且整理上也相当费时 费力,有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若能系统化地整理在脑中,对于本身组织能力的改善,也有意想不 到的效果。只是重点浮贴的部分,应该逐字逐句仔细阅读,将最重要的部分浓缩之后记忆。这种方式也可转移至处理文件上,虽说确认是较不费工夫的 工作,但平日也应该多加练习,以加快记忆重现的速度。

  “体制化”有助于长期记忆如同玩猜谜游戏一般,藤蔓式记忆重现,就是将各个独立的事项体制化。 这种做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使记忆长期保存。

  人类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多半只采取短期记忆,因此容易消失。但是 系统化的连续记忆,才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体制化不只使记忆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是延长记忆时间的不二法门。

  我想会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在工作上多少都曾遭遇记忆力方面的难题, 此时无论对其中内容有无兴趣,都应将各个项目体制化之后,再进行记忆工 作。

  要领相当简单,假定在学习个人电脑操作时,只要按下“Z”键,记忆就 能存入电脑中,或是按下“指令+Z”,就可回到前一项功能操作,按下“Z+A+变化键”,就可产生其他功能??等,最初只能进行键盘操作,最后可能就 会发展出足以操控整个电脑的能力,这就是记忆扩大的效果。此时,若能配合“下一步要做什么?”的企图心,提升记忆动机,配合体制化效果,将可 使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

  成功掌握流程记忆相信很多人都有用过错误记忆法的经验,一般最常见于学生时期记忆历 史年代,有些人以谐音的方式记忆,不过单以谐音记忆,也是很费心思。

  令人义愤填膺的历史内容,往往因为留下遗憾后果,而使人不感兴趣, 因此自然形成记忆难题。横向记忆只具备连接知识的功能,纵向记忆才能有 效发挥记忆的功能。

  不过学生时代也有历史知识惊人的同学,通常这类人并非由引发动机的 方式记忆,而是采取记忆体制化的方式。即使一般人常常忽略的历史年表, 也都详细记忆。例如710 年建立平成京的社会背景,当时曾发生哪些事件、 其结果、过程??自然引出 794 年的平安京事件。

  这就是记忆体制化的效果——只需引出一件记忆,就能自然衍生出其他 记忆。历史知识足以媲美历史专家的同学,并非拥有超级记忆能力,而是他成功的抓住了记忆的重点。

  虽说他们不可能完整记忆整个历史流程,但只要将 710 年平成京做重点 浮贴于记忆中,即可因反复排练,而使记忆长久留存。至于接下来的发展、结果,则只需在脑海中留下印象即可,如此可避免记忆过剩的情况发生。假 若测验中出现 794 年平安京事件时,再回溯的工作将更加得心应手。因此对于兴趣缺乏的事物,若能成功掌握流程记忆,你也能成为记忆高手。

  练唱卡拉 OK,是典型的“藤蔓式记忆”

  关于记忆整体流程,与前文中提及的钢琴家背谱能力相同,其实与记忆 力本身无关,而是身体动作学习的效果。不过熟悉整个乐谱旋律,是必须掌握的一大重点,如果只是把五线谱中的音符,一个个记下来,正式弹奏时, 只会出现单调的单音。因为音乐本身是由连续音符组合成立,因此通常事先听了录音带,对整体旋律产生印象之后,再读谱弹奏,核对其中的个个细节。 目前不少儿童音乐教室也采用这种方法。即使不会弹奏乐器的人,在卡拉 OK练唱一首歌时,也并非一个一个音符记忆,而是将整个曲子记下来,因此只 要想起一个音节,就能想起整首歌曲。

  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形式表现”。也就是说,人类在记忆某件 事物时,通常会将整体结构完整记忆,此即为“整体超出部分总合”,主张 整体优势的想法。

  在一张纸画上一条线,其中标上数个座标点,我们在进行观察时,会自 然将两个点连接起来。人类的思考特征,会将事物连接,再进行整体认知。

  中国字就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例如“个”这个字,是由“人”与“|” 组成,即使写草书时会使这两者有些偏离,但多数人仍知道是“人”。

  因此填鸭式的片段记忆方式,有违人类生理,记忆时仍以掌握整体印象 的体制化方式较为理想。

  父亲为什么不会说英语如同英语 ABC 一样,虽然初学英语时,先从 ABC 学起,再记忆单字,学 习文法,直到写出作文??等,可说直到学习后期,才开始具连续性的练习。

  因此父辈学英语的方式,实在令人感到呆板而不敢苟同。

  不单单是不具流程化的学习方式,且当时辛苦死记的片段性知识,也令 人不感兴趣,更遑论长期记忆。过不了多久,所学的知识都很快的还给老师 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0/12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