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孩子要读的365个好故事_星月【完结】(58)

2019-03-10  作者|标签:星月

  164惊弓之鸟飞鸟为何不she自落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联合对付秦国。越国派魏加到楚国去拜见chūn申君。见面后,魏加问chūn申君:“您有领兵的将军吗?”chūn申君回答:“有呀,我打算让临武君做将军。”

  魏加想了一下,说:“ 我小时候喜欢she箭,我想用she箭说明一个道理,可以吗?”

  chūn申君说:“当然可以。”于是魏加就讲了一个故事:

  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人。有一次,他正和魏王一起谈话,忽然抬头看见一只飞鸟。

  第29章 中华成语故事(9)

  更羸望了望,就对魏王说:“大王您看,我拉开弓,不必搭上箭,只要空拉一下弓,就能把天上这只雁给您she下来。”

  魏王说:“你she箭技术难道能够高超到这种程度吗?你是在开玩笑吧?”

  更羸回答:“这不是在开玩笑,我可以做到。”

  正说着,这只雁已经飞过来。更羸马上拉开弓,装作she箭的样子,只拉弦不发箭。那只雁果然随着弓弦的响声掉下来。

  更羸指着地上的雁,说道:“其实,这是一只受过伤的雁呀!”

  魏王更加奇怪,忙问道:“先生怎么知道它是一只受伤的雁?”

  更羸回答:“这只雁飞得很慢,叫得很惨。飞得很慢,说明它受过伤,伤口疼;叫得凄惨,说明它和雁群失散很久,旧伤没长好,心惊胆战,因此听到了弓弦响声就以为又有人用箭she它,于是拼命高飞。结果伤口破裂,疼痛难忍,支持不住,自然掉落下来。”

  魏加讲完这段故事,又对chūn申君说:“临武君曾经被秦国打败过,心中一定害怕秦军,我看他不能作为抵抗秦国的将军。”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来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chūn申君为何认为临武君不能作为抵抗秦军的将军?他引用了什么故事说明自己的见解?飞鸟为何不she自落?小朋友,如果你见了受伤的鸟会去惊吓它吗?

  165井底之蛙chuī牛皮的青蛙最喜欢说什么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有一次他给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一天青蛙在井边碰见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

  青蛙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快乐呀!高兴的时候,就在井栏边上跳跃,累了,就在井壁石dòng里休息。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步。你看那些小虫、螃蟹和蝌蝌,它们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独自占据这一坑之水,多么自由自在!”

  海鳖听了青蛙的一番高谈阔论,就想进入井中去看看。可是,它的左脚还没有完全伸进去,右脚就被栏绊住了。它只好后退几步,把大海的情景告诉青蛙说:“你见过大海吗?海的广大,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尺。古时候,十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广阔的大海里才真正快乐呀!”

  井蛙听完海鳖的话,非常惊讶,又非常惭愧,觉得自己太渺小了,见识太短浅了。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井底之蛙”就是从这里来的。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讽喻那些见识狭窄、短浅,而又盲目自大,不接受新事物,不识大局的人。青蛙为何觉得井里的日子最快乐?海鳖听了这番高谈阔论后对青蛙说了些什么?小朋友,你觉得自己有时候也像这只青蛙一样盲目自大吗?你打算怎么改变自己呢?

  166刻舟求剑楚人为何捞不到剑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坐船渡江。船正在江中行驶,由于一时疏忽,他随身佩带的宝剑“扑通”一声,掉到河里去了。这个楚国人马上在船舷落剑的地方,刻下一个记号,并且自言自语:“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

  船在江中行了好久,终于靠了岸。楚国人急忙从船上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寻找宝剑。结果捞了半天,也没有捞到。他没想到,船离开落剑的水面已经很远了,凭着船上的记号怎么能找到剑呢?

  怎么样?这个楚国人够搞笑的吧?这个故事记载于《吕氏chūn秋·察今》。“舟”,是船;“求”,是寻找的意思。后来人们就用“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事物的发展变化。小朋友,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你是在剑掉落在水中的那一刻就跳下去捞剑,还是觉得剑既然掉下去了,下一次注意点就行了呢?

  167负荆请罪蔺相如为何躲廉颇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临危不惧,有勇有谋,战胜了骄横的秦王,为赵国立下大功,因而赵王封他为上卿。赵国名将廉颇,屡次战胜齐魏等国,立下不少战功。他见蔺相如官位比自己还高,很不服气。

  廉颇到处扬言,说:“我有攻地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不过是口舌劳动,况且又是一个下等人,我在他下面感到羞耻!一定要当面羞rǔ他一番。”蔺相如听说以后,就处处躲开廉颇,避免和他见面。蔺相如手下的人很不痛快,就问他:“您的官位比廉颇大,为什么还要怕他呢?”蔺相如反问:“你们看,秦王和廉颇将军谁了不起,谁厉害?”他的部下说:“当然是秦王了。”蔺相如笑道:“是的,秦王是一个qiáng国的君主,我都不怕他,何况一个廉将军?但是要知道,别的国家所以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文臣有我,武将有廉将军,如果我们两人不和,互相矛盾,不能团结一致,那么敌人就会乘机侵入我国。个人之间的恩怨是小事,不该计较。国家的利益是大事,必须摆在首位!”

  蔺相如的这些话传到廉颇耳朵里,他知道自己错了,便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中请罪,向他赔礼道歉。从此,两人团结一致,一心为国,别的国家不敢轻易侵犯赵国。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成语即由此而来。“负”在这里是背的意思;“荆”,是指荆条,古代把荆条当作打人的刑具。“负荆请罪”原意是背上荆条向对方请罪。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完全承认错误,诚心请求对方惩罚。蔺相如以大局为重的博大心胸令人佩服,廉颇也是一位知错就改有担当的大丈夫。这样两个人的合作,怎么能不成功呢?

  168毛遂自荐平原君为何不相信毛遂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他是赵国平原君门下的食客。毛遂在平原君家里已经住了三年,一直没有表现出什么才能,因此也没引起别人的注意。公元前257年,秦国侵略赵国,秦兵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奉命到楚国去讨救兵。他选了十九位文武全才的门客,一同前往楚国。就在出发那天,毛遂突然站在平原君面前,自己推荐自己,要求同平原君一起去楚国。

  平原君对毛遂的自荐,感到很惊奇,便阻止他说:“一个具有贤德与才能的人,好比一把锥子藏在口袋里,锥子的尖儿立刻就能看见。可是您在我这里都三年了,还从未听到过您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足见您没有什么才能呀。”毛遂反驳道:“您若是早一点允许我帮您谋划,那我的才能早就显露出来了。”他坚决要去楚国,平原君只好带他同行。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8/12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