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孩子要读的365个好故事_星月【完结】(57)

2019-03-10  作者|标签:星月

  160嗟来之食齐人为何饿死

  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闹了大饥荒,穷人没有饭吃。有一个叫黔敖的人,拿着食物摆在路旁,等着救济灾民。这时候,走过来一饿着肚子的人,他用衣袖遮住面孔,摇摇晃晃地迈着步子,身体非常虚弱。黔敖就左手捧着吃的,右手举着喝的,对那个人说:“嗟,来食!”意思是:“喂,来吃吧!”可是那个饥民却瞪大眼睛瞅着黔敖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他嫌黔敖这话太没有礼貌,对他不够尊敬,所以拒绝了施舍,最后终于饿死了。

  “嗟”,感叹词。人们用“嗟来之食”,表示带有侮rǔ性的施舍。这个故事出自《礼记·檀弓下》。有困难的人也有尊严。如果你好心帮助别人,就要和颜悦色一点,态度诚恳一点,别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势。

  161狐假虎威百shòu为何怕狐狸

  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很能gān的大臣,名叫昭奚恤。其他国家听到他的名字,都很害怕。楚宣王有一次召集大臣们开会议事,他问大臣们说:

  “我听说北边的邻国都很惧怕昭奚恤,果真有这样的事情吗?”

  大臣们都沉默起来,谁也不肯回答。这时,有位叫江一的大臣,平时就怨恨昭奚恤,他乘机向楚宣王说:

  “大王,哪有这种事呢?邻国并不惧怕昭奚恤,而是惧怕您呀!您听说过这个故事吗?从前,有一只老虎,在森林中遇到一只狐狸,便猛扑过去,准备吃掉它。狡猾的狐狸一看,逃跑已经来不及了,便故作镇静地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森林里来做shòu王的,你怎么敢吃我!你若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令。’

  “老虎看到狐狸又瘦又小,心想像它这个样子还能当shòu王,有些不相信。

  “狐狸害怕老虎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就急忙说:‘你如果不相信,那么,你就跟我到林子走一趟,看看那些野shòu见了我害怕不害怕!’

  “老虎同意了,狐狸大模大样地走在前面,老虎紧紧地跟在后头。

  “森林中的野shòu,看见老虎来了,都吓得拼命逃跑。老虎不知道野shòu们害怕的是自己,还以为它们真是害怕狐狸呢!”

  “大王,您现在占有五千多里的地盘,又有百万雄兵,这些jiāo给昭奚恤管辖,所以北边邻国都怕他,其实是害怕您的兵马,就像林中百shòu害怕老虎一样的呀!”

  “哦,原来是这样!”楚宣王同意了江一的看法。

  后来,人们就从这个故事里,概括出“狐假虎威”一句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欺压人、吓唬人。“假”,是“借”的意思。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一》。小朋友,既然读完了这个故事,请你讲一讲:狐狸为何会大模大样走在老虎前面?百shòu真的害怕狐狸吗?老虎最后还会吃掉狐狸吗?

  162画蛇添足昭阳为何休战

  战国时期,楚国的楚怀王有一次派昭阳领兵征讨魏国。昭阳作战非常勇猛,很快就打败了魏国的军队。他杀死了许多魏军的将士,夺取了八座城池。获胜以后,昭阳马上调兵遣将,企图攻打齐国。齐王听说这个消息,急忙派陈轸为使节,去说服昭阳,请他不要对齐国施加兵力。

  陈轸见到昭阳以后,很客气地对他说:

  “您取得这么大的胜利,我向您祝贺。但不知道按照贵国的规定,像你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奖赏?”

  昭阳得意地说:“官封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

  陈轸又问一句:“那么还有比这官更大的吗?”

  昭阳答道:“当然有啊,那是令尹。”

  “哦,原来是这样,”陈轸沉着地说:“可是我看令尹官虽然显贵,但是楚怀王是不会设置两个令尹的。请您听我打个比方来说明一下我的见解吧。楚国有一个管理祠堂的人,他在一次祭祀祖先之后,把一壶祭祀用过的酒,赏给手下的人喝。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肯定是不够的,如果给一个喝,那就能喝个痛快。有人提议:每个人都在地上画一条蛇,谁最先画完,这壶酒就归谁。大家认为办法挺有趣,就各自在地上画了起来。有一个画得很快,一转眼就把蛇画好了。他提起酒壶正要喝酒,但是看见别人画的很慢,就想再显显自己的本事。于是他给蛇画上几只脚。他在画蛇脚的时候,另一个已经把蛇画好了。那人把酒壶夺过去,说:‘蛇本来没有脚?画上脚就不是蛇了,第一个画好蛇的应该是我,而不是你!’那人说完,就理直气壮地把酒喝了,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

  “现在,您为楚国打败了魏,得了八座城池,还不息兵,而要讨伐齐国。我以为您名气已经很大了,官也不会再升了,如果不趁胜利的时候罢手,等到一旦有个好歹,性命都没了,再得到个爵位又有何用?那不是与画蛇添足一样吗?”

  昭阳听了陈轸的话,很受感动,就班师回国,不再攻打齐国了。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二》,“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就是从故事中概括出来的。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小朋友,现在请你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陈轸引用什么故事说服了昭阳?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为什么反倒喝不到酒?你曾经也做过画蛇添足的事吗?是什么事呢?

  163亡羊补牢庄辛如何劝襄王

  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公即位后,重用jian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落。大臣庄辛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就劝襄公不要成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否则楚国就要灭亡。襄公听了很不高兴,骂他老糊涂了,用不吉利的话扰乱人心。庄辛受了委屈,就迁到赵国去避居。五个月以后,秦国果然出兵侵入楚国,占领了楚国的国都。

  襄公遭到失败被迫流亡到城阳。这时,他才觉得庄辛的话很对,后悔不及。于是他派人到赵国去把庄辛找回来,对他说:“过去我没有听你的,弄到现在这般地步,你看我该怎么办呢?”

  庄辛看到楚襄王有悔过之心,便借机给他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有一天早晨,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一个窟窿,夜间láng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gān什么?”他没有接受劝告。

  第二天早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láng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他赶快堵上窟窿,把羊圈修好。从此láng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人们都说,丢失了羊再来修补羊圈,也还不算晚呀!

  庄辛用这个故事劝说楚襄王,以后要把国家治理好,来补救过失。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四》。现在这个成语常和“犹不为晚”一起连用,即:“亡羊补牢,犹不为晚。”人们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情出了差错,还可以及时设法补救。是的,犯了错没关系,重要的是要吸取教训,知错就改,下次别再犯同样的错。小朋友,你正在犯什么样的错误呢?准备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呢?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7/12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