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_黄波【完结】(3)

2019-03-10  作者|标签:黄波

  场文墨,差堪自满 ",结果中试第48名举人.随后,由曾国藩推荐到时任翰林的学士何仲高处,一面教授何公子读书,一面准备参加会试.当时北京组织了一个文社,曾国藩担任社长.李鸿章通过这个文社,既与各地人士jiāo游问学,又常常得到曾国藩在诗文方面的jīng心指教.1845年,他参加恩科会试不中,但

  其诗文却博得了出任本科会试同考官的曾国藩的刮目相看.在往后两年时间里,李鸿章在发愤攻读经史、以"求义理经世致用之学"的同时,又着意"习制科举之文".1847年, 李鸿章再次参加会试,中2

  甲第13名进士,朝考后被点了翰林,以翰林院庶吉士供职京师.寒窗苦读十数载,终于跻身科举考试的最高阶梯,并且当上了有利于做学问的京官,这对于李鸿章和他的家人来说,都是一件称心如意的快事.

  3年期满,李鸿章在1850年庶吉士散馆时,以成

  绩优异而被改授翰林院编修.1851年起,又累充

  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中央一级研究机关的高级研究人员.

  做翰林、纂修等官,既清闲又能接触到宫廷内的大量珍贵藏书.李鸿章利用职务之便,潜心经史之学,曾写成《通鉴》一书,并以亲身体会谆谆教导他的弟弟和子侄辈.与此同时,李鸿章也很喜好时艺文字.

  但与他的老师一样反对雕章琢句、内容空泛的文风,而对以委曲婉转、平易流畅著称于世的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古文这种文体赞赏不已.他把这两种文体比喻为"出水芙蓉"和"苍松翠柏".他说:"出水芙蓉,

  光华夺目,曾几何时, 无复当初颜色. 苍松翠柏,视似平常,而百年不谢也 ."他特别推崇唐代韩愈的《论佛骨表》和北宋苏轼的《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这两篇文章.他又指出:"《诗》、《书》、《礼》、《 易》、《chūn秋》和《乐经》这6部儒家经典都是记载传递儒家思想体系的书,后人对之加以遵循阐发,为文虽因时势不同而有文体上变更,但在宣扬封建的伦理纲常、孔孟之道这一点上则是一致的 ". 总之, 文学是为"道"服务的,是"道"的载体,文以载道,这是桐

  城派古文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桐城派创造人方苞就说过:"作文如果不是阐发儒家思想道德,那么有关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等风尚的文章就不要勉qiáng去作."此外,由于李鸿章生长在桐城派文论的故乡,且其历任老师如父亲李文安、业师徐明经、伯父李仿仙及座师曾国藩等人,都是桐城派文论的传人,所以他在思想上受其影响也就很自然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出生于耕读世家的李鸿章在青少年时期走的是一条读书做官的道路,也就是说走的是一条中国封建社会一般士子的正统之路:即穷经、守道,用封建的伦理纲常来规范自己,育化自己;用儒家的经典和程朱理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用"立功"、"立德"、"立言"的人生追求目标来督促自己,鞭策自己;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来约束自己,激奋自己.这样,就决定了李鸿章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死力维护,对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血性忠诚.

  二、投笔从戎— — 镇压农民起义

  1、帮办安徽团练

  多年寒窗苦读,终于当上令人景仰的翰林院编修的李鸿章,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展望未来,前程似锦,原以为仕途之路是一条传统、稳妥之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嬗递,朝代如何更迭,走这条路都没有风险.他可以设法接近皇帝,攀附权贵,沿着这条传统升官之路走下去.怎奈"生于末世运偏消",一场突发的社会震dàng使李鸿章不得不儒生充军旅,投笔从戎.

  李鸿章在京师供职期间,国内阶级矛盾已经十分尖锐.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再加上旧的封建压迫,已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广东、广西、湖南一带,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冲击,社会动dàng尤为剧烈.1851年1月终于在广西

  桂平紫荆山麓金田村爆发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农民大起义.1852年,太平军打出广西,进入湖南.

  1853年1月,一举攻克武汉三镇.2月,全军顺

  江东下,水陆并进,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席卷东南.

  3月,攻占东南第一重镇南京,随即建都于此,改南京为天京,建立了一个与清朝封建政权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随着太平天国的蓬勃发展,大江南北、huáng河上下,边疆各族人民纷纷举起义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清高cháo.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全国范围的反清狂飚,使得大清王朝处于极度的风雨飘摇之中.

  于是,竭尽全力镇压农民起义,稳住清王朝反动统治,成为19世纪50至60年代官僚士大夫政治生涯的

  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当时清王朝最高统治者不断颁发诏书,责令各地"勤王".无奈八旗和绿营兵因长期养尊处优, 不堪一击,"文武以避贼为固然,士卒以逃死为长策".在这种情况下,咸丰一面用高官厚禄和严刑峻法来制止文官武将和绿营兵的溃逃,驱使他们继续为清王朝卖命.另一方面极力动员各地汉族地主豪绅凭借其在本乡本地的封建政治、经济和宗族势力,"结赛团练","搜查土匪",配合清军镇压太平军,并在南北众多省份任命了一大批在籍官僚为督办团练大臣.李鸿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奉旨离开京师,回原籍办理团练,从而走上镇压农民起义的道路.

  1853年3月,刑部左侍郎吕贤基奉命回安徽

  原籍任团练大臣,他以李鸿章籍隶安徽,熟悉乡情为由上奏请李鸿章一同回乡,协助办理团练事务.当时阶级搏斗的急风bào雨,不时飘入李鸿章办事衙门的高墙之内,撞入他那沉静安谧的书斋,震撼着他那悠闲自在的心灵.而封建纲常伦理大乱至极的严酷现实,又促使他本能地认识到清政府是地主阶级的惟一政治代表,同他本人和家庭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于是地主阶级的立场和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驱使作为年轻新进之士的李鸿章遵照清廷意旨,毅然离别翰苑,返回家乡去直接参与镇压农民起义的军旅生涯.不久,他便随同吕贤基星夜就道,奔赴安徽,从此开始了"宛转随人盖九年"的坎坷历程.

  当时的安徽是阶级斗争异常尖锐激烈的地区之一:

  外有建都南京的太平天国的威bī,内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以捻党为主体的群众反抗斗争.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命财产, 地主士绅们纷纷举办团练, 站到反对农民斗争的最前线.其中以凶悍著名的有:桐城马三俊、吴长庆父子;合肥张树声、张树栅兄弟,周盛传、周盛波兄弟等等.团练头子们各处筑圩练团,自称圩主,互不统属,彼此矛盾斗争极为突出,有的练团甚至草菅人命,抢夺民财,焚掠村庄,无异土匪.

  满怀信心从京城回到庐州的李鸿章,面对这样内外jiāo困的局面,忧郁之情顿生.他虽然血气方刚,年轻得志,有意大显身手,力挽狂澜,大gān一番事业,但怎奈自己无权、无兵、无饷,又系儒生从戎,对军事一窍不通,于是他怀着无可奈何的心境,先入署理安徽巡抚周天爵之幕.这时,太平天国忙于巩固南京外围阵地,尚未派兵北伐、西征.而安徽境内的捻军却一跃而起,成为当地抗清的主力.奉命"专司防剿"的周天爵,便把"剿办"皖北捻军、防止其与太平军的联合放在首位.追随周天爵的李鸿章,也自觉地把刀锋指向了皖北捻军.李鸿章随同周天爵主要参与了两次较大的绞杀捻军的战役.一次是兴兵进"剿"定远陆遐龄起义.此次进剿胜利后,李鸿章因功被周天爵奏请清廷赏六品衔.另一次是镇压多达4000余人,活跃于颍州、蒙城、亳州jiāo界地区的陈学曾、纪黑壮起义.这期间,李鸿章尚未与太平军jiāo战,只在本境依靠地主团练镇压势力不很qiáng大的小股捻军,并且他只起了出谋划策的作用.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2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