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传_杨国桢【完结】(20)

2019-03-10  作者|标签:杨国桢

  林则徐从祥符工地起程,王鼎相送于河gān,两人依依不舍,王鼎更是老泪纵横,涕泣不已。林则徐感慨难言,赋诗两首相赠:

  幸瞻巨手挽银河,休为羁臣怅荷戈!

  jīng卫原知填海误,蚊□早愧负山多。

  西行有梦随丹漆,东望何人问斧柯?

  塞马米堪论得失,相公且莫涕滂沱!

  元老忧时鬓已霜,吾衰亦感发苍苍。

  余生岂惜投豺虎,群策当思制犬羊!

  人事如棋浑不定,君恩每饭总难忘。

  公身幸保千钧重,宝剑还期赐上方!

  离开祥符,林则徐于4月中旬来到洛阳。他的姻亲叶申芗在洛阳任河陕汝道,肫切留住数日。

  5月中旬,林则徐抵达西安。由于“河上积劳,感受时瘟,顿成疟疾 ”。 到西安后就卧chuáng不起,“呈请病假,因就地赁屋侨居 ”。经过两个月的“缠绵医药 ”,“疟始渐止 ”。

  8月11日,天空放晴。林则徐告别妻子、家人,登程赴戍。行前,口占二首志别: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dàng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四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9日,传来镇江失守的消息。几个月来,他在病中,很少得到东南的消息,战事的发展变化他一直蒙在鼓里。6月16日,英军突破陈化成的顽qiáng抵抗,攻陷吴淞口pào台,19日进占上海,他竟无从得闻,镇江的失陷怎不使他大吃一惊?!道光帝把林则徐像敝屣一样的遗弃了, 他的名字在政治上消失了, 他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及时掌握战情变化的情报,只有从友人私下来信中得到一点消息。9月3日,林则徐长途跋涉,来到兰州。当地官员热情慰留,他决定在兰州暂事休息数日。在兰州期间,他风闻江南议和,英国侵略者的军事行动暂时停止。但他不知道清廷已屈膝投降,签订rǔ国的《南京条约》, 还以为是英国侵略者战败求款呢!在《留别海帆》一诗中,他说:

  慷慨论兵忠愤气,殷勤赠别解推情。

  近闻江海销金革,休养资公翊太平。

  9月11日,林则徐在嘉峪关内下车,然后换骑策马出关。13日,到玉门。他接到邓廷桢自伊犁来书,知道老友已为他的到来寻觅寓所。林则徐多么希望能早日和邓廷桢促膝谈心啊,他以诗代书,告诉邓廷桢:

  与公踪迹靳从骖,绝塞仍期促膝谈。

  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令弥勒笑同龛。

  扬沙瀚海行犹滞,□雪穹庐味早谙。

  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

  自己不幸的遭遇可以自宽自慰,可是江南被敌蹂躏又怎能忘怀呢?故又说:

  中原果能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

  假如能把英军赶出去,国内没有战事,两个老头在边疆呆一辈子也无妨。

  离凉州以后,天寒地冻,偶遇飞雪。从安西州向西,更是雪飘万里,积素迷天。渺漫的雪景酷似变幻不定的时局,林则徐感触而作《途中大雪》诗:

  积素迷天路渺漫,蹒跚败履独禁寒。

  埋余马耳尖仍在,洒到鸟头自恐难。

  空望奇军来李□,有谁穷巷访袁安?

  松篁挫抑何从问,缟带银杯满眼看。

  12月10日,林则徐走完了悲凉的赴戍途程,来到祖国西陲的伊犁惠远城。从1841年7月14日离开镇海赴戍,至此历经一年又近5个月的时光。扣除折回东河效力、病疟留西安等曲折的情节不计,仅从西安出发到达伊犁一段戍程,亦走了4个月又3天,风刀霜剑的打击,病躯衰龄的缠磨,并没有把这位爱国老人难倒,在政治上消失了名字的林则徐,以诗歌和书信形式顽qiáng地表现他以及他所代表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政治势力的存在,这难道不应该看作是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中华民族反抗jīng神的一个象征吗?!

  伊犁,我国著名的边城,西陲的重镇,战略的要地。

  林则徐到达惠远城的当天,邓廷桢、庆辰等赶来迎接,陪同进城,安顿下来。伊犁将军布彦泰派给林则徐的差使是“掌粮饷处事 ”,他决心为戍边事业多做一些好事。但是,由于“衰龄病骨,风雪长征 ”,林则徐的身体十分虚弱,布彦泰关照他,让他安心调养,他深感内疚。

  养病期间,林则徐密切关注国家大事,尽管布彦泰慷慨借给邸抄,获取消息,但林则徐还是感到不满足,因为“此间京报,须遇回折之便,由驿带到,大约以两月为度,而将军、参赞看毕送来,则又隔数日矣 ”。不少消息他还是先从家人及友人书信中得到的。

  林则徐首要关心的是朝廷和战的动向。《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集团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从对抗走向结合, 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开始转折。“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清廷逐渐起复投降派,压制抗英斗争中的抵抗派,正是清朝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之间的关系变化决定的。林则徐当然不明白这一点,他从传闻中得到的仅仅是一些直观的现象。

  1843年1月29日,转瞬之间,林则徐在伊犁迎来了第一个除夕,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北国边塞度岁,他的心情特别激动,三年来的行踪一幕幕映过脑海,他对自己的所作并没有后悔,怀念的仍是危难的祖国。有诗为证:

  流光代谢岁应徂,天亦无心判菀枯。

  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

  新缘幡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

  除夕过后,大地回chūn,西陲伊犁也渐chūn意盎然,生机勃勃。林则徐的jīng神比旧腊qiáng多了。在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林则徐和邓廷桢相邀欢灯对饮,又出门步月,使他“逐客愁怀对酒消 ”。chūn暮时节,林则徐和邓廷桢兴致勃勃地到绥定城看花,饱尝了它的风貌,即兴作词一首:

  绝塞chūn犹媚,看芳郊清漪漾碧,新芜铺翠,一骑穿尘鞭影瘦,夹道绿杨烟腻,听陌上huáng鹂声碎,杏雨梨云纷满树,更频婆新染朝霞醉,联袂去,漫游戏。

  曾在广东禁烟日子里风雨过从的老友豫□,也被贬谪来到伊犁。林则徐同他载酒游药园,心中填满无限感慨!

  8月23日,林则徐和邓廷桢、文冲在豫 的 寓所度过七夕之夜,他感时伤情,作七绝三首,其中一首是:

  漫道星桥彻夕行,汉津波làng恐难平。

  银潢只见填鸟鹊,壮士何年得洗兵?

  抗敌不成,报国无门的悲愤,恐怕银河的波làng也难平静,鸟鹊为牛郎织女相会搭成桥,壮士重上战场杀敌报国的宿愿哪年能实现呢?

  如火如荼的抗英斗争,他少有余暇,动笔不多。而如今,压抑在胸中的爱国激情,使他“诗情老来转猖狂 ”,诗歌写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0/2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