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人生智慧书_闫晗【完结】(32)

2019-03-10  作者|标签:闫晗

  女孩照做了,可这时,风已经把jī毛chuī得到处都是。她只捡回了一些,无法捡回所有的jī毛。

  女孩回来说:“我没能捡回所有的jī毛。”

  圣菲亚斯说:“没错,我的孩子,你是无法捡回所有的jī毛。你那些脱口而出的愚蠢话语不也是如此吗?你不也常常从口中吐出一些愚蠢的谣言吗?你有可能跟在它们后面,在你想收回的时候就收回吗?”

  女孩说:“不能。”

  “那么,当你想说些别人的闲话时,请闭上你的嘴,不要让这些邪恶的羽毛散落路旁。”圣菲亚斯说。

  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好像扔出去的jī毛一样,不是想收回就能收回的。在生活中,我们要如胡适般谨言慎行,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绪,尤其在想谈论别人的缺点,想说别人的坏话时,更应当注意克制自己。平日里随口说出的没有什么恶意的一句话,却可能给一个无辜的人带来无可挽回的伤害。

  (本章完)

  第46章 不可闭门造云岚

  第十一章 学而有道,不亦乐乎

  1 不可闭门造云岚

  书山渺远,幸而有路;学海无涯,幸而有舟。世上无论何种学问,亦无论学问的难易,都学之有道,只要有恒心毅力,按着正确的方法探究,终可得到藏于万千书卷中的学识秘宝。胡适用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展现了读书、钻研学问时需要注意的方式方法,简单实用,于平实中见心思。

  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拼得死工夫,自成其意趣。

  ——1931年chūn,题陆小曼山水长卷

  翻开尘封的历史,看隐身于如烟往事中的民国女子们,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如一颗莹润明珠,在昏huáng的老照片里弯着那个时代才有的媚而纤细的眉,清丽地笑,仿佛有一阵清润的风从开满山花的小坡chuī来,柔柔地chuī入你的心窝。

  陆小曼是民国著名的美人,出身名门,受过良好教育, 18岁就jīng通英文和法文。她美丽而多才多艺,喜欢jiāo际。她与另一位名媛唐瑛齐名,当时有南唐北陆之说。陈定山1958年在《chūn申旧闻》中写道:“上海名媛以jiāo际著称者,自陆小曼、唐瑛始。”

  人们往往被陆小曼的美貌所吸引,忽视了她的才华。其实她聪慧乖巧,古文、书法、戏剧、昆曲、舞蹈无所不jīng。她最擅长的,还是绘画,是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

  陆小曼在绘画方面很有天才,却不刻苦,不肯下工夫。在徐志摩的督促下,她的绘画进步很大,徐志摩为她的成就很是欣赏和得意。

  据《陆小曼画传》记载,1931年chūn天,陆小曼创作了一幅山水长卷,徐志摩认为画得很好,为了鼓励她,他专门把画带到北京请朋友们题字。他的个个都是名人大师,大家都在画上题了鼓励的话。胡适作为徐志摩的朋友,与他们夫妇都很熟,出于对朋友的从严要求,他作诗一首为小曼指出了画作的缺点。他还写道:

  “小曼学画不久,就作这山水大幅,功力可不小!我是不懂画的,但我对于这一道却有一点很固执的意见,写成韵语,博小曼一笑。适之,二十(一九三一)、七、八,北京。”

  一切美的艺术,根源都在生活中。超然的想象力固然可贵,也要以现实为基础进行艺术的创作。陆小曼才华横溢,学画不久就能画出jīng美的山水,可是她生活优越,耽于享乐,没有去大自然中写生,不知道晴空流云下的山与水是怎样的模样,光靠想象力,能表现出名山大川的几分神韵呢?

  但凡能学有所成、独树一帜者,都会到生活中去寻找知识的养分。人们都熟悉的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就是个富有实践jīng神的人。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不用费劲外出求学。但是,他并不满足从父亲和书本中继承下来的知识,他要切身实践。他到处巡山访野,求觅草药,并亲自品尝,他还肯于向劳动人民学习,而这也恰恰是他渊博医药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他行医的十几年中,他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chuáng实践,他发现了古代的本草书籍的缺点,《明外史本传》里对此是这样描述的,说这些本草书的缺点是:“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而更让李时珍觉得揪心的是,这些草药中有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病人家庭造成的遗祸十分大。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在这种情况下,《本草纲目》的编写就开始了。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辈出,使人莫衷一是。

  于是他决定要推倒重来,把该确认的确认,把模棱两可的论证,把完全没有必要的删去,他开始了他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父亲的启示下,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可想而知,他付出的辛苦是让人惊叹的。今天的人们在享受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成果时,不知道会不会感受到那份经年累月的沉重。李时珍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内容浩瀚驳杂的《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

  李时珍通过实践,敢于质疑古人,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就。他广泛涉猎,闻历极深,对于自然界的变化万千的现象,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这一切值得后人借鉴。如果他没有那些年走入山野、走入民间的经历,没有现实的实物与书本对照,光坐在家中,怎么会发现那些被无数医家奉为经典的医书中的错误?

  在胡适眼中,实践使人开阔眼界,实践使人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实践,提炼出属于你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创造出正确的、带有你个人气质的人生作品。

  (本章完)

  第47章 一笔一画不苟且是为谨

  第十一章2 一笔一画不苟且是为谨

  夫子说“执事敬”,就是教人做一件事要郑重地去做,不可以苟且;他又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都是敬事的意思。一点一滴都不苟且,一字一笔都不放过,就是谨。

  ——《治学方法》

  写书法的人往往以能写草书为最高境界,那样的字体飘逸潇洒,很能显示一个人的魅力与深厚的笔力。胡适却是从不写草书的,他写字向来一笔一画,规规矩矩,清清楚楚。胡颂平在《胡适之晚年谈话录》中记载,胡适曾说:

  “从民国六年起到十九年为止,那十几年写的毛笔字的文稿,给了我最好的一种训练。就是自己时时刻刻警告自己,写字不可潦草,不可苟且!写讲义必须个个字清楚,免得‘讲义课’错认抄错;写杂志文章必须字字清楚,免得排字工人认不得,免得排错。这一章《淮南王书》的手稿两万四千字,当然不是书法家的字,只是实行我自己的戒律,‘不潦草,不苟且,个个字清楚,排字工人不会排错’的一个样子。”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2/5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