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人生智慧书_闫晗【完结】(21)

2019-03-10  作者|标签:闫晗

  胡近仁最终没有推出“博士茶”。

  茶叶只是饮料,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却不是万灵丹。“博士茶”的广告很能利用消费者盲目崇拜名人的心理,可惜产品名不副实,如果真的推广开来,坏了胡适的名号不说,真有人拿这普通茶叶治疗沉疔,岂不贻害人命?胡适与胡近仁感情很深,可是,他依然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去给胡近仁所谓的“帮助”。

  胡适的坚决,保住了自己公众形象的,也使胡近仁没有走上错误的经商道路。

  真正的帮助是心灵上的慰藉,物质上的支援,而不是帮人把小的缺点养大、把小的冲突扩大。这样的帮助,就相当于为炎热的人提供暖炉,喂垂死的人喝下毒酒。胡适总认为助人为乐是为了为他人造福、让自己心灵快乐,所以不要让好想法达成坏效果。在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他人之前,一定要仔细看一看,这是不是适时的、理性的帮助。

  (本章完)

  第30章 光亮来自人与人相互的映照

  第七章2 光亮来自人与人相互的映照

  我们既认定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又须认定人类的生活全是社会的生活,社会是有机的组织,全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全体,社会的活动是互助的,你靠他帮忙,他靠你帮忙,我又靠你同他帮忙,你同他又靠我帮忙;你少说了一句话,我或者不是我现在的样子,我多尽了一分力,你或者也不是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和你多尽了一分力,或少做了一点事,社会的全体也许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便是社会协进的观念。

  ——《少年中国之jīng神》

  分享被认为是人美好的德行之一。它既是道德上的芬芳的花蕾,也是现实中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远古时代,一位人类的祖先发现了保留自然界火种的方法,教给其他人,从此人类的生存空间不再黑暗。还有人发现了如何用火烤炙肉类,并无私地把这奇妙的技术与所有伙伴分享,从此人们不用等天火燃过密林也能享受到美味的熟肉。分享使文明在人与人之间jiāo流、流传,使文明的巨轮运转,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

  在胡适的观念中,个人与群体是相互影响的,互相帮助使我们大家都相互影响、改变,如同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最终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前进历程。

  1921年,chūn天,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高梦旦来北京找到胡适,力劝他辞去北大教职,到商务接替自己的职位。胡适最终没有走出北大投入商务印书馆,却为商务留下了一纸“改良计划书”,还举荐了未来的出版界巨擘王云五。

  王云五是胡适的老师,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在中国公学两年,受姚康侯和王云五两先生的影响很大。”1910年新公学解散,胡适与一帮不上进的朋友胡混,是王云五推荐胡适到华童公学教国文,胡适在日记里说:“事成始见告,其意至可感念也。”胡适备考留美庚子赔款官费生选拔时,王云五还帮他补习了最为薄弱的功课代数和解析几何。不过,胡适举荐王云五,是以实力论之,而不是全然出于私情。胡适对商务印书馆讲:“云五的学问道德都比我好,他的办事能力更是我全没有的。我举他代我,很可以对商务诸君的好意了。”

  王云五是广东香山县人,少年时家境贫寒,十四岁来到上海当学徒。他的学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完全靠自学成材的。在上海,他白天当学徒,晚上去夜校学习英语,并广泛涉猎多种学科,成绩优秀。他勤奋好学,传说他通读过三十五巨册的英文版《大英百科全书》,在学界传为美谈。他的一生很有传奇色彩,他从一个五金商店的小学徒到担任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的秘书,又与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同在中国公学教授英语,教出了胡适、朱经农等一批杰出的学生。

  1921年秋天,王云五正式进入商务印书馆,他首先出洋考察半年,归来后就在商务内部作了“科学管理法计划”和“编译所工作报酬标准”。接下来他以“教育普及”、“学术独立”为方针,组织编译了一批介绍中外古籍名著的丛书,颇受社会重视。1925年3月他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和并编出《王云五大词典》等书籍。1930年chūn天,王云五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积极推行科学管理法,开创商务印书馆日出新书一种的新局面,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书籍。

  王云五引领商务,在艰难的国际国内形势中,顺应新文化运动后的思想文化cháo流,编印的书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学科领域,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云五在胡适经历人生低cháo时伸出了援手,胡适亦在适当的机会中提举了王云五,而王云五不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亦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生活中,我们无意中都在进行着传播文明的工作。不过,我们自身并不会觉察到自己在做着多么伟大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我们在互助互爱中感受到的是和善温暖的感情。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你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它马上会被无数同样善意的手握住。

  生活中,自私的人往往会回收更多的自私,而与人分享的人却能获得更多的分享。胡适一贯坚持,把自己的心与人分享,就会收获到更多的热心;把自己的乐趣与人分享,会品尝到更大的乐趣。冷漠无情,就是灵魂的瘫痪,就是过早的死亡。要想活得幸福,就必须学会无私奉献。

  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做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无私奉献是一种美德,只有在无私奉献中才能超越自我,变得高尚,也只有在无私奉献中才能够找到幸福。

  (本章完)

  第31章 练就沙里识金的敏锐眼光

  第七章3 练就沙里识金的敏锐眼光

  文学书内,只有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很好的。

  ——《归国杂感》

  人才,无论何时都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想发展,就要多多网罗人才。几千年前,汉王刘邦就曾击筑高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方面君王求才若渴,一方面英雄却往往郁郁不得志。《红楼梦》中贾雨村用“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中待时飞”道出了千百年来有才华、有志向者的心声。可见,人才急着被发现一展自身才华,选拔人才也是一大难事,既要有理性的头脑,还要有敏锐的眼光,非有大智慧者不能为之。

  胡适在选才荐能方面做得很出色,他qiáng调英雄不问出处,有才能就任用。胡适慧眼识珠,被他推举荐任的人才难以数计,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任用王国维。王国维去世后,陈寅恪洋洋洒洒写下880字挽词,其中称赞胡适“独为神州惜大儒”。《胡适的谦和雅量》记录了胡适和王国维的jiāo往经过。

  今天的人对王国维是最熟悉不过的,可以说知词者必知王国维。他“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说法,被无数人认同、传诵。不过民国时期的王国维并不走红,他虽为 “帝师”,却时逢清王朝衰败。在轰轰烈烈的新时代背景下,谁能正眼看一位留着小辫子、貌不惊人的遗老?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1/5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