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了吗_白岩松【完结】(63)

2019-03-10  作者|标签:白岩松

  于我们,这几乎是一本诗歌的圣经,在边疆孩子向北京青年转变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其中,打头的北岛,对我影响最深。在这本书中,北岛第一首诗中的头两句,便改变了当时我这个十八岁的孩子对世界的看法。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其实,与其说这两句是诗,不如说,这是诗人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预言。而对于当时的我,更像是由文字锻造的锤子,狠狠地向心中砸了下来,不成长都不行。对于北岛,这首诗的名字叫《回答》;可对于我,却更像是提问的开始,对人生与社会的提问。

  当然这本书中不只有北岛,还有顾城,舒婷、江河……他们或这样或那样造就着我的改变。

  舒婷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膀痛哭一晚……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梁小斌说: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归根到底,这些诗击中我们,来自于一种对当时社会与人心的全新思考与观察角度,它真实、准确、拒绝八股,给我们这代人,注入了忧虑与质疑的基因。

  这些诗被冠以“朦胧”二字集合成书,然而回过头看,这些诗之所以长久难忘,恰恰不是因为它们朦胧,而是因为它们骨子里的犀利与直率。

  后来,这些诗人都走了,有的背井离乡,只带着中文这件唯一的行李;有人告别童话,杀妻后自杀;也有人长住小岛,中年的树上友情的叶子日渐凋零。

  在二十几年后,我又翻开它,如同中年时,又见到初恋的情人,不再有心跳加速的情感,却依然能在相互寒暄中感觉到淡淡伤感。而同时,也发现自己少了不顾一切想呐喊的冲动,这是生命的必然,老了的不只有诗人,还有我们自己。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等

  还有人知道三毛吗?或许会有人猜错,以为是张乐平笔下的漫画形象。其实,我们也这样认为过,只不过后来才明白,这是一位女作家,成长于台湾,却不是用宝岛来吸引我们,而是书中的沙漠、爱情与梦中的橄榄树。

  三毛的书,是一本又一本从北京各个书店买回来的,《撒哈拉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本,放在这里,不过是让它当个代表,这一套书出版的时间有间隔,估计全过程持续了一两年甚至更长,才接近出齐,等待也就成了一种乐趣。不像现在,电视剧都能在网上一夜看完,慡快却少了盼望的美感。出版社是赫赫有名的友谊出版公司,它出版了大量海外华人的作品,如同打开一扇又一扇窗。

  如果说在当初,琼瑶已经成为女生必读,武侠让男女生痴迷,那么三毛则属于青chūn。我见过不少三毛的女性爱好者,比男同胞多得多。或许,三毛作为女性,承载并实现了太多女性青chūn的梦想。然而,三毛又绝对不只代表女性,否则无法解释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同样投入其中。或许,是因为我们自己走不出去,幸好有三毛在替我们远行。而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都有一个沙漠与草原与荷西还有橄榄树,而三毛,提前到达。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远行之后渐渐收住流làng的脚步与心,走进中年与老年,开始琐碎与平常的日子,那么三毛于我们,也就只是一个过客,相逢过,然后慢慢遗忘。

  然而,三毛并没有给我们这样遗忘的机会。

  相识她的文字几年之后,突然传来消息,在台北公寓的卫生间里,她自缢身亡。

  一个流làng天边的奇女子,最后却在城市这狭小空间里告别一切,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讽刺。或许,也正是这种狭小,让三毛绝望,彻底离开,才会重新开阔。又或许,流làng天涯,不管脚步到达多远,都走不出自己,最远的终点只在最近的心里。

  于是,我们再也无法忘记,因为三毛已经以一种永恒的方式成为我们青chūn的一部分。而不幸的是,她出发了就拒绝再归来,她已不会再老,可我们却不得不继续,说不清,谁在书写悲剧?

  留下十几本不厚的书,几首如《橄榄树》一样的歌,一头长发和一堆谜团,她潇洒地走了。

  至于她书中所写,人或事、情或心是真的还是虚构?一切都已不重要,因为在三毛的文字中,我们都曾真实地远行过。这就够了。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我夫人喜欢金庸,尤其是《笑傲江湖》,于是儿子就叫了令狐冲的太师叔风清扬的名字:清扬,可惜,后来被洗发露给“打湿”了。

  我喜欢古龙,从开始到现在,不过,即使我在家中的地位再高一些,恐怕也不会给儿子起一个古龙式的名字,太清冷也太孤单,还太及时行乐,比如“寻欢”,比如“làng”。

  在我家中的书架上,有三套金庸全集,一套三联大本一套三联小本,还有一套广州花城出版社的,高高地摆在书架上方,地位显赫。而古龙的,我则一直没有一套真正的全集,不是没有,而是无法分辨,哪些是古龙写的,哪些不是,哪些又是古龙为骗酒钱凑合写的。如果是古龙用心写就的,就真的是jīng品。比如,我有两套《多情剑客无情剑》,原因是第一套丢了一本,再买一套补齐。然而毕竟江湖上还有很多质量不高的古龙作品,于是,让古龙被低估。

  为什么会格外喜欢古龙,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在古龙作品中,英雄都会有残缺,而对手也时常会有优点,这江湖才更像人间,而不是英雄就一定完美无敌。比如李寻欢,那苍白的脸,病弱的身体以及悲凉的爱情,就更加增添了“寻欢”这个名字丰富的内涵;小李飞刀,例无虚发,也就变得更加戏剧化和传奇,成了华人世界里被送上屏幕最多的武侠人物。

  古龙的作品中,没什么武林招术,重点就在人,就在心和情,而古龙写人写情的现代感,很少有其他作家可与之相比。

  还有古龙文字的节奏,像诗又极有画面感,当然,还能多占行数,更有助于古龙用字换酒钱。必须承认,我自己的文字,就受他影响不少,不过,与骗酒钱无关。

  现如今,这样的古龙文字,已有了幽默的效果。

  他的人是冷的,刀是冷的,心是冷的。

  “这孙子冻死啦!”相声中说。

  不过,古龙真是早就走了,拒绝辨明真伪,放下人间笑骂,也让以后的剑客,不再多情。

  老子《道德经》

  人们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但我一直想不明白的是:老子当初,上哪儿去读万卷书又似乎没有走过万里路。那个年头,没有印刷术,想读万卷书,得让多少搬运工参与其中?而jiāo通工具落后,行万里路太难。

  那么,老子们的思想是从何而来?

  很多很多年以后,一位叫叶芝的老外,发表了这样的感慨:在大城市,我们活在自己的小团体里,对世界的了解少之又少;小镇或是人口稀少的村庄,没有这些小团体,你必然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或许,老子们就是这样dòng悉了当时以及之后的世界,当时以及未来的人生?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3/7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