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评传_陈祖美【完结】(51)

2019-03-10  作者|标签:陈祖美

  且长行、叶子、博簺、弹棋,世无传者。打褐、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樗蒲、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

  大小象戏、弈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雅戏。尝恨采选丛繁,劳于检阅,故能通者少,难遇勍敌。打马简要,而苦无文采。按打马世有二种:一种一将十马者,谓之关西马;一种无将二十马者,谓之依经马。流行既久,各有图经凡例可考。行移赏罚,互有同异。又宣和间,人取二种马。参杂加减,大约jiāo加侥幸,古意尽矣。所谓宣和马者是也。予独爱依经马,因取其赏罚互度,每事作数语,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不独施之博徒,实足贻诸好事。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 自易安居士也。

  时绍兴四年十一月二十有四日,易安室序。

  这是一篇不到六百字的序言,是为棋的游戏规则所写的序,它为什么会 得到陶宗仪上述那么高的评价?为了作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请读李汉章《题李易安(打马图)井跋》①:予幼读《打马赋》,爱其文,知易安居士不独诗余一道,冠绝千古,且信晦翁之言,非过许也。

  长游齐鲁,获睹其图,益广所未见。然予性暗于博,不解争先之术,第喜其措辞典雅,立意名隽,询闺房之雅制,小道之巨观;寓锦心绣口游戏之中,致足乐也。若夫生际乱离,去国怀土,天涯迟暮,感慨无聊,既随事以行文,亦因文以见志,又足悲矣!暇日检点完篇,手录一过,贻诸好事,庶有见 作者之心焉。

  落款中虽然只提到《打马图》,实际上李汉章的这一题辞是针对李清照 的《打马赋》、《打马图经》和《〈打马图经〉序》三篇文章的。他认为这三篇文章,“亦因文以见志”、“有见作者之心”。诚然,传主在这三篇文 章中所表现的“心”、“志”,就是“生际乱离,去国怀土,天涯迟暮,感慨无聊”①,换言之就是其极度思乡爱国的心志,也是今后人深受感动的原因 所在。

  在本书第二章中,曾把《〈打马图经〉序》作为传主的“chūn蚕到死‘思’ 不尽,仍以其学传后人”的一个例证,这里又说它表现了传主的爱国心志,前后的说法是否有矛盾呢?可以肯定他说没有矛盾。因为爱国心志不是空dòng 抽象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含义。《〈打马图经〉序》,文末署作“时绍兴四年十一月二十有四日,易安室序”。绍兴四年,即公元 1134 年,是年九月,伪齐帝刘豫向金人献策,合兵南犯。谍报传来,举朝震恐,有的劝高宗离开临安,疏散百官。唯独赵鼎坚持说:“战而不捷,去未晚也”

  ②,高宗一度采纳了赵鼎的计策。十月,高宗由临安登舟北上,驶往抗敌前沿 的姑苏等地:“帝不以玩好自随,御舟三十余艘,所载书籍而已。帝既发,乃命六宫自温州泛海往泉州”③。朝廷的这一举措,传主当时不一定得悉真情, 一般老百姓就更不明真相,于是就出现了清照序中所写的情景:① 转引自《李清照集》第 307 页。

  ① 无聊:这里指无所依赖的意思。

  ② 《续资治通鉴·绍兴四年九月》。

  ③ 《续资治通鉴·绍兴四年十月》。

  今年冬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江浙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卜所至。易安居士亦自临安溯流,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第。乍释舟楫而见轩窗,意颇适然。更长烛明,奈此良夜何,于是乎博弈之事讲矣。

  这里既jiāo代了其重操博弈之事的来龙去脉,也有意无意地对“自南渡来, 流离迁徙”的现状作了真实的记录,这固然也是对国事民生的一种关注,但清照此文的意义远不止此,而在于当江山社稷面临qiáng敌进犯的危急中,她通 过“打马”,来提倡一种“争先术”和尚武jīng神。这种jīng神正是当时人心所向的时代jīng神的体现。所以对传主自称的“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 昼夜每忘寝食”,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她岂不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赌徒?

  恰恰相反,她之所以在这种“闺房雅戏”中大作文章——为“打马”创制了 新规、写了赋,仍意犹未尽,又写了这篇序。在这一组文章中,她仿佛忘记了自己不久前所经历的诸多大不幸,也仿佛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举步维艰的嫠 妇,倒象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和运筹帷幄的指挥员。

  作为《打马图经》的序言,自然要对“打马”这种棋艺有所介绍,这是 全文的第四段,也是最后一个段落,约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作者一口气列举了二十种古代博戏,这不仅表现了清照对于博弈知识的丰富和jīng深,更 发人深思的是在这二十种博戏中,作者只喜爱“打马”一种,并着力改良了其“苦无文采”的不足之处,为它创制了明确的赏罚规则,作了文字说明, 还叫儿辈绘制成图,即所谓:予独爱依经马,因取其赏罚互度,每事作数语, 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不独施之博徒,实足 贻诸好事。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这是一段颇可玩味的文字。首先,作者把本来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游戏名 之为“打马”本身,就是一种象征和暗示,也就是说在家国落入敌手时,要“独爱”“打马”习武,从而实现复国还乡之望;其次,作者特别qiáng调“使 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难道这里只是要人记住她李易安是一个作为“末技”的“闺房雅戏”的加工创制者的头衔吗?绝不只是如 此,她的用意是叫世世代代都能理解她李易安之所以倾心于“命辞打马”,完全是出于“嫠不恤纬,唯国是爱”的忠荩之心;第三,这虽然是一篇游戏 文字的序言,但其中所提倡的做事要专心致志,jīng益求jīng,面对国难要具有蒿目时艰的jīng神,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闺房雅戏”的范围,尤为可贵的是 作者的着眼点始终关注着“儿辈”和“千万世后”的子子孙孙的思想情操,这对于一个自身并无子嗣的人来说,岂不是更高层次上的爱国情怀?传主对 于桑梓国是的这番捆诚,早已口碑相传:南渡偷安王气孤,争先一局已全输; 庙堂只有和戎策,惭愧深闺《打马图》①。

  ① 李汉章《题李易安〈打马图〉并跋》。

  三、“举目有河山之异”

  在我国文学史上,姓李的人很多,从唐代算起到李清照为止,仅著名人 物不下二十位,其中最受称道的是五个人,即诗中三李的李白、李贺、李商隐和词中三李的李白、李煜、李清照。三李并称不仅是基于姓氏相同的表层 原因,主要是其作品有某种内在联系或相似之处。就后三李而言,虽然将其称为词中三李不见得多么贴切,因为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十二首词,尽管与李 煜的词有某些相似之处,而要梳理出李清照的词与李白、李煜词的共同之点,却要花费一番功夫,倒是她的那种抒发“河山之异”①的诗,与李白、李煜的 词有较明显的共性。这种共性不是体现在某些具体篇目里,而是指三人作品所共同具有的凝重的历史感和士大夫的气质上。说李白、李煜词具有士大夫 气不难理解,无须赘言,说李清照具有士大夫气,恐怕得从其“八咏楼”之 游谈起。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1/6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