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存在_周国平【完结】(17)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国平

  于她还没有来得及锤炼得足够坚qiáng,终于忍受不住随后到来的

  酷刑而成了一个叛徒。这样一个女人既可以在爱的激情中成为

  英雄,也可以在酷刑下成为叛徒,但命运的偶然安排偏偏放弃了

  前者而选择了后者。那么,让她为命运的这种安排承担道德责

  任而遭到永世的惩罚,究竟是否公正?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史铁生研究命运问题的两个主要结果:

  一、与命运和解,从广阔的命运之网中看自己的命运;二、对他人宽

  容,限制道德判断,因为同样的命运可能落在任何人头上。

  三、残缺与爱情

  《务虚笔记》问世后,史铁生曾经表示,他不反对有人把它说

  65另一种存在

  成一部爱情小说。他解释道,他在小说中谈到的“生命的密码”,

  那隐秘地决定着人物的性格并且驱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命运之

  路的东西,是残缺也是爱情。那么,残缺与爱情,就是史铁生对

  命运之谜的一个比较具体的破译了。

  残缺即残疾,史铁生是把它们用做同义词的。有形的残疾

  仅是残缺的一种,在一定的意义上,人人皆患着无形的残疾,只

  是许多人对此已经适应和麻木了而已。生命本身是不圆满的,

  包含着根本的缺陷,在这一点上无人能够幸免。史铁生把残缺

  分成两类:一是个体化的残缺,指孤独;另一是社会化的残缺,指

  来自他者的审视的目光,由之而感受到了差别、隔离、恐惧和伤

  害。我们一出生,残缺便已经在我们的生命中隐藏着,只是必须

  通过某种契机才能bào露出来,被我们意识到。在一个人的生活

  历程中,那个因某种契机而意识到了人生在世的孤独,意识到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隔离的时刻是重要的,其深远的影响很可

  能将贯穿终生。在《务虚笔记》中,作者在探寻每个人物的命运

  之路的源头时,实际上都是追溯到了他们生命中的这个时刻。

  人物的“生日”各异,却都是某种创伤经验,此种安排显然出于作

  者的自觉。无论在文学中,还是在生活中,真正的个性皆诞生于

  残缺意识的觉醒,凭借这一觉醒,个体开始从世界中分化出来,

  把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别,逐渐形成为独立的自我。

  有残缺便要寻求弥补,“恰是对残缺的意识,对弥补它的近

  乎宗教般痴迷的祈祷”,才使爱情呈现。因此,在残缺与爱情两

  者中,残缺是根源,它造就了爱的欲望。不同的人意识到残缺的

  契机、程度、方式皆不同,导致对爱情的理解和寻爱的实践也不

  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命途。

  所谓寻求弥补,并非通常所说的在性格上互补。这里谈论

  的是另一个层次上的问题,残缺不是指缺少某一种性格或能力,

  75探究存在之谜

  于是需要从对方身上取长补短。残缺就是孤独,寻求弥补就是

  要摆脱孤独。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

  可是,两个孤独到了一起就能够摆脱孤独了吗?有两种不同的

  孤独。一种是形而上的孤独,即人发现自己的生存在宇宙间没

  有根据,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嵌入虚无”。这种孤独当然不是任

  何人间之爱能够解除的。另一种是社会性的孤独,它驱使人寻

  求人间之爱。然而,正如史铁生指出的,寻求爱就不得不接受他

  人目光的判定,而他人的目光还判定了你的残缺。因此,“海盟

  山誓仅具现在性,这与其说是它的悲哀,不如说是它的起源”。

  他人的不可把握,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使得社会性的孤独也不

  能真正消除。由此可见,残缺是绝对的,爱情是相对的。孤独之

  不可消除,残缺之不可最终弥补,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在

  这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终就会看破小爱的限度,而寻求

  大爱,或者———超越一切爱,而达于无爱。

  对于爱情的根源,可以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是因为残缺而

  寻求弥补,另一是因为丰盈而渴望奉献。这两种解说其实并不

  互相排斥。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

  qiáng烈的孤独感。在内在丰盈的衬照下,方见出人生的缺憾。反

  之,不谙孤独也许正意味着内在的贫乏。一个不谙孤独的人很

  可能自以为完满无缺,但这与内在的丰盈完全是两回事。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排列组合:

  1完满者爱残缺者。表现为征服和支配,或怜悯和施舍,

  皆不平等。

  2残缺者爱完满者。表现为崇拜或依赖,亦不平等。

  3完满者爱完满者。双方或互相欣赏,或彼此较量,是小

  平等。

  85另一种存在

  4残缺者爱残缺者。分两种情形:①相濡以沫,同病相怜,

  是小平等;②知一切生命的残缺,怀着对神的谦卑,以大悲悯之

  心而爱,是大平等。此项包含了爱的最低形态和最高形态。

  在《务虚笔记》中,女教师O与她不爱的前夫离婚,与她崇

  拜的画家Z结合。此后,一个问题始终折磨着她:爱的选择基于

  差异,爱又要求平等,如何统一?她因这个问题而自杀了。O的

  痛苦在于,她不满足于4①,而去寻求2,又不满足于2,而终于发

  现了4②。可是,性爱作为世俗之爱确是基于差异的,所能容纳

  的只是小平等或者不平等,容纳不了大平等。要想实现大平等,

  只有放弃性爱,走向宗教。O不肯放弃性爱,所以只好去死。

  在小说中,作者借诗人L这个人物对于性爱问题进行了饶

  有趣味的讨论。诗人是性爱的忠实信徒,如同一切真正的信徒

  一样,他的信仰使他陷入了莫大的困惑。他感到困惑的问题主

  要有二。其一,既然爱情是美好的,多向的爱为什么不应该?作

  者的结论是,不是不应该,而是不可能。那么,其二,在只爱一个

  人的前提下,多向的性吸引是否允许?作者的结论是,不是允许

  与否的问题,而是必然的,但不应该将之实现为多向的性行为。

  让我们依次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诗人曾经与多个女人相爱。他的信条是爱与诚实,然而,在

  这多向的爱中,诚实根本行不通,他不得不生活在谎言中。每个

  女人都向他要求“最爱”,都要他证明自己与别的女人的区别,否

  则就要离开他。其实他自己向每个女人要求的也是这个“最爱”

  和区别,设想一下她们也是一视同仁地爱多个男人而未把他区

  别出来,他就感到自己并未真正被爱,为此而受不了。性爱的现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7/4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