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自选集_周国平【完结】(90)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国平

  : >

  走进一座圣殿(4)

  周国平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珍宝,但我不可能一一指给你们看。我在这座圣殿里走了一圈,把我的所 见所思告诉了你们。现在,请你们自己走进去,你们也许会有不同的所见所思。然而,我相 信,有一种感觉会是相同的。"把石块砌在一起,创造的是静默。"当你们站在这座用语言 之石垒建的殿堂里时,你们一定也会听见那迫人不得不深思的静默。

  20036

  : >

  古驿道上的失散

  周国平

  杨绛先生出新书,书名叫《我们仨》。书出之前,已听说她在写回忆录并起好了这个 书名,当时心中一震。这个书名实在太好,自听说后,我仿佛不停地听见杨先生说这三个字 的声音,像在拉家常,但满含自豪的意味。这个书名立刻使我感到,这位老人在给自己漫长 的一生做总结时,人世的种种沉浮荣rǔ都已淡去,她一生一世最重要的成就只是这个三口之 家。可是,这个令她如此自豪的家,如今只有她一人存留世上了。在短短两年间,女儿钱瑗 和丈夫钱锺书先后病逝。我们都知道这个令人唏嘘的事实,却不敢想像那时已年近九旬的杨 先生是如何度过可怕的劫难的,现在她又将如何回首凄怆的往事。

  回忆录分作三部。其中,第二部是全书的浓墨,正是写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的。第一部仅 几百字,记一个真实的梦,引出第二部的"万里长梦"。第三部篇幅最大,回忆与钱先生结 缡以来及有了女儿后的充满情趣的岁月。前者只写梦,后者只写实,惟有第二部的"万里长 梦",是梦非梦,亦实亦虚,似真似幻。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也许是要给可怕的经历裹上 一层梦的外衣,也许是真正感到可怕的经历像梦一样不真实,也许是要借梦说出比可怕的经 历更重要的真理。

  长梦始于钱先生被一辆来路不明的汽车接走,"我"和阿瑗去寻找,自此一家人走上了一条 古驿道,在古驿道上相聚,直至最后失散。这显然是喻指从钱先生住院到去世--其间包括 钱瑗的住院和去世--的四年半历程。古驿道上的氛围扑朔迷离乃至荒诞,很像是梦境。然 而,"我"在这条道上奔波的疲惫和焦虑是千真万确的,那正是作者数年中奔波于家和两所 医院之间境况的写照。一家三口在这条道上的失散也是千真万确的,"梦"醒之后,三里河 寓所里分明只剩她孑然一身了。为什么是古驿道呢?因为这是一条自古以来人人要走上的驿 道,在这条道上,人们为亲人送行,后亡人把先亡人送上不归路。这条道上从来是一路号哭 和泪雨,但在作者笔下没有这些。她也不去描绘催人泪下的细节或裂人肝胆的场面,她的用 笔一如既往地节制,却传达了欲哭无泪的大悲恸。

  杨先生的确以"我们仨"自豪:"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 为是我们仨。"这样的话绝不是寻常家庭关系的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也绝不是寻常生命态 度的人能够说出。给她的人生打了满分的不是钱先生和她自己的卓著文名,而是"我们仨" 的遇合,可见分量之重,从而使最后的失散更显得不可思议。第二部的标题是"我们仨失散 了",第三部的首尾也一再出现此语,这是从心底发出的叹息,多么单纯,又多么凄惶。读 整本书时,我听到的始终是这一声仿佛轻声自语的叹息:"我们仨失散了,失散了,就这么 轻易地失散了……"

  失散在古驿道上,这是人世间最寻常的遭遇,但也是最哀痛的经验。《浮生六记》中的沈复 和陈芸,一样的书香人家,恩爱夫妻,到头来也是昨欢今悲,生死隔绝。中道相离也罢,白 头到老也罢,结果都是一样的。夫妇之间,亲子之间,情太深了,怕的不是死,而是永不再 聚的失散,以至于真希望有来世或者天国。佛教说诸法因缘生,教导我们看破无常,不要执 著。可是,千世万世只能成就一次的佳缘,不管是遇合的,还是修来的,叫人怎么看得破。 更可是,看不破也得看破,这是惟一的解脱之道。我觉得钱先生一定看破了,女儿病危,他 并不知情,却忽然在病chuáng上说了这样神秘的话:"叫阿圆回去,叫她回到她自己家里去。" 杨先生看破了没有?大约正在看破。《我们仨》结尾的一句话是:"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 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很可能 所有仍正常活着的人都不知道家究竟在哪里,但是,其中有一些人已经看明白,它肯定不在 我们暂栖的这个世界上。

  20037

  : >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周国平

  --《在日记中成长》序言

  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面对着中学生,我最经常提的一个建议 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中学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在这个时 期里养成的。有两种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就终身受益。我指的是阅读的习惯和写日记的习 惯。这里我只说一说写日记的好处。

  第一,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人生,而人生是由每天、每年、每个阶段 的活生生的经历组成的。如果你热爱人生,你就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的经历,珍惜其中的欢 乐和痛苦,心情和感受,因为它们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可避免地 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为了留住它们,人们想出了种种办法,例如用摄影和录像保存生 活中的若gān场景。但是,我认为写日记是更好的办法,与图像相比,文字的容量要大得多。 通过写日记,我们仿佛把逝去的一个个日子放进了保险柜,有一天打开这个保险柜,这些日 子便会历历在目地重现在眼前。记忆是不可靠的,对于一个不写日记的人来说,除了某些印 象特别深刻的经历外,多数往事会渐渐模糊,甚至永远沉入遗忘的深渊。相反,如果有日记 作为依凭,即使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 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第二,日记是灵魂的密室。人活在世上,不但要过外部生活,比如上学,和同学jiāo往,而且 要过内心生活。内心生活并不神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自己与自己进行jiāo谈。你读到了一 本使你感动的书,你看到了一片使你陶醉的风景,你见到了一个使你心仪的人,你遇到了一 件使你高兴或伤心的事,在这些时候,你心中也许有一些不愿或者不能对别人说的感受,你 就用笔对自己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在写日记,同时也就是在过内心生活了。有的人 只习惯于与别人共处,和别人说话,自己对自己无话可说,一旦独处就难受得要命,这样的 人终究是肤浅的。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己与自己jiāo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 有深度的内心世界,而写日记正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第三,日记是忠实的朋友。我们在人世间不能没有朋友,真正的友谊使我们在困难时得到帮 助,在痛苦时得到慰藉,在一切时候得到温暖和鼓舞。不过,请不要忘记,在所有的朋友之 外,每个人还可以拥有一个特殊的朋友,那就是日记。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你的最忠实的朋 友。没有人--包括你最亲密的朋友--是你的专职朋友,惟有日记可以说是。别的朋友总 有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不能关心你的时候,而日记却随时听从你的召唤,永远不会拒绝倾听你 的诉说。一个人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仍会有寂寞的时光,但不会无法忍受,因为有日记 陪伴他。在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里,日记的忠实还表现在它不会背叛你,无论你对它 说了什么,它都只是珍藏在心里,决不违背你的意愿向外张扬。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0/15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