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自选集_周国平【完结】(119)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国平

  幽默与滑稽是两回事。幽默是智慧的闪光,能博聪明人一笑。滑稽是用愚笨可笑的举止逗庸 人哈哈。但舞台上的滑稽与生活中的滑稽又有别:前者是故意的,自知可笑,偏要追求这可 笑的效果;后者却是无意的,自以为严肃正经,因而更可笑--然而只有聪明人能察觉这可 笑。所以,生活中的滑稽的看客仍是聪明人。当滑稽进入政治生活而影响千百万人的命运时 ,就变成可悲了。当然,同时还是可笑的。因此,受害者仍免不了作为看客而开颜一笑,倒 也减轻了受害的痛苦。

  幽默是对生活的一种哲学式态度,它要求与生活保持一个距离,暂时以局外人的眼光来发现 和揶揄生活中的缺陷。毋宁说,人这时成了一个神,他通过对人生缺陷的戏侮而暂时摆脱了 这缺陷。也许正由于此,女人不善幽默,因为女人是与生活打成一片的,不易拉开幽默所必 需的距离。

  有超脱才有幽默。在批评一个无能的政府时,聪明的政客至多能讽刺,老百姓却很善于幽默 ,因为前者觊觎着权力,后者则完全置身在权力斗争之外。

  西方人在危险当头时幽默,中国人在危险过去后幽默。

  中国人是一个老是开会而很少开玩笑的民族。

  托尔斯泰有一种不露声色的幽默。他能发现别人容易忽略的可笑现象,然后叙述出来。是的 ,他只是叙述,如实地叙述,决不描绘,决不眉飞色舞,决不做鬼脸。可是那力量却异常之 大,这是真实的力量。

  那种毫无幽默感的人,常常把隐蔽的讽刺听作夸奖,又把善意的玩笑听作rǔ骂。

  爱智慧的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欣赏敌手的聪明的议论,即使听到骂自己的俏皮话也会宽怀一 笑。

  我忍受不了相反类型的人,他们在争论中只看见意见,只想到面子,对智慧的东西毫无反应 。

  与过分玩世不恭的人打jiāo道,和他没法谈任何-个严肃的问题,我会恼怒。不过,这并不可 怕,我可以一走了之,反正他对我的拂袖而去也是满不在乎的。可怕的是与过分认真的人打 jiāo道,因为我无法摆脱他,和他甚至不能开-句善意的玩笑,他对玩笑同样也是认真对待, 纠缠不休。当我不得不和这样的人耐心周旋时,我觉得自己是在被迫演戏,扮演-个和他同 样认真的角色。小心谨慎地扮演一种认真,演这样的戏未免太沉重了。

  自嘲就是居高临下地看待自己的弱点,从而加以宽容。自嘲把自嘲者和他的弱点分离开来了 ,这时他仿佛站到了神的地位上,俯视那个有弱点的凡胎肉身,用笑声表达自己凌驾其上的 优越感。

  但是,自嘲者同时又明白并且承认,他终究不是神,那弱点确实是他自己的弱点。所以,自 嘲混合了优越感和无奈感。

  自嘲使自嘲者居于自己之上,从而也居于自己的敌手之上,占据了一个优势的地位。自嘲使 敌手的一切可能的嘲笑丧失了杀伤力。

  傻瓜从不自嘲。聪明人嘲笑自己的失误。天才不仅嘲笑自己的失误,而且嘲笑自己的成功。 看不出人间一切成功的可笑的人,终究还是站得不够高。

  : >

  读书(1)

  周国平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jīng神食物而言,这句话差不多是对的。从 一个人的读物可以大致判断他的jīng神品级。

  藏书多得一辈子读不完,可是,一见好书或似乎好的书,还是忍不住要买,仿佛能够永远活 下去读下去似的。嗜好往往使人忘记自己终有一死。

  许多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不过,你不必愤慨,倘若你想到这一点:许多人也只是外表像人 罢了。

  书籍少的时候,我们往往从一本书中读到许多东西。我们读到了书中有的东西,还读出了更 多的书中没有的东西。

  如今书籍愈来愈多,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东西却愈来愈少。我们对书中有的东西尚且挂一漏万 ,更无暇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了。

  人们总是想知道怎样读书,其实他们更应当知道的是怎样不读书。

  一个人是有可能被过多的文化伤害的。蒙田把这种情形称作"文殛",即被文字之斧劈伤。

  我的一位酷爱诗歌、熟记许多名篇的朋友叹道:"有了歌德,有了波德莱尔,我们还写什么 诗!"我与他争论:尽管有歌德,尽管有波德莱尔,却只有一个我,这个我是歌德和波德莱 尔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我还是要写!

  开卷有益,但也可能无益,甚至有害,就看它是激发还是压抑了自己的创造力。

  我衡量一本书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 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

  在才智方面,我平生最佩服两种人:一是有非凡记忆力的人;一是有出色口才的人。也许这 两种才能原是一种,能言善辩是以博闻qiáng记为前提的。我自己在这两方面相当自卑,读过的 书只留下模糊的印象,谈论起自己的见解来也就只好寥寥数语,无法旁征博引。

  不过,自卑之余,我有时又自我解嘲,健忘未必全无益处:可以不被读过的东西牵着鼻子走 ,易于发挥自己的独创性;言语简洁,不夸夸其谈,因为实在谈不出更多的东西;对事物和 书籍永远保持新鲜感,不管接触多少回,总像第一次见到一样。如果我真能过目不忘,恐怕 脑中不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而太阳下也不再有新鲜的事物了。

  近日读蒙田的随笔,没想到他也是记忆力差的人,并且也发现了记忆力差的这三种好处。

  古来贤哲常论博学与智慧的不同。智慧是灵魂的事,博学是头脑的事,更糟的是舌头的事。 西塞罗讽刺这些博学家说:"他们只学来和别人讨论,而不是和自己谈心。"蒙田讽刺在学 校里只学得许多死知识的学生说:"他应该带一颗丰盈的灵魂回来,却只带回一颗膨胀的; 他并不把它充实,而只把它chuī胀。"

  灵魂是种子,它可以在知识之水的浇淋下长成参天大树,也可以在知识之水的浸泡下发成一 颗绿豆芽。

  自我是一个凝聚点。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 我中来。对于自我来说,一切都只是养料。

  有两种人不可读太多的书:天才和白痴。天才读太多的书,就会占去创造的工夫,甚至窒息 创造的活力,这是无可弥补的损失。白痴读书愈多愈糊涂,愈发不可救药。

  天才和白痴都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尽管原因不同。倒是对于处在两极之间的普通人,知识较 为有用,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可以发展实际的才能。所谓"貂不足,狗尾续",而貂已足 和没有貂者是用不着续狗尾的。

  有的人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有的人却只是对别人的感受发生同感罢了。两者都是真情实感, 然而是两码事。

  读书犹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点石成金,随手翻翻, 便成巨富。

  在读一位大思想家的作品时,无论谴责还是辩护都是极狭隘的立场,与所读对象太不相称。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对话式的理解,其中既有共鸣,也有抗争。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19/15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