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略说_南怀瑾【完结】(5)

2019-03-10  作者|标签:南怀瑾

  ‘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到此不二境界,自然就是净土。既不散乱,亦不昏沉,一念清净,真正净土现前。

  圆觉经的十二位菩萨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这部经是大经,佛说此经时,与十万个大菩萨在一起,此十万大菩萨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举出十二位菩萨名号,‘圆觉经’是释迦牟尼佛答覆此十二位菩萨所提问题的经典,所以大陆上的圆觉寺,一进门便供着这十二位大菩萨。这些大菩萨与其眷属小菩萨们都同样进入三昧,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中,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大小菩萨都一律平等,都无我相。无我才能平等,大家无我,同一法界。

  现在各位看看这十二位菩萨的排列有没有道理?读经要用第三只眼--用脑筋想想看,此为思维修。‘圆觉经’这十二位菩萨的排列,已经告诉我们佛法大乘道的修法。第一位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成就,悟了道智慧成就以后,就要起‘行’。光想自己入修,不入世,不修菩萨行,那是不对的,所以古人骂禅宗容易流入小乘偏空之果,非菩萨道也,这骂得也不无道理。但是,达摩祖师的禅不同,有理入及行入,理入智慧成就以后,须入世修菩萨行。所以文殊师利菩萨以后,接着便是大行大愿普贤菩萨。

  但是入世可不容易,必须手眼通天,千手千眼,手是手段方便,眼是智慧方便,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所以大乘菩萨无论魔道、妖道、鬼道、外道、小乘道无所不通,法门无量誓愿学,因此才能有很多的方便,才足以摄受折服各种不同的众生。这就是普眼菩萨的道理。

  有了普眼菩萨的境界以后,修持才能达到金刚藏菩萨颠扑不破的境界。金刚藏的意思一是不为外界所迷惑动摇,再则是粉碎外界的邪魔歪道。

  再以后是未来继承佛位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现在在欲界天的中心--兜率天为天主。兜率天与我们一样声色犬马,五欲俱全,吃喝玩乐样样都来,并不清净。但是,其中有座内院,摒除一切声色犬马,弥勒菩萨在此说法,‘瑜伽师地论’便是弥勒菩萨在此内院说的。印度的无著菩萨夜晚入定上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说法,早晨出定,作记录,如此写成一百卷之‘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下一生就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剃光头,以出世法表相,现出家相成佛。

  要如何成佛呢?必须先得到清净智慧,有了清净智慧,才能威德自在。如文殊菩萨于释迦牟尼佛上座即将说法时,引磬一敲说:‘说法竟’。释迦牟尼佛一句话未说,又进去了。文殊菩萨此时说了两句话:‘我为法王,为法自在。’这就是大威德大自在,然后就是辨音菩萨,辩才无碍,法音清净。辩才无碍,必须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由多生累世说法之功德而来。并且还要净诸业障,我们的业障可并不那么容易消除,‘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业障不是一下子去得掉的,要慢慢一步一步地消。业障除净以后,才能普觉圆觉等妙二觉,等同于佛。成了佛之后如何?是否就不来了呢?不,还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像贤善首菩萨所代表的意义。

  ‘圆觉经’的十二位菩萨各有不同的表相,代表着十二种法门。看懂了这十二位菩萨的排列,才有资格来研究‘圆觉经’。

  好,下面好戏要开锣了!

  第一章 文殊师利菩萨

  什么是成佛的本起因地

  如何发起清净心

  发了清净心有什么好处

  如何不堕入邪见

  什么是无明

  什么是空

  无明妄想如何断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告佛言:

  第一位出场代表问法的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乃七佛之师,又名诸佛之师。在佛教造像上,文殊菩萨骑着狮子,狮子代表百shòu之王,狮子吼,百shòu脑裂,威猛无比。在密教的塑像上,文殊菩萨则是一手拿宝剑,一手拿经典,此剑乃智慧之剑’,拔开慧剑,斩断情丝,代表着智慧成就。如何成就智慧?‘金刚经’告诉我们,必定要福德够了,智慧才得以开发,也是自求多福,自我解脱的道理。学佛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帮忙,也不是靠佛菩萨保佑。世界上最大的福报就是智慧,纵然当上皇帝,或是财福多足以买下整个地球,仍然买不到智慧;智慧不是权力金钱所能换取得来的。成佛是福德够了,智慧到了,不是工夫问题。以上是对文殊菩萨简单的介绍,也点出学佛首重智慧。

  ‘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这些是印度的礼节,如同中国古礼的打躬作揖,三跪九叩。顶礼要五体投地,两手两足着地,额头要碰到长辈的脚。右绕三匝,合掌向右绕三圈,口中还要赞叹一番。叉手不是两手插腰,是合掌的意思。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大悲世尊’就是说大慈大悲天上天下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佛啊!世尊是对佛的尊称,‘世’不只指我们人世间,包括天上天下,‘尊’即天人师表。‘愿为此会诸来法众’,希望您为这里在座那么多从各处来求佛法的大众们解说。说什么呢?‘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如来就是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谓之佛,大彻大悟成佛之后,就称如来。‘金刚经’上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我们拿‘金刚经’来注解‘圆觉经’,或以‘圆觉经’来注解‘金刚经’,就很清楚了。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指得就是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本起是成佛的根本,如做生意要以钞票做本钱,写字总得拿支笔,成佛靠什么呢?--清净,清净是成佛第一步,成佛的基因、因地。法行是法门,如何能做到清净?达到清净的法门是什么?清净的反面就是不清净,也就是烦恼、散乱、妄想。我们要求得身心清净很难,人心都不清净,是不是?

  以上是文殊菩萨所问的主题,接下来还有副题。‘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菩萨等于中国文化中圣贤里的贤人,如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等有大成就者就是圣人;那些正在进德修业,尚未达到圆满境地,而小有成就者是贤人,如子思、曾子。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 ’翻译的简化,中文有时翻译为大士或开士,然而大士或开士尚不足以概括菩萨的意义。菩萨有觉悟有情之义,觉悟是自己已经悟道,但是功德没有圆满,世界上最多情的人便是佛菩萨,大慈大悲度尽一切众生,众生那么多,怎么度得完?你的痛苦我来挑,你的烦恼我来解决,你的困难我来帮忙,你说多情不多情?这就是菩萨行为,中国文学里有两句诗: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4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