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略说_南怀瑾【完结】(34)

2019-03-10  作者|标签:南怀瑾

  ‘永舍贪欲,先除事障’,这八个字做起来很不容易唷!也许五辈子八辈子还做不到。假如一个人能够断除一部分贪欲,贪嗔痴慢疑这五个根本事障变薄了,不是没有了,而是减轻了,柔软了,再加上定力,证得罗汉初果后,然后至多七返人间,便可达到无生。二果罗汉需要一返人间,三果罗汉则不再生于欲界,四果罗汉在这一生就了了。‘圆觉经’在此只是大略地说,详细情形要研究各种经纶,‘瑜伽师地论’中的欲地到声闻地,对于由欲境修到声闻乘间的身心变化过程有详细的解说。出家的朋友同时还可参考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了解如何由人乘修到天乘、声闻乘。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

  假如末世的一切众生,想要到佛的大圆觉中游历一番,先要发愿jīng勤断除理障与事障。未来工商业越来越发达,人也越来越忙,事障更难断。即使断了外务的事障,身体的疾病也都去除了,达到绝对健康,才去掉事障这一半,然后还要再去掉心理的所知障,把学识上的理障去掉。你说我把现在的境界与‘圆觉经’对照,看看对不对?这已经落入理障了。到了‘二障已伏’,只是已伏而已,没有断除,能够制伏,让它柔顺一点。这样才能够悟入菩萨境界,但也还只是悟入,了解而已,还没证道。

  若理事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假如事障与理障已经永远断灭,再不生起障碍,就可以进入如来微妙圆觉境界,到此才算证得菩提,到达常乐我净的大涅槃境界。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佛又进一步说,实际上每一个众生都可以证得圆觉而成佛,但是,必须要遇到善知识的启发,得到明师的指点,依照他指导的‘因地法行’去修习。什么是‘因地法行’呢?就是发心、立志,动机的出发点是为什么?例如有人学佛的动机是感到人生很痛苦,想要脱离痛苦,这样的‘因地法行’修得好所得到的是什么呢?小乘之果。假如有人学佛修行是为了拯救世人的苦难,这样的发心是大乘的‘因地法行’。所以,同样的学佛,不论是出家或在家,不论是修何种宗派,最重要的是看你的动机为何?又如我们现代的教育很普及,但是大学生求学的目的何在呢?大部分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出路,这样的出发点乃是自私的功利思想。很多人来找我学打坐,我都会问为什么要学打坐啊!为了使身体健康一点,为了求福报安乐,有的甚至莫名其妙,只是觉得好玩,这都是因地上的偏差。

  ‘尔时修习,便有顿渐。’由于初发心的不同,因此,修行便分为两路,一是顿悟,一是渐修。‘圆觉经’在这里只讲大纲,其中的道理包括很多,若要详细研究,必须融通大小乘各种经纶。不过话说回来,佛在世现身说法,其教育手法又与一般善知识不同,他接着补上一句:‘根无大小’,只要按照佛的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行方法,都会成佛。为什么根无大小都可以成佛呢?诸位可以参考‘法华经’做个研究。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假如有些人虽然一心一意寻找明师,但是,一个凡夫哪能知道谁是明师呢?佛经上说:得了法眼净的人才能分辨哪位元元是善知识。法眼就是择法之眼,选择正法的眼睛,这个眼睛当然不是指肉眼,而是智慧之眼,中国有句话叫作‘慧眼识英雄’,也是这个道理。假如自己没有择法之眼,碰到了见解不正确的人,就被引到歪路上去,无法得到正悟,这样叫作‘外道种性’。什么是外道呢?心外求法叫作外道,这个观念要把握住,外道不是指佛教以外的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回教、道教、一贯道……,即使是佛教徒,你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外道种性再加上前面所讲的声闻乘、缘觉、菩萨、佛四种种性,就是众生的五性差别。

  那么,这个错误、罪过由谁来负呢?当老师的人要负这个责任。所以,主意啊!我们不要随便冒充善知识,不要认为自己有所得,很高明了,就到处去教人家,卖弄佛法。在此请各位不要认为我是老师,我自己一辈子都不觉得自己是老师,你们客气叫老师,那是你们的德性,与我不相gān,我自小一直以学生自居,希望自己一生永居学生之位,活到老学到老。我平常只是随缘而对遇到的一些朋友讲一些该说的话罢了。孟子有句话讲得极好:‘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每个人都有傲慢好胜的心理,都想比人家好,都想教训别人,都想指导别人,这是人的毛病。这是什么心理?在佛学上是属于贪、嗔、痴、慢、疑中‘慢’的作用,也就是贡高我慢,由我见而来,如果有人以盲指盲,自认高明,那这种‘邪师过谬’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在佛法是自认为是老师,自认为有所得而教人家,会出差错的。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尊师重道’,但是,到了现代似乎已经没有了。小学里还有一点,小学生刚上学,老师早,老师好,那是真的,到了五六年级就差了一点。等到了国中、高中又更差了。至于在大学这一阶段那就更谈不上了。有许多同学在路上遇见老师,假装没看见,假如跟你翘个下巴,那已经很了不起了。因此,有很多教授对他的学生全不记得,当然这种现象教授本身也有责任。像清朝的年羹尧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元帅,他老师的教育关系很大。所以,他对教师非常尊重,不只是敬重自己的老师,对请来的教儿子的家庭教师,古人所指的西席先生,也极为尊重。他特别在西席先生的门号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不敬师尊,天诛地灭’,下联是‘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包含了两方面警世的含义。他只要在家里吃饭,一定陪着西席先生吃。有一次,厨子端上一盘鸭掌烧豆腐,是这位师傅喜欢吃的,太烫了,把老师给烫着了。年羹尧把筷子一放,眼睛一瞪。过了一会儿,厨房端出一个人的人头出来,另一说法是一只手,那位厨子被砍了,当然这是年羹尧威风的过度膨胀,却也可作为尊师重道的一个衬托、比喻。即使你考取了状元,当了宰相,回乡来见启蒙老师,还是要把官服脱掉,跪下来向老师磕头,表面是礼貌,其实是感恩。你不这样做,别人看不起你。现在不一样,钱多了,地位高了,学问就好了似的,其实学问是金钱能买得到或地位能换得来的吗?

  讲到师的邪正如何分辨?实在很难。我们学佛要谨慎,自己没有择法之眼,不要随便跟着人家乱学,或者人云亦云。而自己当老师的人更要小心,不要误人子弟,断人慧命。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4/4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