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_张笑恒【完结】(54)

2019-03-10  作者|标签:张笑恒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但是因为这是秦国第一次变法,很多人都不理解,不相信,尤其老百姓更是如此。这成了商鞅变法的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商鞅在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宣称只要是有人能够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金。大伙都围在那里观看,但是没有人上前。大家都认为搬个木头根本就不会给那么多钱,多半是骗人的。正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一个人跑出来把木头搬了过去,商鞅果然给了他五十金。这下大伙都信服了。

  商鞅正是用这种办法向人们表明自己是有诚信的,他的变法运动有了这个基础,才得以顺利推行。

  诚信和信任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人想要获得他人的信任,首先必须做一个有诚信的人。诚信做人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德,诚信已经内化成了人们心中最重要的一种品质。诚信具有光环效应,一个有诚信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可以依赖。依靠诚信,我们可以结jiāo更多的朋友,成就更大的事业。

  诚信的累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想要让别人信任自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失信于人。一次失信就会给人造成不可信任的感觉,多年的努力也许就会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的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展颜一笑。后来,犬戎大举攻周,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周幽王被杀而褒姒被俘虏。

  诚信是立身处世之基,抓住诚信就等于是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无论到了何种地步,都可以凭借诚信东山再起。相反一个家大业大的人,若是失去了诚信,家业也会很快败光。然而世上总是有很多的人为了利益,出尔反尔,违背诚信的原则。这些人虽然以出卖诚信的办法换来了一时的利益,却始终难以长久。人们可能会上一次当,但决不会每次都上当。正正经经,本着诚信的原则做人做事,才是赢得辉煌人生的最好方式。

  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他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商人说:“你一个打鱼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后来那商人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没人再愿救他,最后商人被淹死了。

  诚信是立身之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离不开诚信。诚信会架起友谊的桥梁,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信”,这个“信”既有信任的意思,也有诚信的意思。只有双方都讲究诚信,才能建立起信任,有了信任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关系。诚信会成为双赢的保证。本着诚信的原则经营自己的事业,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诚信,必然能够开创大好的局面,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君子取义,小人取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孔子说:“君子通晓于义,而小人只通晓于利。”

  南怀瑾先生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是不是有利可图。如果拿孔子这个观点来看今天的世界就惨了,今天世界的一切都是喻于利,处处要把利欲摆在前面才行得通。不过,满天下都是小人,也就单纯了,麻烦的是,始终还有小人与君子的分野存在,这就很难办了。

  之所以会出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情况是因为人们心中缺乏中心思想。道德是缺乏约束力的,因而道德不能在所有人的心里扎根,这就出现了部分人抛弃道德,一心钻营利益的情形。所谓君子,就是以道德为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坚决不做,即使是有巨大的利益存在,符合道德的事情,即使没有任何利益也会去做;小人则是以利益为标准,只要有利益的存在,即使是违背道德也要做,若是没有利益,即使是符合道德,也不会去做。因此,将道德作为自己的中心思想就成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方面。

  君子与小人之间存在的最大区别就是对待义利的态度。在我国古代的论述中总是会将利与义完全对立起来,似乎只要沾染上利的人就称不上君子。以现代的观点来看,这么说也是片面的。义与利是共同存在于一个人的思想里的,只是每个人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小人见利忘义,君子见利思义”,也就是说小人是把利放在首位的,而君子是把义放在首位的。

  若是君子只讲究“义”而完全不要利,那么这个君子只怕是不好当。人们的任何活动都是要以生存为先决条件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其他的根本就不用谈。一个不求利的人是难以生存下去的,自己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又怎么来讲“义”呢?因此说,君子也是要讲“利”的,只是君子的“利”是在符合“义”的前提下取得的,这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大约都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从这个层面上讲,若是要求君子完全不求利,只怕会把君子bī疯了,这样的君子不做也罢。

  从另一方面来讲,君子只讲究“义”也是行不通的。以“义”为先导做事,必然会该说的不该说的、该做的不该做的都会去做,这会与现实世界发生冲突,伤害到很多人,这样的君子只怕难以生存。同样,没有“利”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必然会形成小帮派组织,这与“君子之jiāo淡如水”也有了冲突,也就算不上君子了。

  因此说孔子所说的“君子喻于义”的意思并不是要大家做一个只讲“义”不讲“利”的君子。他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所用的手法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一样的,就是文意互见。君子也好,小人也罢,两者的身上都是“义”“利”兼有的。孔子让我们做的君子是修养上侧重于“义”的人。君子以“义”为标尺来衡量自己所做的事情应不应该,因此他们能够保证自己的行为大义不失;而小人以“利”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而利总是在变化,因而小人就成为“墙头草”,风往哪chuī往哪倒。

  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谁知到了匈奴之后,被匈奴单于扣住不放。单于希望他能够投降,以杀汉朝之威,苏武坚决不从。于是单于就让人劝说苏武。这个人叫卫律,他本来也是汉朝的使节,来到匈奴后,投降了匈奴,被封为王。卫律对苏武说:“我弃汉投北,幸蒙单于大恩,赐我王号,属众数万,马匹牲畜漫山遍野!如果你今天投降,明天也会富贵如此。”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4/6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