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_张笑恒【完结】(46)

2019-03-10  作者|标签:张笑恒

  赵匡胤留下祖训,大宋的历代皇帝,在祭祀时必须要在誓碑前下跪,并默诵碑上的誓言,世世代代,不得违抗。赵匡胤这一招高明的做法,不仅使得后周王室得以保全,避免了前朝王室被屠戮的惨剧,而且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好名声,向天下百姓展现了自己的胸襟和气度,留下了贤明的评价。

  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为了巩固统治,前朝王室一般都会被屠戮殆尽,但是真正高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在人心向自己聚拢的时候,突然大肆屠戮,恐怕会让天下人心寒。唯有以德服人,才能真正服人,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当内部出现分裂迹象的时候,领导者应该懂得安抚,而不应该采取镇压的方式维护统治。汉高祖刘邦眼看自己的开国功臣们要斗个你死我活,且都不服自己的时候,向张良问计,张良让他封赏了他最讨厌的雍齿为侯,结果紧张的气氛立刻烟消云散。若是刘邦杀害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只怕所有的人都会起来反对他,他的皇位也难以保住。

  运用权术压制别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存在,不能把它当做最重要的手段,以德服人才是我们应该运用的手段。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立身要正,并修养德行,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领导者。

  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

  哀公曰:“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chūn,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dàng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庄子·德充符》

  鲁哀公问:“什么叫做才智完备呢?”孔子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能与不肖、诋毁与称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运行。日夜更替于我们的面前,而人的智慧却不能窥见它们的起始。因此它们都不足以搅乱本性的谐和,也不足以侵扰人们的心灵。使心灵平和安适,通畅而不失怡悦,使心境日夜不间断地跟随万物融会在chūn天般的生气里,这样便会接触外物而萌生顺应四时的感情。这就叫做才智完备。”鲁哀公又问:“什么叫做德不外露呢?”孔子说:“均平是水留止时的最佳状态。它可以作为取而效法的准绳,内心里充满蕴涵而外表毫无所动。所谓德,就是事得以成功、物得以顺和的最高修养。德不外露,外物自然就不能离开他了。”

  战国时,魏国将军乐羊率兵攻打中山国。其时,乐羊之子正在中山国,于是中山国王将乐羊之子杀死,并做成肉汤,送到围在城外的魏军阵营之中。

  乐羊面不改色地将肉汤喝光。

  魏王听到这个消息,感动地说:“乐羊竟为我吃下自己儿子的肉!”

  后来乐羊打败中山国凯旋,魏王虽然犒赏他的战功,但从此不再重用他。魏王说:“一个连自己儿子的肉都敢吃的人,还有谁的肉不敢吃呢?”

  南怀瑾先生认为一个能够成道的人,能从世上升华的人,或者要在世上做一番大事业的人,必须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全才”,一个是“全德”。全才就很难了,加上全德更难。有才无德入世很危险,不但危险了自己而且危险了世间;有德无才,可以出世修道,不能入世。所以一个人要才德两全很难。

  “德”与“才”一直是选拔人才的两个标准,然而究竟该偏重于才还是偏重于德,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南怀瑾先生指出,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因此说德比才更重要。一个有德无才的人,无论怎么样是不会危害到别人的,虽然他没有可以做一番事业的才,但是可以克己修身。成就小我,也是不错的选择。有才无德的人就很可怕了。这样的人会运用一切手段来求得成功,为了自己的成功牺牲别人,才华越大做出的事情就越坏,对他人就越有威胁。

  司马迁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也就是说才能是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重要保证,而品德高超却是才能的师傅,才能只有在高超品德的教导下,才能发挥作用。一个有品德的人,才华越高,整体的实力就越qiáng,成事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一个没有品德的人,才华越高,整体也就越差,办坏事的可能性就越大。

  德行远远比才华重要。才华可以有很多等级,不同才华的人可以做成大小不一的事情,而品德只有好坏之分,一个人品德不好就不可能做出好事来,即使他利用才华做出了很大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也只会是有利于他自己的,而不会对其他人有利。因此,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首先要考察一个人的德行,否则,可能会引láng入室,害了大家。同时我们自身在培养自己才能的时候,也不能忘了培养良好的品德,否则再大的才能也不能成为成事的资本。

  第29章 孝是一种反哺的爱

  形式化的孝是一种悲哀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子游向孔子问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说:“现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其实你养狗养马也要让它们吃饱,如果只是给饭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

  “孝顺”和“养”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养”是最基本的义务,乌鸦反哺,羊羔跪rǔ,这是一种天性;“孝顺”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敬爱。

  南怀瑾先生认为现在很多人每个月寄五十或一百元美金给父母享受享受,就是孝了。还有许多年轻人连五十元也不寄来。那些寄来了的,老太太、老先生虽然在家里孤孤单单,“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但看到五十元还是欢欢喜喜的。所以现在的人,以为养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有的人养狗还要买猪肝给它吃,所以光是养而没有爱的心情,就不是真孝。孝不是形式,不等于养狗养马一样。

  《礼记》中讲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rǔ,其下能养。”意思就是说,奉养父母是最低等的一种孝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孝顺这个词已经完全变得物质化。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孝顺就是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吃好穿好。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在外拼命赚钱,按月给自己的父母寄很多的钱,以为这样父母就会很开心;另一方面却一年难得回家见自己的父母几回,每次回家还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而摆起一副臭面孔。物质化的孝顺已经完全流于形式,流于表面。父母难以从这样的孝顺中感受到来自儿女的关心。

  形式化的孝是一种悲哀。这不仅是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的父母的悲哀,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哀。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难道到了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中就完全泯灭了吗?亲情是人最基本的情感,如果连亲情都变得形式化,那么人还有什么情感可言?亲情到了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应该具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存在。经过几千年的淬炼,先人们已经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6/6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