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大义今释_南怀瑾【完结】(15)

2019-03-10  作者|标签:南怀瑾

  离心意识证取心物同体的如来实相

  佛说:“再说,有些求出世的学者和婆罗门等,见到一切事物,本来都没有单独存在的自性,郡是暂时偶然的幻有现象。世间的事物,虽然有景象而实际上都是虚无,正如浮云的聚散,如点火旋转而成轮,如海市蜃楼的变幻,如阳光里的幻焰,如水中的明月,如梦里的空花,这一切的一切,无非是自心内外的妄想所现。它自从无始以来,便自虚幻地存在,但又都离不了真如自性心体功能的全体大用所生。如果把妄想的因缘灭尽了,远离妄想,远离能所等说,离能观和所观的作用,就可以明了身心(和一切相依为命的物质形器世间)等等,那是藏识(阿赖耶)功能所显现的境界。此外并无一个另有包藏万有之机的主宰存在,世界上也没有—个实际可以被主宰的东西。所有事物的过程,虽有生起、存在、消灭的情形,但都只是现象的作用,在真如自性的根本上,就本来无生,所以也无所谓有灭,一切都是自心所现。如果能够如此思惟观察求证,就能够了解自心所生的依他起,和遍计所执等分别心理现状的作用了。大慧啊!如果能够这样,他必然会到达生死和涅槃平等不二的境界,善于巧妙地运用大悲心的方便,没有求功用之心而自然会达到功用的效果。他会证到一切众生世界,完全如梦幻似地存在,见到一切缘起本来性空,不会再被内外境界的因缘缠扰,包就证得宇宙万有都是真如一心的性空缘起。由此渐次进入无相境界。由菩萨初地开始,逐步依次上进,最后证得圆满菩萨十地境界的各个三昧。既然证得了三界唯心,诸法如幻,依此修行,也就自然能够善于分别观察,到达如幻三昧的境界,而度到自心湛然寂净,智慧实相的彼岸,舍离流làng生死海中的苦趣,到达究竟无生的境界。证得坚固不变如金刚似的能断微细无明的正定,得入如来如如不动的千百万亿化身的境界。神通自在,与慈悲方便等,都能够庄严具足,可以自由出入于一切诸佛的刹土,也可以自由出入一切外道的境地。这些都是由于真能合离心意识的功用,而转身证得菩萨境界的妙有之身,然后终于达到如来果地的妙色身了。”

  大慧,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当远离yīn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生住灭妄想虚伪。唯心直进。观察无始虚伪过,妄想习气因,三有。思惟无所有,佛地无生,到自觉圣趣。自心自在,到无开发行。如随众色摩尼。随入众生微细之心,而以化身随心量度。诸地渐次,相续建立。是故大慧,自悉檀善,应当修学。

  佛说:“如果要证得如来境界的法界一身者,应当放下这个身心所生起的妄心作用,和依他而起的因缘会聚所生的妄心现象。舍离由心所造的——生起、存在、消灭等虚幻的境界。只要彻底了解万法唯心;也就是说要认清宇宙万有,无非是一个真心全体的大用。由此观察心理妄想,无始以来都是虚妄习气的力量;才能解脱三界万有的系缚。由此寂静思惟,达用归体,证得万物原是一无所有。如此自能渐次达到佛地寂静圆满、本自无生的圣境,证得自身本具彻底自觉的圣智。不久当得一心自在的能力,自然开发究竟的无功用行,正像如意宝珠之在盘中,随众生业力观察角度的不同,发现各种不同的色相,而宝珠自身,却自依然无相。所以才能顺应众生各种微妙之心,以种种形态的化身,随顺众生心理和心量,使他惭次进入菩萨的各地境界,最后度到寂静的彼岸。所以我说:你们应当修学各自悉檀(注见前十四)内明此心本具三昧的善法。”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一切诸佛菩萨所行。自心见等所缘境界。不和合。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一切佛语心。为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说如来所叹,海làng藏识境界法身。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计著识性自性。欲见种种色相。大慧。是名四种因缘。水流处,藏识转识làng生。

  心理状态为形成五法的根源

  佛说到这里,大慧大士又问:“希望您再说心、意、识的五法——名、相、分别、正智、如如——的自性现状。也就是诸佛和大士们所依此修行的,而使自心不再执著混和于外缘的各种情况,所谓廓然朗照,显示真心自体的圆成实相,切实证到一切佛所说三界唯心的真实境界。这也就是您这次在楞伽国摩罗耶山的海岛中.为同来集会的大士们连声赞叹如来法身、似无边大海的藏识(阿赖耶)和现行的心理状态。”佛说:“眼识所生观看的作用,简说是由四种因缘,才形成眼识随境而转的现象。哪四种因缘呢:①自心现识的本能活动,于不知不觉间,具有吸收外境的性能。②无始以来,就赋有色相习气所熏习的虚妄作用。③心识自性分别的习惯。④现行心理,随时随地要见种种色相的缘故。有此四种因缘,就使平静无波似的藏识海中,掀起波涛汹涌的洪流。当此全海既已生波,那平静的如来藏识,也就统统变为洪涛巨làng了。”

  (佛在这里只说眼识者。因为这个世界的众生,最重是色相的诱惑,眼为心的枢机,所以只略说眼识,依此就可以类推了。)

  大慧,如眼识,一切诸根微尘毛孔俱生。随次境界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现众色像。大慧,犹如猛风,chuī大海水。外境界风,飘dàng心海,识làng不断。因所作相,异不异。合业生相,深入计著。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识身转。大慧,即彼五识身俱。因差别分段相知。当知是意识因。彼身转,彼不作是念,我展转相因。自心现,妄想计著转。而彼各各坏相俱转。分别境界,分段差别,谓彼转。如修行者入禅三昧,微细习气转而不觉知。而作是念,识灭然后入禅正受。实不识灭而入正受。以习气种子不灭,故不灭。以境界转,摄受不具,故灭。

  意识生起作用的境界现象

  佛说:“又例如眼识作用发生时,所有眼睛的生理机能,所有神经和细胞,以及所有的毛孔,都同时产生作用。而且眼识一生起了作用,其他心理境界,就会依次跟着引发。至于引发的情形,就像眼眨眉毛动一样,几乎是同时并生的。譬如一个大的明镜照见了外界物象,无论巨细,都能同时照见。犹如猛风chuī动了海水,整个的大海,就一变为波làng滔天了。当平静的心识海中,为外界境象之风所chuī动时,心中也就顿时生起了万象,由此洪涛巨làng,就汹涌不断了。‘外境界风,飘dàng心海,识làng不断。’虽然心理的làngcháo,都是由于身心内外的境风所引起的,粗看起来,似乎都是心波动dàng的一种心理现象,但细加分析,却各有不同的性质。也就是说:心波同是识làng所生,作用却有不同的区别。而见其中相辅相成,互为因果,配合心量和业力,以及时间和空间而发生各种不同的现象,愈入愈深,愈缠愈紧,自心偏要执着虚妄的境象,不肯放舍。因为人们不能彻底了知外物的色相,都无自性,所以五识身——眼、耳、鼻、舌、身——就都随着外境色相的作用而转了。大慧啊!所谓意识,也就是和前五识同时俱生,因为它有识别各种事物的作用,就名为意识。它对于前五识,有时或起差别分段的了知作用,有时也可以全体同时了知。不过五识身和意识,尽管随时在轮转不休,可是都不能自知自身便和意识互为因果的,只是各自在微细生灭的现象中辗转不休,执著各种差别的境界,和分段的现象,觉得它各自在转,都不能到达无分别的境界,各了自境的边际。例如许多有修行功力的人,进入禅定三昧的时候,并不觉知自心无始以来微细熏染的习气还在流转,意谓自己已经灭了诸识的作用,所以现在才得到了禅定境界的正受。其实,他不知道,所谓禅定三昧的正受境界,实在并不是灭了真如自相而入正受。因为无始以来能熏习种子的真如功能是不灭的,所以在禅定三昧之中,真如藏识固自不灭,只是境界转时,诸识没有执著摄取外境的因缘,所以好像觉得是意识等完全灭了似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5/6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