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_袁腾飞【完结】(31)

2019-03-10  作者|标签:袁腾飞

  幕府派出十九万大军从镰仓出发进攻京都,幕府军总大将是北条政子的外甥北条泰时。大军出发后,执权北条义时将上皇派来的使者放回京都给上皇回奏:臣本无罪,既然被讨伐,不敢逃避。听说陛下您好战,我先派我两个儿子带领十几万人来,跟陛下打一打,让陛下您瞧个乐。如果您觉得打十几万人不过瘾,臣还准备了二十万人,届时臣将亲自率领,陪陛下您打着玩儿。

  上皇一开始还很乐观,认为幕府内部必然会生变,关东武士一定有忠义之人背叛幕府、投效朝廷。可惜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双方一接战,上皇最信任的武士首领藤原秀康先跑了。主帅一跑,官军中虽然还有忠勇之士,但是根本不经打,全作鸟shòu散,幕府军一路冲进了京都。

  北条泰实在进攻京都的路上,接到了上皇的侍臣带来的谕旨,意思是讨幕一事不是我gān的,跟我没关系,是臣僚所为。如果你要问罪,找臣僚问罪,千万别骚扰我。

  上皇一封诏书将自己的责任推得gāngān净净,也不管属下的死活。上皇手下的大将山田重忠和三浦胤义在激战中突围,逃到皇城,夜叩宫门,以求庇护,上皇竟然闭门不纳。气得山田重忠敲着宫门大骂:懦主误我!追随上皇讨幕的一gān大将武士只好全部自尽了。

  幕府宣布了对皇室的处分,虽然天皇是不能杀的,但必须受到严惩,后鸟羽上皇、土御门上皇、顺德上皇全部充军;后鸟羽上皇的两位皇子——雅成亲王和赖仁亲王也被充军;刚刚继位七十天的仲恭天皇被废,由幕府另立后堀河天皇。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承久之乱”。皇室经此变乱,尊严丧尽,三位上皇都充了军,天皇被废,虽然保全性命,但是威信无存,政治重心彻底被幕府取代。

  从此日本皇室在政坛上隐退,幕府成了日本真正的政治权力中心。从此以后,即便是英明的天皇想要复辟,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也会认为是天皇叛逆不道,称之为“天皇御谋叛”。

  这种观念形成以后,维持了将近六百年,一直到明治维新的时候,才有了转变。

  7.忽必烈远征日本

  给日本人上了一课

  镰仓幕府建立几十年之后,到了guī山天皇文永五年(1268年),也就是蒙古和南宋对峙的时期,蒙古大汗忽必烈派遣两个使臣出使日本。

  可是忽必烈的使臣途经高丽,看到海面波涛汹涌,心生畏惧。今天我们看朝鲜海峡,狭窄极了,在那个年代却被人视为畏途,尤其蒙古使臣是骑惯了马的,根本不敢过海,就让高丽国派遣使臣把国书送到了日本。

  国书到日本后,在日本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自平清盛以来宋日之间贸易非常频繁,而宋朝来的商人会把蒙古人的情况告诉日本人,包括蒙古人怎么攻城略地,怎么野蛮,怎么杀人……日本对蒙古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应该是很清楚的。接到蒙古国书,上到后嵯峨上皇、后深草上皇、guī山天皇,下到公卿大臣,一时间都乱成了一团。

  讨论了许久之后,日本朝廷给蒙古国写了一封回书。但此时日本天皇并不掌权,权力在幕府手里,而幕府的权力又在执权北条氏手里。当时幕府执权北条时宗是个十八九岁的翩翩少年,别看他年纪小,但这个小孩不寻常,智谋广远,心机很成熟。朝廷的回书送到执权手里之后,执权不屑一顾地讲:“蒙古国无礼,没有回书的必要,甭搭理他。”以这种方式处理了蒙古的来书。

  此后,蒙古数次遣使,甚至蒙古使臣赵良弼亲自到了日本国,但也只能到九州,根本就不被允许去京都,更别说去镰仓面见幕府将军。忽必烈几次遣使日本全失败了,日本国拒绝接见来使,而且也拒复蒙古国书。

  日本人为什么会这样做?这缘于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也有华夷之辨的思想。在日本人看来,自己深受唐朝文化影响,又跟宋朝贸易往来频繁,自己也是小中华,而蒙古是游牧的野蛮民族。对于野蛮民族,日本根本不屑搭理,因此拒绝了蒙古来书。

  公元1274年时,忽必烈已经是元朝皇帝。恼羞成怒的忽必烈派出两万五千由蒙、汉、女真人组成的元军,加上八千高丽军配合,浩浩dàngdàng杀向日本,准备武力讨伐。

  日本几百年间,虽然也没少打仗,但是自从白江口一战败给唐朝以后,从没有遇到外敌入侵。国内虽然战乱不休,但都是日本人打日本人,耗子扛枪窝里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根本不了解外部世界军事水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公元1019年,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袭击了日本的小岛,他们三千多人、五十艘战船,采用日本人从来没见过的集团战法,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

  当时的日本人用文字记载下了这支军队的模样:每一队七八十人,一共一二十队,一队一队地作战,不像日本人的一骑打,武士之间单打独斗。这支军队战斗力太qiáng了,日本人甚至没有抓获俘虏,只抓了几个为这支军队带路的高丽水手。一审问,才知道这支军队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一个陌生民族,日本人管他们叫刀伊人,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契丹人。

  契丹人只是给日本人上了一课,并没有进一步进行大规模征服日本的军事行动。这一战之后,契丹人得胜班师。这对日本来讲既是幸运也是不幸,日本人在自己单打独斗的落后战法中又沉浸了两百年,直到遇到真正的对手。

  武士打仗很好玩

  小时候听评书演义,觉得古代打仗都是大将之间的单挑。评书里这样说,两员将领拨马出阵,一员将领问:“来将通名,本帅刀下不死无名之鬼。”对面这个就说了:“我乃大将颜良,你是何人?”“我乃汉寿亭侯关羽。”两人一照面,关羽把颜良弄死,对方的士兵就好像是来打酱油的,一看主帅被弄死了,一哄而散。甭管双方人多人少,只要主帅一死就全散了。

  这种情节只出现在小说里,实际上中国古代打仗绝没有这么làng漫,打仗最重要的是士兵要排成阵,集体作战,阵形一乱基本上这个仗就没戏了。电视剧里那不叫打仗,整个儿一个打群架。有没有像中国评书演义里说的那样打仗的呢?还真有,日本人就是这么打。

  日本武士必须信奉武士道jīng神,他们打仗非常有意思。平安时代日本武士在战场上先是远距离弓箭对she,而且双方要遵守一定的战争规则,不许she对方大将的马,只能she马上的人。你说我she他的马让他掉下来摔死,这不行!因为在日本,马是很宝贵的东西,养马必须得有草原草场,日本国土狭小,哪儿有草原?所以能够捕获战马是很拉风的事儿。

  等到所有的箭she完了之后,武士们冲到一起进行肉搏战,但是必须是捉对厮杀。什么叫作捉对厮杀呢?就是找跟自己身份相同的武士厮杀,上校打上校,大校打大校,既不能大校打少校,也不能大校打中将,你的身份高了、低了都不行,一定要找和自己身份相同的人。很像我们今天的相亲现场。

  武士纵马出战,先是向对方高喊:我祖宗是某某某,gān过什么什么大事,官拜啥啥啥;我爸爸是某某某,gān过什么什么大事,官拜啥啥啥;我是某某某,gān过什么什么大事,官拜啥啥啥。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1/8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