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_贾志刚【完结】(206)

2019-03-10  作者|标签:贾志刚

  bào动的鲁国百姓手持锄头铁杈等等武器,杀奔卜旖家中,将卜旖全家老小全部杀掉。

  “快跑吧,跑慢了,就来不及了。”手下人劝道。

  庆父吓坏了,众怒难犯啊,要真是被bào民给围住了,连求饶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庆父也逃了,逃去了莒国。

  闽公死了,季友跑了,庆父跑了。

  大家都不在了,哀姜心里也发毛了。怎么办?地球人都知道自己跟庆父是情人,bào民会不会闯进宫来将自己先jian后杀?

  “我也跑。”哀姜也跑了,原本想跑去莒国跟庆父一起,想一想,庆父在鲁国的政治前途基本上完蛋了,还跟他混没啥意思了。最后,哀姜决定跑到邾国,看看能不能勾搭一下季友。

  “你以为你是谁?通吃啊?”季友没客气地拒绝了她,跟大哥上过chuáng了,跟二哥也上过chuáng了,现在又想上我的chuáng?做梦吧。

  不管怎样,庆父也逃走的消息让季友高兴。

  你走了,我回去。

  季友带着公子申回到了鲁国,闵公死了,现在最有资格继位的就是公子申。季友一面扶立公子申,一面派人前往齐国,寻求齐国的支持。

  齐桓公派出高傒带一百乘战车到鲁国,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名义驻扎曲阜,维持秩序,安定人心。

  公子申现在就是鲁僖公了,有维和部队撑腰,季友有了底气。但是他知道,真正要高枕无忧,只有杀了庆父。

  庆父在莒国没有呆几天,就接到了莒国国君的逐客令。

  “老莒,你怎么赶我走?”庆父有些恼火,他可是给了不少财宝的,怎么连个暂住证都拿不到?

  “阿庆,这你不能怪我,你看,鲁国的外jiāo照会都过来了,我怎么敢留你?”

  “那,那把我的财宝还给我。”庆父急了。

  “阿庆,你别给脸不要脸了。实话告诉你,鲁国的照会是请我把你杀了,我是看在那些财宝的分上放你一马。在我改变主意之前,你最好从我的视线里消失。”

  庆父只好消失了,他带领随从们投奔齐国去了。

  莒国国君笑了,他现在得了两份财宝:一份是庆父给的,一份是鲁国送来的。

  “什么也不gān,就两边得好处,这个生意合算。”莒国国君很得意,他觉得鲁国的钱很好挣。

  庆父很郁闷,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混到这个分上。

  可是,随后的事情让他更郁闷。来到齐国边境的时候,齐国拒绝他入境。

  莒国要赶他,齐国还不让进,庆父没办法,就沿着莒国和齐国的边境走,来到了齐国和鲁国jiāo界的汶水。渡过汶水,那里是公子鱼的采邑,庆父就投奔公子鱼了。

  “子鱼啊,帮帮忙吧,去帮我向季友求个情,饶了我吧,我愿意从今之后就当个农民伯伯,老死在田间。”到了这个境地,庆父也够惨。

  公子鱼觉得庆父挺可怜,答应去为他求情。

  来到曲阜,公子鱼找到鲁僖公和季友,把庆父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又替他求情。

  “叔,我看,就饶了他吧,好歹他也是我叔啊。”鲁僖公岁数小,心肠软。

  “不行,你哥哥你弟弟都是他杀的,要不是我一脚把你踹起来,说不准你也被他杀了。这种人,不杀不行。”季友坚决不同意。

  鲁僖公一看这个,心说:“那是你哥哥,你非要杀你哥哥,我也没办法。”

  季友在打发公子鱼回去之前,把政策jiāo待了一遍:庆父如果自杀,那么全家平安,舞照跳马照跑,大家还是亲戚;如果负隅顽抗,那就别怪大家不认亲戚了,舅子儿子全部戍边,老婆女儿卖去齐国国家大jì院。最后特别jiāo待一句:你看着办吧。

  公子鱼回去了,一路上就在想怎么跟庆父开这个口,这太残忍了。

  想了一路没想明白,到了庆父房间门口,公子鱼也不敢进去,就在外面号啕大哭。

  庆父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没戏了,他也猜到季友会给一个什么样的政策,无非跟当初叔牙一样。

  “唉,算了,死了我一个,幸福全家人,值。”

  庆父上吊了。

  一对情人,男的死了,女的怎么样?

  哀姜在邾国听说庆父死了,她很伤心,她知道自己也快了。

  果然,齐国的特使来了。关于庆父和哀姜的事情,齐桓公都知道,既然庆父已经死了,齐桓公认为应该杀死哀姜,免得她回到鲁国继续勾搭别的男人,再次败坏齐国女人的形象。

  “主公有令,”齐国特使也jiāo代了政策,“自杀的话,运尸回鲁国,以夫人的身份下葬;不肯自杀的话,我帮你下手,尸体喂狗。”

  哀姜哭了,她大喊一声:“庆父,等等我。”

  然后,也上吊了。

  又一段凄惨的爱情故事结束了。

  为什么每一段爱情故事都这样凄惨?

  ——齐鲁不一样

  拨乱反正了,安定团结了。

  季友出任上卿,鲁国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这个时候,季友向鲁僖公提出一项建议。

  “主公,你看,我们当初兄弟四个,为了国家的安定,不得不杀了二哥三哥,如今两家都落魄了,只有我一家又封地又加薪。说实话,我心里过意不去。你是我的侄子,二哥三哥的孩子也是我的侄子,我不忍心见他们混得这么惨。祖上教导我们亲亲上恩,我看,二哥三哥的后人也该加封,大家一起来掌管这个国家。”季友提出这样的建议。

  僖公一个小孩,懂得什么?当场赞成。

  于是,庆父的儿子公孙敖被封在成,就是后来的孟孙氏,公孙敖就是孟姓的始祖;叔牙的儿子公孙兹被封在郈,就是后来的叔孙氏;季友的采邑在费,又加封了汶阳,后来成为季孙氏,季友就是季姓的始祖。

  三家组成了鲁国的“政治局常委会”,分别出任司徒(季孙)、司马(孟孙)、司空(叔孙),共同执掌鲁国国政,被称为“三桓”,因为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人。

  历史上,季友的做法受到广泛批评,因为“三桓”后来成为三足鼎立,架空了国君,鲁国从此衰落。但是,人们忽略了鲁国的传统文化,从这方面说,季友所做的完全正确。

  在这里,要回过头来说一说鲁国和齐国在文化上的差异。齐鲁齐鲁,其实,齐和鲁是有很大差别的。

  前面说过,姜太公就任齐国国君,周公的儿子展伯禽就任鲁国国君,两人与周公谈论治国方略。姜太公的方略是“尊贤上功”,展伯禽的方略是“亲亲上恩”。

  “鲁国的实力怕是不行了。”姜太公断言。

  “鲁国虽然实力不行,但是,齐国恐怕迟早不是太公您的子孙所有。”周公说。

  两人为什么这样说?

  “尊贤上功”的意思就是让有能力的人管理国家,让有功劳的人享受爵位。用现在话说,就是任人唯贤。这样的方法治理国家,当然要qiáng大。

  “亲亲上恩”的意思是让亲人掌权,把好处给对自己有恩的人。用现在话说,就是任人唯亲。这样的方法治理国家,怎么能不弱小下去?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06/29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