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城_梁晓声【完结】(180)

2019-03-10  作者|标签:梁晓声

  …”

  那男的说着抓起电话,气急败坏地拨号码。

  那女的在一旁直劲儿打圆场:“老李你别这样,别这样。这位青年同志兴许

  是开玩笑呢! 再耐心谈谈,耐心谈谈……”嘴上虽如此说,却并不真心阻拦。

  青年见势头不妙,趁那一男一女未提防,倏地站起身,拎了鸽笼往外便走。

  边走边说:“什么玩艺儿,不识好歹! 老子放生了! 你们有能耐自己再捉回来吧

  ! 拜拜啦! ”话扔在屋里,人已在屋外。

  一男一女追出时,青年跑远了,铁丝笼子在他手下dàng秋千。

  他们呆望着,无可奈何。

  青年跑到公园外,回头瞧瞧,见无人穷追不舍,放慢了脚步,愤愤咒骂:

  “狗男女,他妈的不通情理! ”

  他放下笼子,从手臂上扯下伪装的纱布,塞入垃圾箱……

  隔日,这青年出现在自由市场。双手捧着一段经过细心雕琢的鹿角似的树权,

  树杈固定在经过车磨加工的赤铜底座。一只猫头鹰雄赳赳威凛凛地栖息在树权上。

  不过已不是活的,而是制作得相当不错的标本了。

  八十年代的某些青年大抵都没有放生的慈悲,也大抵都不想积点什么德。他

  们普遍不再迷信什么,甚至可以说普遍不再相信什么。如禅门弟子似的,jīng诚所

  至,感化神明,茅塞大开,忽而顿悟,一切皆空,唯有钱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像跑狗场上的狗,戴着各种主义各种思想的脖套,又兜回到老祖宗的一条古训,

  叫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从这个陈腐得chuī口气便飞灰满天的训条为“崭新”

  起点,开始追求,或日“创世纪”。

  猫头鹰底座悬挂着纸牌儿,上写“丰富家庭艺术情趣,引导生活新cháo流——

  廉价出售,五十元整”。

  与标本的做工相比,歪歪扭扭的毛笔字实在拙劣。

  同样的钱数,宁愿赔上做工赔上时间到自由市场来卖死的,不肯当成是名正

  言顺的酬谢费外加一封感谢信体体面面地接受,这种心理怎么解释? 挺难解释,

  也挺好解释。时髦的注脚是“逆反”。

  一九八六年,许多青年们,尤其城市青年们,尤其二十多岁的城市小青年们,

  普遍传染上了“逆反病”。西方的病理学家们因为“艾滋病”而忧心忡忡的同时,

  中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则在因为“逆反病”的无药可医而摇首叹息。城市的小青

  年却觉得患上了这种病如同骑上了一辆摩托兜风,完全没有任何不适的病症感觉。

  既然患上了这种病是这样的神气,连中学生们也受到大大的诱惑。

  中学老师教导不用功的学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学生立刻

  回答——“我是老二”。

  那几天A 城的晚报内容挺活。有人慷慨陈词痛切吁请对小青年加qiáng思想教育,

  有人坚决反对往小青年的头脑中灌输传统观念;而在电视台为小青年们举办的恳

  谈会上,他们都说苦闷啊不被社会关怀啊不被重视啊不被理解啊寻找真诚啊真诚

  在哪里啊,仿佛早已被压抑得死不了活不成似的……

  那几天A 城的公检法机构正在准备开庭公审几桩要案大案。

  一九八六年,大骗子和改革者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同登社会舞台,在时代

  的紧锣密鼓中充分表演,文丑并茂。红脸的白脸的红白脸的白红脸的唱西皮唱散

  板唱二huáng流水,轮番亮相。好戏继场,高cháo不穷,情节跌宕。正剧、悲剧、喜剧、

  悲喜剧、闹剧、荒诞剧推陈出新,“中外结合”,洋洋大观,叹为观止。假改革

  者真经济犯有人包庇有人辩护有人拍胸顿足证明两袖清风查无实据;真改革者受

  诬蒙耻有人调查有人写匿名信上告有人揭发贪污受贿乱搞男女关系。黑的白的黑

  黑白白不黑不白之事有风有影无风无影捕风捉影捕不着风而能捉得着影。

  一九八六年,时代的风标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忽偏西南忽偏东北不停止地飞转。

  然而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却并不感到晕头转向,因为他们早已不去关注它了。

  城市在改革中体验着思考着忧患着亢奋着焦躁着踌躇着蹀躞着喜悦着烦恼着

  痛苦着忍耐着失败着鼓舞着夭折着诞生着……

  一九八六年,城市扯不断理还乱地较着股劲。

  一九八六年,似乎连中国人也搞不大清楚中国在向何处去究竟应该向何处去

  ?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到底将是个什么样子? 农民们终于又明白了还是“民以食为

  天”的。城市的老百姓们终于也明白了钱比任何主义都好。就都将主义方面的种

  种操心事儿一甩手丢给政治家们去争论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只有去当推

  磨的小鬼了!

  那个以五十元的价格兜售猫头鹰标本的小青年将自己归到在这座城市里推磨

  的小鬼儿一类,他是太需要钱了。如同潜水员需要氧气一样,他期望着发大财的

  幸运,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占小便宜的机会。

  他是一个工厂的二级工。还他妈的是一个亏损的工厂! 二级工的工资加上奖

  金还不够他一个人下三顿馆子的。“马无夜草不肥”他信。这是马的座右铭,如

  今也是一些人的座右铭。他想买一辆进口摩托,没钱;他想买高级组合音响,没

  钱;他想买配备变焦镜头长焦镜头的尼康照相机,没钱;他想买起码“四五o ”

  的录像机,没钱;他想一个星期至少携带漂亮的女伴到全市第一流的舞厅跳一次

  舞而后出入一次大饭店,没钱;他想找一位影视演员或者戏剧演员或者舞蹈演员

  ( 倘舞蹈演员最理想是跳芭蕾的) 顶次也应是一位报幕员当老婆,没钱;有了这

  样的老婆他还想有两个至三个情妇,情妇更需要有钱宠养着;有了这一切他还想

  有那么八九十来万存款,可他那取了存存了取已弄旧了弄脏了的存折上目前才只

  有三位数,打头的是个“3 ”……光一个“他妈的”概括得了这些么?!

  他痛恨这世道太不公平。

  他是怀着这种痛恨将那只猫头鹰宰了的。

  他是怀着这种痛恨来到自由市场这每天无数人花钱有数人赚钱的地方的。

  他怀着痛恨也怀着屈rǔ。

  3

  物以稀以贵。卖死猫头鹰的就他一个。自从这地方成为自由市场,他可谓

  “史无前例”。卖鸟的倒是大有人在。买鸟的人也不算少,就是没谁搭理他。看

  他的人挺多,看的不是他,看的是猫头鹰。他并没什么值得使人看上一眼的,那

  猫头鹰比他好看。但看的人也光是看看而已,边看就边从他身旁走过去了。这怪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80/37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