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城_梁晓声【完结】(173)

2019-03-10  作者|标签:梁晓声

  “文化大革命”在这两种权力之间遗留下种种“历史误会”。省市委领导者

  们相互积怨甚多。某几位市委领导者,时至今天,仍因在“文化大革命”中省委

  领导者们为了保自己“过关”,将他们当成棋盘上的车、马、pào,抛给了“革命

  群众”和“红卫兵”而耿耿于怀。某几位省委领导者,由于市委领导者们在“文

  化大革命”中将自己应负的“路线”责任推给他们,使他们成了“黑根子”被

  “打翻在地”,踏上过“千万只脚”而铭记“教训”。某些省市委领导者们之间

  的关系与其说是融洽莫如说是互相容忍。在许多方面,在许多事情上,“历史误

  会”继续造成今天的“误会”。姚市长作为一市之长,在种种历史和现实的“误

  会”中,既要维护市委领导权力的独立性,又必须时时事事审慎地考虑到某些省

  委领导同志的心理和情绪。他深知自己的执政责任,应是努力消除弥漫于两种权

  力之间的种种“误会”,无论如何不能再加剧“误会”。这使他在许多方面,在

  处理许多问题时,由一个有魄力的敢作敢为的人变成了一个思前顾后、优柔寡断

  的人。

  对“一中事件”,他便是如此。

  三十几名被拘捕的返城待业知青仍未获释。首先,市委领导者们就无法对这

  一问题统一态度。释放被拘捕的返城待业知青们? 释放也得对他们有个说法,对

  社会有个说法。什么样的说法才能被他们接受? 被社会接受? 被二十余万返城待

  业知青接受? 宣布他们无过? 那么谁之过? 那么他们将有权对公安机关提出抗议,

  要求公安机关面向社会对他们公开赔礼道歉,他们是绝不会放弃这一要求的。二

  十余万返城待业知青是他们的后盾。他们的家庭一天比一天更为他们感到愤愤不

  平。“师资培训班”的“内幕”早已不成其“内幕”,三百余万市民们愈来愈同

  情他们了。对“师资培训班”作过“批示”的某几位省委领导者正面临着巨大的

  社会压力。

  若由市委对社会宣布他们无过,无疑等于又一次将某几位省委领导者抛到了

  社会的谴责舆论的漩涡,同时也无疑等于向社会表明了市委对“一中事件”的双

  重态度——站在返城待业知青一边的态度和对省委的指责态度。结果是可以预料

  的——市委及他这位市长本人会因此而深得民心,并大大削减二十余万返城待业

  知青对他本人及对市委的对抗情绪。但省委的某几位领导者也就有理由认为市委

  公开“出卖”了他们,将二十余万返城待业知青的对抗情绪转移到了他们身上。

  必然造成省市委领导者之间新时期新问题面前的新“误会”。一百五十名内定的

  “师资培训班”录取名额中,有近半数是市委各级领导者们的子女。省委的某几

  位领导者在考虑如何更理想更妥善地安排gān部子女就业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将市

  委各级领导者们的子女排斥在外。一百五十名gān部子女中包括了他这位市长的女

  儿姚玉慧。而且他这位市长预先也知道“招考”

  的“内幕”。被“出卖”者将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市委及他这位市长对“一中

  事件”的态度是狡猾而可耻的! 他们如果恼羞成怒,“反戈一击”,那么前一天

  他可能被二十余万返城待业知青及普遍的市民们视为“包龙图”,第二天则必成

  为遭到社会舆论谴责最甚的“两面派”! 他在这座城市的领导威望将丧失殆尽!

  无论从个人的或者全局的得失来考虑,他本人及市委都不能够向社会,向二

  十余万返城待业知青,向三十几名被拘捕的返城待业知青和-f也们的家庭作出立

  场鲜明的表态! 使他思前顾后、优柔寡断的种种因素,也正是使其他几位市委领

  导者们对“一中事件”

  的态度不能统一起来的因素。

  何况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其他的几位市委领导者们,都并不认为因“一中事件”

  被拘捕的三十几名返城待业知青是完全无辜完全无过的。

  公安局长对“一中事件”的态度“立场鲜明”。

  “放了他们? 休想! 除非你们先罢了我的官,撤了我的职,开除我党籍! ”

  有一天晚上,六十二岁的、身为十级gān部的老局长往他家里打了一次电话,在电

  话里可着嗓子对他咆哮,是否bào跳如雷他不知道。

  老局长有他一套独特的、一贯的、以忠于职守为原则的思想逻辑。谁违犯了

  这座城市的治安条例,谁可能在这座城市引起骚乱,谁就应受到制裁! 他行使他

  的权力是不带任何人情味的! “文革”

  前如此,“文革”后更其如此。正因为他亲身经历了那场“史无前例”的大

  骚乱,今天他对引起任何骚乱的人愈加深恶痛绝! 消防队员扑灭火灾靠的是高压

  水龙,他对付骚乱靠的是他指挥下的刑警队。他官复原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大

  扩充了刑警队的编制,严格进行擒拿和格斗训练。他对他们的训词只有一句话—

  —“你们每个人在平息骚乱时都应具有以一当十的本领。”这句话成为他们的

  “座右铭”。不知为什么,许多“最高指示”他都忘记了,但毛主席说的那句话

  却连在梦里都忘不掉——“过七八年又来一次。”而且不知为什么竞有点相信。

  他妈的,又来一次的时候,全国又像“文革”一样大乱了,我也要靠我的刑警队

  在这座城市中控制住治安! 再来一次吧! 再来一次我他妈的才不会像上一次那么

  老老实实地弯腰低头接受批斗呢! 再来一次看看谁怕谁?!……他头脑中经常因为

  “过七八年又来一次”这句“伟大”的预言,而产生以上那一类天真的救世的想

  法。

  他认为他的刑警队紧急出动,在“一中事件”中拘捕了三十几名企图制造一

  场大骚乱的返城待业知青们并没有错。他认为倘若自己不采取这一果断的雷厉风

  行的“打击”,倒是大错特错了。二十余万当年的“红卫兵”,像二十余万散兵

  游勇似的大返城了,使这位老公安局长的心理上产生了一种似乎果然“又来一次”

  的先兆感应。“红卫兵”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如同第一次注she青霉素药针给小孩

  子留下的印象。他的右腿当年被一伙“红卫兵”们打断过,致使如今他常常“左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73/37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