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城_梁晓声【完结】(120)

2019-03-10  作者|标签:梁晓声

  “真倒霉,今天白来了,还耽误了看一场电影呢! ”

  “也不算白来,瞧瞧那些‘兵团服’们聚集在一起的种种表演,怪有意思的。”

  “哎,你怎么和那个戴眼镜的小书生眉来眼去的? ”

  “他扔给我一个纸条,上面写着要和我jiāo朋友! ”

  “考场上暗送秋波,你也làng漫到顶峰啦! 早就认识? ”

  “今天刚认识。我在那个纸条上写的是:你大概还没长出‘立世牙’吧? 谈

  情说爱你妈不打你……”

  “哈哈哈哈……”

  她们的手臂互相搂着对方肩膀,边走边笑,笑得开心极了……

  她还看到,当一名公安警察出现在一个教室门口时,有一个“兵团服”大声

  说:“欢迎警察叔叔前来保卫我们的考场! ”

  于是那个教室里的“兵团服”猛鼓其掌!

  同时有人从座位上站起,带头高呼口号:

  “欢迎欢迎! 热烈欢迎! ”

  又一个“兵团服”也从座位上站起,走到那名公安警察面前,揖了一个九十

  度的大躬,故意用一种温文尔雅的语调说:“向您唱个肥喏! 请进来,请入座。”

  那名公安警察冷冷地瞧着他,带着白手套的双手摆弄着警棍。

  “警察叔叔今天如果不是和我们一样来参加考试的,就该穿便衣呀! ”

  “你们来了多少? 没预先估计一下,你们一个要对付我们几个吗? ”

  “提醒您一句,我们可是受过军训,学过格斗的! ”

  公安警察的出现,使“兵团服”们产生了一种近乎“同仇敌忾”

  的心理和情绪。他们都面无惧色,相反,他们似乎更加亢奋了。他们因为上

  当受骗而欲大大发泄一番的意念,有了具体发泄的明确的目标。

  那个故作温文尔雅的“兵团服”掏出扁而皱的烟盒,取出一支弯曲了的烟敬

  给那名公安警察,一副点头哈腰的样子,用谄媚的语调说:“请赏脸吸一支? ‘

  迎chūn’牌的,大众档次,不至于玷污了您的嘴唇吧7 ”

  那名公安警察挥落了他的烟,喝道:“老实点! ”同时用警棍向他当胸捣去。

  他一把抓住警棍,并将它夺了过去,像公园里淘气的猴子从观看者过分大意

  伸入笼子的手腕上夺下了一只手表似的,饶有兴趣地欣赏起来,并问:“这是什

  么玩艺? 捶衣服用的,还是捣蒜汁用的? ”

  那名公安警察恼怒了,重新夺回“武器”,使出擒拿本领,将那个“兵团服”

  重重地摔倒在地。那个“兵团服”的头砰的一声磕在讲台角上,双手抱头半天没

  爬起来。

  一个声音高叫:“敢打我‘兵团战友’者,绝无好下场! ”

  紧接着另一个声音也高叫:“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他妈的,让那小子低头认罪! ”

  于是所有的男“兵团服”们纷纷离开座位,扑向那名公安警察,将他bī到了

  墙角,一顿拳脚相加。

  女“兵团服”们则一齐上前劝阻,叫嚷着,呼吁着:

  “别打他,别打他! ……”

  “正义在我们一边,要和他们讲道理! ”

  那名公安警察一边挥舞警棍进行被迫自卫,一边chuī响了警哨……

  冲突就这样开始了,这样发生了。

  而另一个教室里,正传出一个女“兵团服”慷慨激昂的演说:“如果历史像

  台历一样可以随手重翻,如果现在不是八十年代而是六十年代,如果这里不是什

  么‘师资培训班’的考场而是高考考场,我们之中将会有多少人已从北大毕业,

  已从清华毕业,已从复旦、南开、航空学院、军事工程学院这一类全国一流的大

  学毕业了? 我们之中又将会有多少人已经成为硕士、博士、研究员、工程师! 可

  是在我们失掉了人生这一切进取机会的今天,在这名日考场的地方,欺骗却仍在

  进行! 我们已经天真地虔诚地奉陪张铁生之流演过同样主题的戏剧了! 今天我们

  罢演了! 导演在哪里? 编剧在哪里? 请他们出来吧! 让他们亲手为我们卸妆! 我

  们的脸并不是什么低劣的戏剧油彩都可以任人往上乱涂乱抹的! ……”

  2

  “我们呐? 我们六九届真正上过几天学? 我们真正学到过什么文化知识? 现

  在却来考我们根本没学过的课程! 我们不要t 知识青年‘这个称呼! 把这个称呼

  扔到历史的公共厕所里去吧! ……”

  一个男“兵团服”激昂慷慨的大声疾呼打断了那个女“兵团服”

  滔滔演说的慷慨激昂……

  这一切浮现在眼前的情形和回dàng在耳畔的声音,并没有使晚报女记者头脑中

  重叠着的那一层层思想混乱jiāo织。相反,像bào雨前翻涌的雷云,更能显示出天空

  的本质。她不是只会摆弄线团的小猫。在她这一行中,她起码是一个熟练的抽丝

  女工。她的经历教会了她怎样思考,她的职业引导她怎样分析。

  握在她手中那支被时代所淘汰的钢笔,在标题下写出了第一行字:

  历史与现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引用这句名言作为她这篇“纪实”的首语,她自认为含意是深刻的,对写好

  这篇“纪实”有了更大的信心。思想的闸门一经提起,笔下的词句源源流淌。

  为了突出那句名言,她另起一行继续写:

  所谓返城待业知青大闹考场事件,昨天和今天在全市引起了……

  她停笔思考起来:广泛、充分、严峻、不容置疑、令人震惊……

  许多词在她头脑里闪现,都令她觉得不够准确,都被她一一用冷静的思考从

  头脑里抹去了。

  最后她选择了“种种”两个抽象而具有囊括性的字。对! 种种!

  她接着写:

  引起了种种关注和震动。有人说,这一事件证明,当年“红卫兵”的遗风,

  还没有从一代人身上肃清! 促使笔者写此篇“纪实”的职业责任之一,正是要从

  道义上驳斥此类说法。一个人不能两次涉过同一条河。因为当你第E-次涉过一条

  河时,第一次没你双腿的河水早已流向远方。一条河永远是它本身,也从来都不

  是它本身……

  她越写越快:

  一代人也不会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第二次扮演同一类角色。

  因为当他们第二次登台时,历史这位编剧早已把他们第一次扮演过的角色取

  消了。社会的舞台永远是它本身,也从来都不是它本身。昨天,出现在一中考场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20/37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