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终结_易中天 【完结】(50)

2019-03-10  作者|标签:易中天

  其次是财富的增长。这又包括两个方面,即国家财富和民间财富。民间财富的增长,在理论上说应该是好事,其实不然。因为民间财富的增长并不是同步的,均等的。有的人增加了,有的人没有;有的人增加得快,有的人慢。这就会拉开贫富差距,那些先富起来的人就会去买田买地,并由少量购买发展到大面积兼并。我们知道,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本来就会日趋紧张;而兼并一旦开始,就必定会是一个滚雪球似的过程。结果自然是两极分化。少数兼并了大量土地,因而也获得了大量田租的贵族地主、官僚地主和平民地主,成为王朝无法控制的豪qiáng,而那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则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卖身为奴,成为佃户、雇农、奴啤;要么落草为寇,成为流民、盗贼、土匪。无论哪一种,王朝都控制不了。

  国家财富增加了就更不好,因为它更没有出路。朝廷总不能用这笔钱来购买土地吧?也只有两种用途:一是穷奢极欲,这只能导致腐败;二是侵略扩张,这只能导致战争。腐败和战争,都是导致王朝覆灭的原因之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朝亦然。

  何况人口和财富的剧增,会使一个王朝从适中状态迅速发展成超级大帝国,其结果必然是官僚机构庞大臃肿,中枢机关指挥失灵,地方势力尾大不掉,一有突发事件便顾此失彼。这是所有超级大帝国共同的问题,正所谓"大有大的难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帝国也好,王朝也好,积弱固然必至瓦解,积qiáng也同样会至于崩溃,而且盛极之后,必是衰亡。道理很简单:过速的燃烧只能导致提前的熄灭,而只有退回到类似于秦朝末年的那种低水平状态,帝国制度才能重新找回自己存在的依据。

  于是动乱就成了必然甚至必须。诚然,一顶顶王冠落地并不足惜,一个个王朝覆灭也不足惜,但千百万百姓无辜被杀呢?千百座城池无端被毁呢?千百年创造的物质文明和jīng神文明灰飞烟灭呢?更何况我们民族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竟只是为了维持帝国制度的生命,而且其直接原因,又竟然是人口和财富太多!这才真是悲莫大焉!

  那么,过剩的人口和财富当真就没有出路吗?

  当然有。而且严格地说,人口和财富也并不过剩。因为我们还有许多事情可做,许多事情要做,比如发展教育,发展科学,发展工商业。但帝国对此要么不感兴趣,要么心存忌恨。结果,体力劳动者基本上只有农业生产一条路,一旦地少人多,就危机四伏;脑力劳动者则基本上只有读书做官一条路,一旦僧多粥少,便弊端丛生。

  帝国对科学和工商业持敌视、仇视、蔑视态度并不足为奇,但王朝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变法不能成功即其中之一。比如在王安石的时代,如果有多家可以竞争的商业银行来进行贷款,又有独立司法的民事法庭来解决经济纠纷,朝廷不过进行宏观控制(比如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二分),则青苗法的实施就绝不会是当时那种情况。

  但这完全不可能。因为多家竞争的商业银行和独立司法的民事法庭,都只能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农业帝国是闻所未闻的,也是不可想象的。甚至于,帝国还根本不能允许相互竞争的商业银行和独立司法的民事法庭存在。钱财由银行支配,则置户部、藩司于何地?司法可以独立,则置刑部、臬司于何地?老百姓都独立自主了,爱贷款就货款,不爱贷款就不贷款,什么都按经济规律办,不按道德和王法办,则置皇上、朝廷gān何地?

  的确,对于只身一人君临天下的帝王来说,效忠远比效率重要,守住祖宗家业也远比发展民生事业重要。人口富余没有关系,有作为的君王可以用来侵略扩张;财产富余也没有关系,无作为的君王可以任由官员贪污挥霍。这些钱财,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简直就匪夷所思,用于发展工商业则万万不可。帝国制度的合理性,是以普遍的贫穷落后为前提的。如果普遍富裕起来,将置帝国于何地?

  这就是帝国的逻辑了。也就是说,它宁肯普遍贫穷落后,也不愿意发展国计民生,更不愿意发展工商业。当然,不会有人说国计民生不重要,工商业也一直存在并发展着。事实上,每个王朝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它的工商业发达的时期。汉、唐、宋、明,皆如此。西汉末年,长安、洛阳、郑州、南阳、邯郸、成都、临淄,都是商业繁荣的大都市,明代则有商业大城市三十三个。与之相对应,则是非农业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工商业从业人员的队伍庞大。东汉王符说,洛阳地区的守本工商是农民的十倍,离本工商则又是守本工商的十倍(《 潜夫论》 );而据日本学者桑原先生考证,唐代末年仅被huáng巢杀死的外商就多达十二万人。至于贸易额,自然也很可观。比如北宋神宗时期国内贸易总额就达三亿两千万贯,岂能说不繁荣?

  但这又怎么样呢?这只能说明王朝的末日很快就要来到了。因为帝国制度没有也不可能提供一种新的框架,来容纳这种发达的城市经济,更不用说培育和扶植了。何况这些工商业制造销售的,也主要是一些"yín侈之物",除了满足少数富贵人家的穷奢极欲,也实在谈不上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因此这只是一种"病态繁荣"。它既不能孕育和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请参看顾准先生的有关论述),也不能使帝国制度变得完善,反倒只能加速王朝的灭亡。也因此,当一个新的王朝取代旧的王朝时,它一定会将这"病态繁荣"一并消灭,重新回到"重农抑商"的轨道上来。当然,等着它的,又将是下一轮的"病态繁荣",以及下一轮的"改朝换代"。

  除此以外,帝国还能有什么别的出路呢?

  第六章 共和之路 一 歌未竟,东方白

  靠着改朝换代(王朝更替)和不断输血(外族入侵),帝国制度风雨兼程走到了20 世纪初,并在这时结果了自己。这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因为帝国并没有从内部产生颠覆它的力量,它也不认为自己的路已经走完。按照过去的经验,它完全可以通过自身修复的功能来延续生命,却被一下断送了前程,正所谓"歌未竟,东方白"。

  的确,清原本是不该亡的。

  在中华帝国史上诸王朝中,清的疆域最大,人口最多。汉时的西域,唐时的吐蕃,内外蒙古和台湾,全都被它纳入版图,远远超过自秦开始,汉、唐、宋、明因之的"传统疆域"。清的人口也超过历朝历代。据统计,秦代人口不过两千万,汉最多六千万,晋一千六百多万,唐四五千万,北宋四千六百万,元末五千余万,明末六千余万,清的人口则至少上亿。所谓"四万万五千万同胞", 当有不少是大清帝国留给中华民国的"人力资源"或"人口遗产"。

  清的军事力量也很qiáng大(仅次于元)。大清帝国与列qiáng战争的失利,常常使人们误以为它不堪一击。其实,在传统战争范围内,它是战果辉煌的。我们不妨将其与bào秦、qiáng汉和盛唐作一个比较。秦的军事力量是很qiáng的。秦始皇"南取百粤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 过秦论》 )。结果怎么样呢?"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 阿房宫赋》 )汉的军事力量也是很qiáng的。汉武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铁马金戈,所向披靡。"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在汉帝国那里不是理想,而是现实。结果怎么样呢?一个huáng巾起义,就使它焦头烂额;一个董卓之乱,就让它命若游丝。然而大清帝国即便在遭受重创、国势衰微之际,仍尚能平定新疆,收复伊犁,镇压太平天国。至于前期平三藩、收台湾、对付教门会党,更是攻无不克。清王朝并不是"纸老虎"。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0/6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