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方略_[美]戴尔·卡耐基【完结】(81)

2019-03-10  作者|标签:[美]戴尔·卡耐基

  譬如,通过高考,或是就读名牌大学等等。为了达成中期目标,每天所应作 的努力,就是近期目标。

  2.近期目标应设定在比自己实力高一点点的水平 设定目标最重要的是近期目标。以眼前的事情为例,就是每天读书几小时?多久读完一科,如果把近期目标设定在不需要什么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则成绩必定无法进步。

  譬如,如果每天读书 2 小时,那么应该把标准定在二个半小时。把目标 设定在比自己实力高一点点的水平上,是很重要的。因为,目标就像是qiáng劲的引力,可以将努力的人提高到高一点的层次。如果把目标定在低层次上, 则原先可以向上的也无法提高层次。

  不过,虽说如此,目标如果高到不可能实现也是不行。每天读书 2 小时 的人,如果一下子要增为 10 小时,实际上是不太可能。人是现实的动物,如果努力的成果浮现在眼前,人类就会更加努力;如果一直没有成果,努力根 本无法持续。

  3.如果心中怀有大志,再单调的工作也不觉得无聊 不过,目标如果太过于细分、简单,也是不行的。因为,有时会令人觉得无聊。 譬如,有时会怀疑,每天翻阅刑法,究竟是为了什么?

  人类无法持续无意义的努力。据说以前有一种刑罚,就是命令囚犯挖dòng, 然后埋起来。再在同一个地方挖dòng,然后再埋起来。如此反复不停,就算意志再坚定的人也会受不了。

  如果没有任何目的地重复着无聊的事情,则无论是谁,都无法持续努力 下去。工作也好、读书也好,自己应该知道目前所做的事情在自己的人生目标占有什么位置?具有什么意义?如果清楚每一件事情的意义,就算再无聊 的工作,一样是gān劲十足,效率百倍。譬如,很普通的砌砖工作,从表面看起来,似乎又辛苦又无聊。然而,如果知道这项工作是为了建造一间不朽的 大教堂,不但gān劲十足,同时充满了喜悦,工作效率也因此提高。

  目标固然应该细分,但有时太过琐碎,反而会忽略了大目标。如此一来,自己会觉得为目标努力很不值得,忍耐更失去意义。所以,自己应该时时提 醒自己,自己的远大目标、一生目标是什么?

  活页式笔记本与笔记法有一个广告词,“??虽然只是薄薄的一片??”的确,轻、薄、短、 小似乎是目前的流行。不过,如果是记事本,太过袖珍可不合需要。

  使用大型活页式笔记本,一天记一页,记录当天没做完,或是明天一定 要完成的事情。至于什么时候写?倒也不一定。有时候在回家的车上,有时是就寝前。如果隔天上班途中又想到一些遗漏事项,还会顺便加注进去。像 这样把该做的事情一一列举出来,每天往往要写上满满的一页。至于纸张用完的时候,因为是活页式,补给容易。

  如此一来,每天只要照着记事本做事就可以了。至于工作先后,倒不必 拘泥记事本上的顺序。一件事完成之后,就用红笔划掉。还没完成的,也注 明进行到什么程度。

  一般人写企划案的时候,大概都是先搜集资料,在脑子里经过一番整理 之后才动笔。然而,这种方式是不是太花时间了?构思时间是不是太长了一点?更何况,人脑非电脑,不一定能够把所有资料都归纳整理得很完善,如 此一来,往往写到一半写不下去,又得重新构思,làng费了很多时间。

  如果采用一套活页式笔记法。首先,把资料的重点及个人的想法,记在 单面活页纸上,然后归档。这时,不必考虑顺序的问题。等到搜集得差不多了,再逐页研究,标上对照式编号,更换调动。如此一来,渐渐就会有一个 雏形,再加以修饰,一份企划案就大功告成了。

  此外,如果设计一本“新方案”的档案夹,收集平常自己的一些灵感, 其他公司的情报,或是一些五花八门的马路消息等等,将来提企划案可能会更方便。或者,有空时候翻一翻,往往也会得到一些很好的构想。

  收集情报其实并不难,也不必什么专门学问。应该平常就扩大自己的接 触面,留意周围事物,如此一来,就会有很好的结果。剩下的,只是敏感度的问题了。一些与目前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只要觉得可能用得上,则 不论笔记或是复印,都应该把它纳入自己的档案。由“点”累积成“线”最后一个构想便能立体成形了。

  曾听一位记者说过,有时在闲聊当中,会不经意听到一些消息,这种情 形多半发生在喝醉的时候,所谓酒后吐真言。问题是,如果不立刻记下来,隔天酒醒了,事情也忘却了。所以,往往借着上厕所,偷偷地把消息记录下 来。

  选定合适的作息时间有些人习惯早睡早起,有些人适合晚上工作。有人认为,晚睡晚起最大 的好处是因为这样可以把上下班时间和尖峰时间错开,较不làng费时间。上下班时间如果不能把握,实在太可惜了。假设来回需要两小时,如果是一个一 星期上五天班的上班族,一年就要花 400 多个小时在jiāo通车上面。如果能把 这400 多个小时运用在读书或是工作方面,效果将会是很惊人的。

  早睡早起或是晚睡晚起,都是个人的习惯问题。如果撇开个人因素不谈, 则早起的鸟儿好?还是夜猫子好?很难断言。人都有最适合他的作息时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最习惯的作息时间,拟定工作计划表,如此一来,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如果能够大清早上班,再加上自己习惯早起,则 6 点上班也是 不错。

  事实上,有些人他每天早上 6 点到公司上班。而且他有点看不起同事加 班到深夜 1、2 点,每天下午 4 点多,他就下班了。因为只有在 4 点以前这段时间,才是他头脑最清楚、效率最高的时候。

  把握脑筋最清楚的时候有人说,人脑筋最清楚的时间是早上 10 点到下午 3 点。如果工作时间能 够安排,最重要的工作应该留在这段时间处理。不过,有人怀疑,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适用这个理论?也许有的人jīng神最好的时间是中午 12 点到晚上 6 点,也许有的是晚上 6 点到深夜 2 点也说不定。所谓“10 点到 3点”的说法, 可能是从学生、上班族的作息时间推演而来的吧!

  的确,在一天之中,人有头脑最灵活的时段,也有不太灵活的时候。但 并不是所有人都固定几点到几点。重要的是,找出自己头脑最清楚的时候。

  把握了这个,再订定生活作息表,才是正确的。

  譬如,在头脑不太清晰的时段,可以打打电话,作点简单的工作,或是 看报纸打发过去。如果是jīng神最好的时段,就要全力处理重要的事情。同时,绝不让人打扰。谁都差不多,每天早上睁开双眼,即使迷迷糊糊的,过个几 十分钟,头脑就很清楚了。在头脑清楚之前,可以洗洗脸、看看报纸,等到头脑清醒了,就要好好珍惜自己效率最好的时间了。

  不要打乱生活习惯常听人说,碰到大考的时候,如果想早一点起chuáng,前一天早上就要早点 起来。因为前一天早点起chuáng,到了晚上自然很早就会想睡觉,如此一来,自然可以早点起chuáng参加大考,同时睡眠也不会不足。不过,虽说如此,还是觉 得这个方法不太好。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1/20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