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方略_[美]戴尔·卡耐基【完结】(35)

2019-03-10  作者|标签:[美]戴尔·卡耐基

  和部下之间的“面谈”,是最有效的意志传达方法之一。送出信息者必 须注意部下对其所说的话之反应。若用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则须一面回答部下的问题,一面观察他到底听进多少,借此可促进意志传达的循环系统。

  以这种方式来传达信息,则不仅当场会有反应,且可更明确地传达最初 的信息。另外可用声调来加qiáng或表现出诚意,若以文书方式就无法做到。身体或脸上的表情,对传达意思有很大的帮助。

  送出信息者若在传送信息时仔细观察对方,则其对信息的反应——不仅是语言,连他的所有态度——都可以确立。另外也可了解其敌意、不满、非 真心的承诺等,反之亦可以看出其热忱、高昂的士气、毫无怨言的承诺等。

  非正式的意志传达到目前为止仅讨论正式的意志传达,但在大组织中不可忽视非正式的意 志传达,这就是背后的议论或谣言。

  有些流言或许含有几分真实性,但通常都是完全凭空捏造,而不断地流 传于组织内。管理者须经常注意那些谣言,必要时要向其挑战,举出证据来 加以平息。

  谣言四起,恐怕会给公司带来极大的损失。到处流传着公司的财务状况 恶化,或计划将关闭工厂等谣言时,会使公司陷入危机中。管理者将调职,或部分人事政策将变更的谣言,可能导致某些人提出辞呈或抗议,或向政府 机关提出。

  经营者或管理者应该留意流传于公司内的谣言,不可完全置之不理,必 须澄清谣言真相(即使是谣言,或许也含有几分真实性)。若是全无根据的谣言,则须立刻向有关人员传达、纠正。

  “谣言”是种将真假情报掺杂而散播于组织内之非正式的意志传达管 道,其流传速度极快,会自然地发生且变化无穷。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其踪迹,且能获得极高的信用。

  有人认为,经营者为利用这种“谣言”,作为补助并qiáng化公式化的意志 传达方式。他们经常利用“谣言”悬挂于“广告气球”,来确认作业员对正在检讨的方案有什么反应。若将准备用正式的意志传达方式传出的情报,事 先广为流传,则经营者不仅可以调整对反对的对策,且可获知许多反应。

  给予命令或指示意志传达最共通的一点,即给予命令或指示。身为管理者,会不断的面 临给人指示的机会。紧急的命令通常以口头传达,长期性的命令或详细的指示则以文书传达。有关利用文书传达命令的方式,稍后再谈。

  命令 命令最好用于紧急事件或须特别注意的事项。下命令时应以沉 稳、慎重的态度,必要时以极小声下命令。必须避免乱吼乱叫,因为这样下命令,很难叫人听得进去。

  拜托 拜托就是要求他人帮忙,这比下命令更客气一些。要拜托时,必 须考虑要拜托谁最为恰当而加以选择。看起来像会拒绝的部下会使人无可奈何。与其命令她“打这封信!”倒不如说:“克拉克小姐,请帮我打这封信 好吗?”来得有效。

  暗示 暗示会启发作业员的责任感,故适用于责任感qiáng烈者的身上,同 时可以暗地告诉他战术配合或集团的利益。“这封信极为重要,若你今晚帮我写好,会有极大的帮助!”若你如此地告诉秘书,他就会将其视为自己的 责任而去做。暗示具有发挥能力和判断力的效果。

  推销看法 尽可能地说清理由,若对方能了解拜托或暗示之后的意义, 会更积极的有所回应。并非命令对方工作,而是使其对工作产生兴趣。“比尔,刚刚提到的股票期限至星期五上午为止,但是可否请你在星期五之前先 完成一部分好吗?”

  协力 管理者在组织构造中,不仅需要上司也需要部下的协力合作。但事实上有许多管理者却只迎合上司,而忽略部下。这种管理者会丧失部下的 信赖,破坏团体的默契。真正的管理者不会轻视部下,也不会逢迎上司——必须信赖部下,以“同伴”的jīng神来维持团体的默契。

  另外,也须以同样的态度,来获得同一阶层管理者的协力合作。若无法 得到同僚的协力,将无法充分地传达意志,则团体默契会崩溃,想法或命令亦无法正确地传达,且会遭到阻碍,事情就会愈来愈令人头痛。在向其他的 管理者传达情报或命令时,绝对不可忘记他们不是部下,故不可qiáng制执行。

  有才能的管理者会向他们“推销”自己的想法,以促进协力合作。

  以下是美国经营者协会所提出的一连串指标,即良好的口头式意志传达 技术。

  下命令常犯的错误和注意的问题

  (1)所言不明确,所用的词句无法充分地传达真意。

  (2)以支离破碎或随随便便的方式来下命令。(指示必须有条不紊。)

  (3)纵然遇到不常见的事例时,也坚信部下能明了该如何应付较好。

  <下命令时不可忘记的建议>(1)应该让对方完全弄懂应尽的职务。

  (2)分配工作给适合者。从工作人员中选择对该职务特别有能力的人,或 特别熟练的人,并告诉他,他是做得最好的人。

  (3)所下之命令必须明确、易懂。

  (4)勿认为命令已被了解,必须弄清部下是否真的明白。必要时请对方重 述一遍命令。

  (5)下达有体面的命令,不可话中带有讽刺。

  (6)必要时将理由加以说明,这对于确认问题极有帮助。

  (7)不可同时下太多的命令,命令过多则易搞混。

  (8)对有能力的部下不用说得太琐碎,也不可轻视他。

  (9)给予适当的时间去办事。

  (10)通过适当的管道下命令。命令部下办事时,不可忽视或轻视其直属 上司。必须让部下认清其直属上司所赋予的责任,及拥有相当程度的权限。

  不可破坏这种机能上的程序,即权限的系列。若不通过其直属上司这个程序, 而直接地向集团或集团的人员下命令,将会破坏集团及其上司间的和谐气 氛。

  (11)请充分、详细地说明命令,但不可因过于详细而引起混乱。该工作 较困难、特殊、极少发生、或分派给未熟练者去办,或必须告知标准的程序时,必须极为详细地说明命令。

  (12)命令必须坚持到最后为止,最好在一段时间之后重新予以检讨。确 认部下是否真正了解,以及其工作态度如何。

  以文书传达命令有很多场合用文书方式传达指示或命令,要比用口头方式更具效果。尤 其对于由详细的情报所组成的指示,或以散居各地的大众为对象之复杂的情况下,特别具有效果。

  也可以将我们曾经讨论的计划化手段的标准营运程序(SOP),应用于对 进行该事项的部下的正规指示。这也是实际训练新进人员的有效方法。若详细地写下,就可随时查看,必要时也可随时当作参考。 不管用文书或口头传达指示时,都必须遵守四 C 原则:完全(Complete)、明确(Clear)、简洁(Concise)、施行可能性(Capableof Fulfillment)。

  命令若不完全,则无法具备所有必要的情报。若很明确,即不会招致误解。为求明确必须用词正确(不论是技术上或意义上),以及良好的文章结 构。命令函送出前,必须反复读几遍,直至确定不会招致误解或没有语焉不详的句子为止。所谓简洁,不仅要排除不必要的项目或无关紧要的事情,且 要提高明确度、产生命令、令人易服从命令。最后的“C”,即施行可能性,极其重要。若不信任接受命令者能够完全地实行命令,就无法使其发挥实力。 给予部下能够发挥其才能的工作,不管有多少困难,他都会全心全力地去完成。相反地,若给予难以处理的工作时,他根本不会认真去做就放弃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5/20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