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打双灯_冯骥才【完结】(3)

2019-03-10  作者|标签:冯骥才

  就这时候,空中一声“啪!”清脆至极,像是清晨车把式将那带露水的鞭子,在凉冽的空气里麻利地一抖。

  牛宝没弄明白这声音打哪儿来,跟着就听这鞭子在半空中“啪啪”抽打起来,愈打愈紧愈密,声音毫不粘连,每一响都异常清晰、gān脆、刚烈,上下左右,响在何处都一清二楚。牛宝这才瞅见,原来是圆头小子把他那挂小钢鞭点响了。奇了!他这鞭怎么声声都像是钻到耳朵里炸,直要把耳膜炸裂?这炸声还把三挂大查鞭的响声从耳朵里赶了出来,赶到外边,变得像拍打棉袄或chuī破猪尿泡的那种闷响,完全成了圆头小子那小钢鞭的陪衬了。真奇了!他豆芽菜似的小鞭,哪来如此大的炸劲儿?当两人竿子上的鞭pào全放净,对面站着,牛宝瞪大眼发傻,圆头小子指指地面,牛宝一瞅更是惊讶。圆头小子身周一片炸得粉粉碎的鞭pào屑儿,像是箩过,细如粉末,足见炸药的劲力;自己四周却有许多爆竹根本没炸开,到处是烧净了火药黑糊糊的纸筒子,围观的人给他起哄,喝倒彩,这算栽到家了。他抬头硬叫自己向歪脖柳树下边望去,那女人也在嘿嘿笑话他。这笑比任何人嘲弄挖苦都叫他难堪,他要是土行孙,当即就扎进地里。羞恼之下,把竹竿子一扔,朝圆头小子说:

  “十八号大集,咱再到这儿见。!”

  “gān啥等到十八,”圆头小子神气活现地说,“你要不服。带着好货去独流镇找俺们、那儿后天就是集!”

  周围一片叫好,此地人就喜欢这种带劲的话。

  二

  转过两天,牛宝在独流镇的pào市上拉开阵势。

  独流镇的pào市与静海县城不同。十来亩平平坦坦一块场子,四外围着泥坯垒的一道墙,多处坍塌,任人跨出跨进;地上光秃秃,只是戳着高高矮矮许多拴牲口用的木桩,平时这是买卖牲口的地界儿。可一人腊月,卖花pào的渐渐挤进来,鞭pào一响,牲口吓走了,自然而然改做临时的pào市。

  今儿牛宝好jīng神。一身崭新的棉袄棉裤,乌鞋净袜,脑袋一早洗过,此刻太阳一照,墨黑油亮。卖pào的人从没有这般打扮,烟熏火燎,鞭炸pào崩,衣衫多是旧破与糊dòng。牛宝平时最不爱穿新衣,这样一身全新,架架楞楞,生生板板,像是相亲来的。他身边站着一个苍白消瘦的小子,带着病相,一双小眼倒是亮亮闪闪,十二分的jīng神。这人是他堂弟,名唤窦哥,专门折腾花pào的小贩:昨天牛宝请他买来一批上好鞭pào。窦哥既钻钱眼,也讲义气,买卖道上很有情面,这批鞭pào是他打沿儿庄“万家雷。’家里买出来的。这“万家雷”不单名满静海,还在天津卫宫前大街和北平的厂甸设pào摊,挂字号,有几分名气。人说“万家雷”能开山打dòng,装进大pào膛里当pào弹使。

  牛宝连夜把鞭pào上凡有“万家雷”的戳记都扯下来,换上红纸,临时使块杜梨木刻条大鲤鱼盖上去。自打静海造pào千八百年来,还没见过这字号。转天满满装一小车,运到集上,车上车下摆得漂漂亮亮;大挂的万头雷子鞭,一包三尺多高,立在车上,像半扇猪,极是气派。牛宝和窦哥各拿_根大竹竿,足足两丈长,左右一站,好比守阵门的两员武将。

  对面是圆头小子,手握长竿,挑一挂红纸大鞭,横刀立马站在前头。后边是装满鞭pào的驴车,那女人面雕泥塑般坐在车上。车前,除去那年龄小的小子,还多出一个黑瘦瘦的男子。他们腰上全扎一条避邪用的红布腰带。pào市上的人看这阵势,知道要比pào,都围了上来。

  窦哥一瞅对方,眼珠惊得差点没掉在地上,扭脸对牛宝低声说:

  “牛宝哥,你咋跟他们斗上气儿了?人家是文安县蔡家啊!在天津卫‘蔡家鞭’和‘万家雷’齐名,前二年蔡家老大给火药炸死,蔡家人不大往咱静海这边来了,‘蔡家鞭’也见不着了。哎,你瞧,坐在车上那俊俏人就是蔡家大媳妇,名叫chūn枝,方圆百里,打灯笼也难找着这么俊的人儿!可惜守了寡!这圆脑袋小子是蔡三,靠车站着的是蔡家老二和老四,都是放pào的好手。咱的pào再好,也放不过人家,更别说人家‘蔡家鞭’了!”

  牛宝听了,脑袋里只多了chūn枝,根本没有“蔡家鞭”,还要多问,可不容他说话,圆头圆脑的蔡三已经将竹竿子使劲划起圈儿来,直把拴在竿尖上的那挂鞭甩成一条直线,在空中呜呜响。卖鞭的人都这么做,显示自己编pào使的麻绳结实不断。跟着,蔡三又变了手法,耍起花活,叫手中的竿子转起来,半圈紧,半圈松,一紧一松,有张有弛,那鞭就忽弯忽直,忽刚忽柔,蛇舞龙飞,十分好看,还没点pào,就引得人们叫好:随后,竹竿往地上“噔”地一戳,鞭pào垂下来,点着就炸,声音比上次那小钢鞭响几倍,震得周围一些拉车的牲口慌慌挪动身子和腿,受不住?要跑。

  牛宝挑起一挂雷子鞭也点响,“万家雷”名不虚传,个个爆竹都像炸雷,带着一股烈性与豪气,只比蔡家的大鞭qiáng,决不比蔡家弱,也招来一阵喝好。

  两边就紧紧较上劲儿。

  只见蔡三往右边一闪,小小蔡四从车子那儿走来,手提一挂巨型大鞭,每只都有huáng瓜一般粗,总共十二只,像是提着一串长茄子,引得人们喊怪叫奇。蔡四身小,虽然斜向上举,最下边的一只大鞭依然嚓嚓蹭地。牛宝头次瞧见这般大的鞭。窦哥告诉他:“这叫‘一步一响’,走一步,炸一个,这是‘蔡家鞭’的看家货。已经多年见不到,你一听就知道了。”他掏钱给了身边一个熟人,嘀咕些话,然后对牛宝说,“我叫人去买他几挂,有几挂这鞭当幌子,今年多赚一倍钱。”

  蔡四走到场子中央,蔡三帮他点着药信子,大鞭炸开,响声像打pào,震得看热闹的人不单堵耳朵,还闭眼。小小蔡四却毫不为之所动,pào炸身边,浓烟蔽体,他却像提着笼子遛鸟,从容又清闲!叫人佩服蔡家人鞭pào这行真有功底。

  蔡四稳稳当当走了十二步。一停,手里的大鞭刚好放完。一时不少人拥上来,争买大鞭。窦哥扬手大叫:“别急,还有更好的家伙哪!”他从车上抱下来一个天下少见的大雷子pào,立在地上,一尺多高。快要齐到膝盖,小胳膊粗,药信子像根麻绳,大红纸筒,上边盖的戳记是条墨线大鱼。

  “娘哟!这不是炸城池子用的吧!”有人惊叫道。

  “你瞧pào上那条鱼,挺像是牛宝的缸鱼,哎,那壮小子是牛宝吧,他咋改行卖起pào来了?”人们议论着。

  chūn枝在车上,仍旧像娘娘庙里的泥像,端坐不动,只是眼睫毛偶尔惊颤一下,那是听到人们议论时的反应,这反应却不为任何人发现。

  牛宝拿香点着大雷子pào,轰地炸开,烟腾火起,声如天塌地陷,近前的人溅了一身huáng土,没人叫,都呆了,像是出了大事。连牛宝都发懵,一时竟不知发生什么意外。面皮生疼,是大pào炸开气làng拍打的。惟有蔡家人眼皮眨也没眨,但这一炸,却使chūn枝对眼前的事全然明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