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玄亮同人)白帝春深+番外 作者:艾草【完结】(60)

2019-06-13  作者|标签:艾草

于是诸葛亮归坐,抚弦奏出气魄恢宏的散音前奏后,他凝望着他的君王,和琴而歌,歌声慷慨激越: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待诸葛亮唱过一遍,刘备亦击节而歌,尽管他的歌声不复从前洪亮高亢,而是苍老颤抖。那依旧是高帝子孙之歌。

大汉建国之初,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亲自出征,并很快击败了英布,在得胜还军途中,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他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至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首自己即兴而作的《大风歌》,慷慨起舞,伤怀泣下。席间一百二十人歌唱助兴,后刘邦击筑伴奏,气氛极为热烈。

高皇帝此歌只有三句,凝练简短,却是荡气回肠,传唱四百载。每一句都令人回味无穷。曾有多少三军将士于胜仗后饮宴欢腾而唱此歌。又有多少忠臣义士于国家危难之时,闻此歌而泪下。

大风起兮云飞扬…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

当时年轻的诸葛亮告诉他,天下虽乱,将军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主公,你将威加海内。归于故都。各路诸侯将臣服于大汉天子的威德之下。诚如圣人所言,仁者无敌。主公之威望信义所向披糜,天下无人能匹敌。正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他们在等一个局面,等天下有变。刘备也将成为下一个高皇帝。

后来,无论是当阳长坂,或者失荆州之后,诸葛亮都没有改变过这样的看法。

然而他们等到的是盟友的叛变。

天命也,运数也,将如之奈何?

然对于两位英雄来说,没有所谓山穷水尽。明良千古的君臣,誓要把高山流水之歌,唱到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

所以刘备毅然以一国重任相托,以北伐大愿相嘱。诸葛亮亦坚定接下这天下重担。

从此以后,孔明,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是朕对你的期望。

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宏愿,到底是自己给他的,还是孔明本来就有的愿望?那都已经不重要了。何必要分得太清呢?对于大汉这个国家的眷恋,对于仁义的坚定信念,对于河海晏清,歌舞升平的渴望,早已融入骨血。从一开始,便深植他们心中,让他们走到了一处。哪里是谁可以强加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刘备若有能一统天下之日,绝无此忧。诸葛亮治国有方,关张等将军足镇一方,他从不怀疑自己的臣下。他清楚他们的x_ing情志向,相知至深,以诚相待。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r_ou_之情。

只是上天为何不让这样的君臣携手,同看太平盛世?

诸葛亮慷慨悲回的歌声传出了永安宫。宫门外守卫羽林郎闻之不觉泪下,亦高歌相和。汉军人人能唱这首歌曲,因而歌声一传十,十传百,直至营中士兵,城上将士,皆唱了起来。为他们的皇帝,以及诸葛丞相--未来的三军元帅而歌。

整个白帝城内回荡着大风歌--赤帝血脉的最后一曲绝唱。

刘备沉浸在诸葛亮弦歌与三军将士的歌声中,以至泪流满面。

“…乐竟为章,止戈为武。丞相此曲,可谓竟矣。复将治国安民,率数万步卒,长驱祁山,平定天下…可谓止戈。”刘备最后叹道:“孔明,章武将在你手中,永世长存。”

诸葛亮紧握皇帝之手:“天覆地载,章武永世长存。”

“孔明记得吗?朕喜爱音乐,昔日见孔明精通古今诸曲,一曲能教人胸怀激荡,心摇神驰。朕曾问你,这天下还有谁会比你更精擅音律?”刘备问道。

诸葛亮微笑:“江东周郎,已故的蔡中郎,还有曹子建…”

“…周瑜你已经见过了,朕答应过你,有朝一日,让你也见见蔡中郎的女儿,学学她的胡笳十八拍。还有曹植…听说他对身毒僧侣的唱诵颇有研究。你跟他以后也不必隔着千山万水大论光武群臣。不妨当面讨论切磋一番…”

诸葛亮含泪看着皇帝。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陛下放心。这些都会实现的。

“你答应朕…善保自身,当可享百年之寿。孔明之文韬武略,举世无双,必可于将来一统中原,建盖世功勋,为后世万民称颂。”

“是,陛下。”

是夜君臣二人同榻而卧,如之前无数个夜里一般,闲聊着国事。

夜凉如水,窗外星光灿然。刘备似乎精神甚好,直候着自家丞相倦极入眠,方才吟道: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诸葛亮半睡半醒间,迷糊道:“主公怎又吟起曹cao的诗了…”

“朕知道…孔明不喜曹cao。”刘备笑道:“朕不是说曹cao,只是朕喜欢他这句诗…就像是在说孔明一样…这乱世有如漫漫长夜,而孔明便如星月之光,照亮天下…听说孔明出生的时候,就是这样,风清月朗,繁星倍明。”

他说着,说着,笑而流泪:“人如其名。朕去后,孔明的光辉将如日月,照耀宇宙,载于青史,与天地同寿!”

他安心地枕于自家丞相身畔。如战士夜里,枕戈待旦。又尝闻英雄如山,美人似水。壮士招魂入土,夜枕青山。星光殷殷,其灿如言…

朕此生当不负卿,亦不负这万里江山了…

孔明…孔明…

你我知己一世,明良一时。同袍偕作,死生契阔。尽卿之才,成我霸业。竭卿之力,为我股肱。以卿之手,为我作疏。借卿之名,为我之谥。千万年后,更将与你同载于史册…

刘备此生,当真…再无遗憾。

(全文完)

白帝春深.后记

时近丞相逝世纪念日,历时两年多,终于填完大坑,了结心中一个愿望.

走到终点,再回顾一下开头…

写此文,一开始只是一个执念,有些不甘心明良千古的他们被后人误解.

我想象中的他们,刘备对诸葛亮敬重而爱护.诸葛亮对刘备仰慕且依赖.他们互相倾慕,英雄相惜.或许在后人看来觉得诸葛亮比刘备优秀太多,事奉刘备太委屈了.但在真正的历史上,一直到诸葛亮掌政以前,刘备的光芒远远盖过自家丞相,非但多年亲自统兵征战,且贤名布于四海,其雄姿杰出,令多少英雄折腰.昭烈,昭烈,烈日会自己发光发热,将暖意源源不绝传给身边的人.昭烈即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个光芒四s_h_è 的帝王.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想象着那样一个头发半白的将军,醉梦里挑灯看剑,挥泪间战地烽烟.外表看来刚毅木讷,实际上胸怀天下.百折不挠,有着铁一样的风骨与意志,烈火一样的x_ing格,战时领兵冲锋,身先士卒.但下了战场,平日里他是一个喜爱跟士兵们百姓们一起坐在地上吃饭,一起围着营火唱歌,平易近人又鼓舞着无数人心的首领.

记得马伯庸曾说过,三国之中只有两个人成了神.一个是关羽,一个是孔明.那么,让他们二人奉若神明的刘备,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诸葛亮的x_ing情骄傲,睿智.他其实从来不愚忠.而是我们只看见“臣事君以忠”,没有看到刘备如何“君使臣以礼”.刘备的礼,是以天下托付之.诸葛亮的忠,是倾尽天下相报.

历史对白帝托孤聊聊几笔带过,但诸葛亮之所以光耀千古,正是因为白帝托孤.丞相的光芒与力量,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的主公.在烈日即将殒落之时,刘备及时将诸葛亮推上历史的舞台,他许他的丞相,从鱼之有水,到月华如水,威震四海,照彻乱世长夜.这样的明良千古来自于对彼此深刻的了解,全心的信赖,理想与信仰的完全契合.才能做到.

夕阳西下,月上东山,白帝托孤大概就是这么个意象.所托之孤,不只是托阿斗.“孤”也是丞相.皇帝殷殷嘱咐,把丞相托付给群臣百姓,也托丞相照顾,带领他们.他将天下托给丞相去承担,也将丞相托付给了青史去铭记.若非真正的爱重,若非二人皆胸怀天下,气吞沧海,何能为此.

君臣,知己,父子,师友.乐竟为章,止戈为武.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臣至公,古今盛轨.哀而不伤,温柔敦厚.如果有写出这些,就很高兴了呢~

p.s.我是个丞相粉…怎奈在此文中好像表现得更像个主公苏?不过想想其实白帝托孤主角本来就是主公.丞相真正威震天下,光芒万丈的时候是在北伐时期.可那已经超出我的笔力与想象力之外了.实在难以将读史看到北伐时那种震撼表达出来…所以,写完白帝,脑力也用尽了,就…满足了!

2015.10.7

番外一

【玄亮/乔视角】岂神之祇

岂神之祇 | 诸葛乔篇

英哉吾子,独含天灵。

岂神之祇,岂人之精?

何思之深,何德之清!

异世通梦,恨不同生。

1. 人山为仙

我曾经怀疑我的父亲是仙人。不然,他为什么给我起名“乔”,字“伯松”?那都是仙人的名字:王子乔,赤松子。还有我的妹妹果也是仙人啊。她对修道有着极高的天分,人们皆说,她会飞升成仙。

父亲的容貌出众的清秀俊雅,父亲的身形出众的高大,他的智慧与沉静无与伦比--至少在年幼的我看来是如此。我有什么理由不认为他是神仙下凡?

以至于我差点忘了,父亲曾经隐居山林,却不是在修道,而是同百姓一样躬耕。父亲怀抱绝对的智慧与学习道行的天分,可他不欲飞升,而是志在天下。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0/7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