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糯米 by 未夕【完结】(3)

2019-04-22  作者|标签:

  斯言说,晚上不能吃,会坏了牙,早上起来吃一勺。

  那时候,三个男知青当中,有一个已经回城了,另一个,跟那女生谈起了恋爱,早已搬到一块儿去住了。斯言与糯米住在这一大间土屋里。每天早晨,还没起床,斯言还在迷糊中,从床边的柜子里摸出糖罐,送一勺进糯米的嘴,自己舔一舔勺,两个人再起来。

  后来,糯米就不肯一个人吃了,非要斯言也吃一半。

  不出工的日子,斯言就会领着糯米去上山坡上晒太阳。

  这个地方,穷水薄水,却有极丰茂的阳光,漫天漫地地扑洒下来。两个人躺在坡上,晒了前胸,再趴过来晒后背。晒得全身毛烘烘的暖。

  太阳下山了就回家,这个时候肚子最饿,两个人在草窠田间寻来寻去,希望能找到几个野果或是村人掉落的地瓜。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空手而归,于是一人摘两根草放在口中细嚼。这种野生的草嚼得久了,青涩里会有一点甘甜的回味。

  斯言终于也要回城了。

  父亲给想的办法。

  斯言临走的那一天,正是中秋。非常非常明亮的月光,铺了一屋子,洒在地上,居然象水一样会流动似的。

  斯言抱着糯米,说把毛巾啦,肥皂啦还有自己衣服,都留给糯米,放在那个木箱子里头。斯言叫糯米要记得每天刷牙,牙刷坏了,牙膏没了,至少要记得每天用盐水漱漱口,等着我给你寄,那么白而齐整的牙,坏了太可惜。

  糯米听着,突然地,非常非常清晰地叫了一声:斯言。

  斯言愣愣地,说,糯米你再叫我一声。

  糯米就再叫,斯言斯言斯言。

  一声一声,都非常的清晰。

  斯言紧紧抱着他的手说,糯米,你等着我,我在城里稳定下来,存了钱就来接你,我带着你过。天天给你吃糯米饭,拌上白糖吃。

  斯言说完,凑过去亲一亲糯米的脸颊。糯米学着他的样子,也亲一亲他的脸。两个人的嘴唇,都带着一点干裂褪皮,因为没有足够的维生素的摄入,当地人都是这样。

  但是,还有着彼此年青鲜活的味道。

  那一晚,斯言怎么也睡不着。

  月光真是太亮了,他想。多少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月色了。

  好容易朦胧要睡去的时候,有一只凉凉的手,在他脸上轻轻的抚摸而过。

  糯米,斯言想喊。又没喊出来。

  第二天一早就不见了糯米。

  斯言急,急得说不出。他其实隐隐地有点知道他会去哪儿,他只是想跟他多呆一会儿。

  斯言走的时候还是坐船,村长亲自送他。很多人都来了。

  这一晃,这个年青人已经在这里呆了六七年了。感情是很深的。大家都恋恋的,但是,穷地方,注定是留不得人的。大家也都希望他能回城去。

  斯言知道,在知青里头,他算是极幸运的了。很多人,也许注定要继续呆下去,甚至落地生根。他也想走,只是,糯米,糯米。。。

  斯言终于看见了糯米,他坐在河边高高的树枝上。

  糯米快十七了,爬树变得很容易了。

  看不清他的脸,被枝叶遮住了,只看见他细长的腿挂下来,脚上穿着他送给他的解放鞋,很旧了,打了补丁,洗得干净。鞋子有点大,扑地落下一只来,掉在树下,斯言看着他光着的脚,细细的脚踝。

  然后,船越行越远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以后,斯言给村子里寄过东西,交待了有些是要交给糯米的,也不知道他收到没有。

  三年以后,斯言真的回来了。

  问起糯米,大伙全愣一下,相互看,最终还是告诉了他。

  糯米在他走后不久就不在了。

  有一瞬间,斯言不是很明白,他们说不在了是什么意思。是走了吗?为什么不说走了,却说,他不在了。

  糯米是不在了。

  他在斯言走后,常常去河边来来去去地走,好象在等着什么。村长说,他一定是失了脚滑下去的,可能天晚了也没有人看见。那年正巧发洪水,水太深了,也许他的脚抽筋。

  第二天尸身浮上来大家才发现。

  奇迹般的,人没有被泡变形,栩栩如生,原先黄黄的脸变得雪也似地白,越发显得那黑而清秀的眉毛。

  糯米的妈妈这些年是糊涂得更厉害了,也不懂得哭,只用舌头去舔糯米凉的湿碌碌的脸,好象这样就可以让他暖过来。

  村里他帮着把糯米埋在他父亲的身边。

  斯言很容易就找到了那坟,在那儿站了许久,又在河边站了许久。

  然后就走了。

  斯言回去以后结了婚,生了女儿。

  每个周末休息的时候,斯言都会煮一锅糯米饭来吃。

  起初小女儿觉得新奇,挺爱吃,很快就烦了,说爸爸,要吃小笼包啊。

  斯言说好好。把女儿吐在桌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一边想,现在的糯米怎么也不粘也不那么香了呢?煮出来是散散的。后来,他也不做,也不吃了。

  再后来,斯言和老婆双双下了岗。

  斯言弄来了废弃的汽油筒,改造成了一个有五个灶头的火炉,和老婆摆起了街边摊,卖砂锅。就是用久炖的牛肉汤打底,煮进山芋粉丝,干丝,黄豆芽,青菜,鹌鹑蛋,火腿肠,开了就洒上五香粉与籽然粉,热腾腾地端到客人面前,如果你添一块钱,可以多加一根火腿肠。

  夏天,又添卖凉粉。生意居然很好,渐渐地有了窄小的门面,然后又换了大一点的门面。小吃的品种也增加了,找了帮工。一直这么做了下来,生活还不错。

  这一年,又快到国庆长假了,今天的中秋居然与国庆凑在了一块。原本斯言与老婆说好,带上女儿回插队的村子看一看,就当是旅行了,可是,女儿争气要考研,要在家看书。老婆说也留下来给孩子做饭。斯言是一个人走的,说好了去四天,回来的时候正好过中秋。

  村子里变了许多,大家都不那么穷了,家家都有在外打工的人。

  也还种地,但是主要弄些果树。引进了一种口感特别好的柿子。

  那些与斯言差不多大的人,都拖儿带女的,乡里人操心,看上去特别地老像,竟然一个个地都象老头子了。

  还有人记得告诉斯言,村子里的坟地那边现在是一片果园,一般的人家,都有人出来把父辈亲人的坟迁走,糯米的妈妈也去世了,他们一家子的坟地不可能有人去迁,就那么被填了。

  斯言又来到了河边。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