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督大人真绝色(gl)+番外 作者:东方句芒【完结】(47)

2019-03-31  作者|标签:东方句芒 年下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萧贵妃见状似乎明白了儿子的意思,皇帝到底怎么样了,众人都想知道,可是皇后把着不让人去见皇帝,皇帝要真有个三长两短,万一留下旨意被皇后伙同韦公公篡改了可怎么办。所以现在有人不怕得罪皇后过去看一看是必须的。而纪锦这个人选却很合适,皇帝最喜欢的就是她和三皇子纪文楷。如今三皇子不在跟前,他要是真醒了,自然是喜欢看到纪锦的。相信凭借这一点儿,皇后也不敢真拿纪锦做筏子惩罚她。

  不说萧贵妃母子,就是殿中其她人怕都是和他们一样的想法。所以,纪锦此番提着裙子往后殿里去,便再没有人建议她不去了。大家都是隔山观火,只想坐等纪锦带消息出来,而不想得罪皇后。

  其实皇后平日性子想当好,是个不爱管事的人。对于宫中的其她嫔妃只要做事不要太过分,比如说争风吃醋打骂宫女等,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以前她的儿子是皇太子,她犯不着要对底下的嫔妃们使坏,再说了皇帝也不是傻子,她只需要维持她母仪天下贤良淑德的皇后风范就好。等到皇帝撒手一去,她的儿子继位为皇帝,那些嫔妃该殉葬的就殉葬,该荣养的荣养,她继续享福,省得动气伤身,在哪里都能留下好名声,她又何乐而不为。

  可是谁曾想到皇太子纪文标在一年多前突然染了急病,一病而亡,连个子嗣也不曾留下。这下赵贵妃就蹦跶出来了,因为皇帝在妃嫔里头最宠爱她,而她生的三皇子纪文楷又是除了太子以外,最得他喜欢的儿子。这两样加起来,赵贵妃就渐渐地把皇后不太放在眼里了。

  特别是最近半年以来,每次去坤宁宫向皇后请安,赵贵妃都是最后才到,而且态度较为倨傲。皇后是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没办法,人家赵贵妃有一个得皇帝喜欢的皇子在手,看皇帝的意思也是要册立三皇子为太子的。皇后估摸着正因为如此,三皇子有可能成为新储君,所以也得卖赵贵妃一个面子。毕竟要是三皇子当了皇帝,虽然会奉她这个皇后为太后,但是赵贵妃必然也会成为太后,甚至因为是皇帝的亲娘,在尊号上比她更高。

  这在大夏朝的历史上,可是有这回事的。要想安安稳稳的当皇太后,那么对于皇帝的生母赵贵妃,皇后也得卖个面子给她。

  不过,没想到的是,这会儿皇帝竟然因为服食丹药而突然昏倒,且病势危急。在大公主的建议下,她就下了旨意令各宫嫔妃们不许乱闯到皇帝跟前来,影响御医们给皇帝治病。另外还有一层考虑是,万一皇帝真得不好了,许多事情还是越少人在跟前越好。特别是哪位皇子继位,这更是需要她和皇太后,韦公公商量的事情。只有他们几人商量好了,才能叫阁老们来商议。不管怎么议,肯定是要保住个人的利益为上。

  在皇后看来,她必然是不会站在赵贵妃那边的,尽管三皇子可以说是几位皇子里头最有能力,最合适做皇帝的,不过因为赵贵妃太强势,她可不想将来自己还要随时看她脸色过日子。

  剩下的就只有二皇子纪文权还有四皇子纪文楠了,在皇后看来,二皇子懦弱无能,四皇子又耽于享乐,两人都不是好的帝位人选。可是两相比较,她还是愿意让二皇子成为新皇帝的,这一切都因为他有个老实巴交的娘,还有个贪吃贪玩的妹妹。他们母子三个都不是强势的人,将来二皇子当了皇帝,她的日子会比三皇子当皇帝轻松些。

  心中打定这个主意,她便吩咐下去,让宫中的诸位嫔妃皇子和公主都不能随便到皇帝寝殿里来。一面又吩咐人去请生着病,还未痊愈的皇太后来西苑,还有内相韦瑜她也吩咐了人去请。

  不过,韦瑜却是在她派出的内侍到达司礼监之前就往西苑万寿宫赶了。到了万寿宫,她就加倍派出人手守住宫门以及在宫外巡逻。

  进了宫到了皇帝寝殿,见了皇后,那时候皇帝还没醒过来,皇后就把她的意思模糊跟韦瑜说了。韦瑜自然同意,接下来她又让人出去万寿宫门外候着,凡是来探望皇帝病情的宫妃和皇子和公主都接到前殿的西配殿去候着。

  就在纪锦等人被接进万寿宫西配殿去等着时,皇太后坐着肩舆来到了万寿宫。她由旁边的宫女儿们搀扶着心急如焚地往后殿皇帝寝宫里走。

  皇太后因为月前慈庆宫闹鬼的事被吓病了,缠绵病榻许久才能起身。不想起身后又染了风寒咳嗽,最近一直不舒服。皇帝曾经要求宫中的嫔妃和内侍们不要什么事都去跟皇太后乱讲,影响她的心情,以免病情加重。所以昨晚皇帝突然病倒,今日一早来报信的人先就去了皇后宫里,等着皇后拿主意,并未去向皇太后禀告,还是怕到时候担责。

  皇后带着大公主得了消息去了万寿宫,瞧见御医们还在替昏迷的皇帝施针,而皇帝慢慢手指可以动一动了,才放下些心,便命人去慈庆宫接皇太后来。此时她也顾不得怕皇太后得知皇帝病倒而病情加重了。

  在病中的皇太后得知了皇帝昨夜突然晕倒,病情危急后,惊怕不已,差一点儿她也晕倒了。好在她心里牵挂着儿子,硬撑着没有倒下。服了些药后,她便坐着肩舆,由慈庆宫中服侍她的人陪在左右来了西苑皇帝所在的万寿宫。

  皇太后由身边的宫女扶着进了万寿宫皇帝寝殿,包括皇后在内的众人纷纷向皇太后道福行礼。她径直走到皇帝躺着的龙床前,见到了皇帝脸色赤红,眼里充满血丝,半睁半闭,似乎极度痛苦虚弱的样子。

  “皇儿啊,你这是怎么了……”皇太后见到皇帝这副样子,忍不住伤心落泪喊道。

  经过御医们施针,皇帝才醒来不久,不过他因为吃了张天师才炼制出来的丹药,严重肝肾受损不说,头部剧痛,视线模糊,视物不清。这会儿其实看人已经不清楚了。

  不过,听到了皇太后的声音,他还是努力睁大了眼,艰难喊了声:“娘……”

  又断断续续说:“您……您怎么来了?您还病着……此番都是儿子不孝……让您操心了……”

  “皇儿,别说话了,有娘在,你好生躺着,什么事娘会替你拿主意。”皇太后伸出手去拍了拍皇帝露在被子外的手,流着泪安慰皇帝道。

  说完,想了想又加了句:“娘的病好多了,皇儿不用担心。”

  皇帝“嗯”了一声,他此刻实在是太痛苦,似乎说话也会牵扯着身体疼痛,便也不再说话。

  皇后在皇太后说过话后,也上前喊皇帝,皇帝望了望她,说:“皇后……”

  纪铮也上前去流泪喊了声:“父皇。”

  “铮儿……你也来了……”

  “我来瞧父皇,父皇你可千万要挺住啊。”

  一边的太医院的院判郑国在一旁提醒:“陛下才苏醒,还是不要再跟陛下多说话,此时陛下身体虚得很。”

  皇太后便对皇后和大公主纪铮道:“你们先到东边皇帝书房里去候着,我有话和郑国说。”

  “是,母后(祖母)。”皇后和纪铮齐声答应,随即两人走出皇帝寝殿,往东边次间的皇帝书房里去。

  这里皇太后等两人走了,就让太医院的院判郑国跟着她到外头一间皇帝的起居室里去,让跟前所有服侍的人都退下后,皇太后坐在一张黄花梨的罗汉塌上问站在跟前的郑国:“郑国,你跟老身实说,皇帝的病到底如何,凶险不?”

  皇太后是积年的老人,在深宫中经历过不少事情,皇帝的病情落在她眼里是不轻的。所有方才她才出言安慰皇帝,让他好生配合御医治病,一切有她在,实在是希望皇帝听进去了她的话,能宽心些,对他治病有好处。不过,皇帝实际的病情她肯定要清楚才行,有些事嘴巴里说起来不吉利,但是必须要有所准备。最要紧的就是这太子位得赶紧确定下来,否则皇帝真得崩了,新储君没有确定下来,那就有可能因此生乱。这是皇太后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59|4.02

  郑国不敢有所隐瞒,说:“怕是不妙,皇上之脉象雄壮浮大,此为三焦火动,面唇赤色,满腹火结。宜清不易助明。张天师敬献给皇上的仙丹,乃是纯火之精,大阳之物。故而皇帝服下后内火大盛,烧坏了脏腑……”

  皇太后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他的话道:“别的不用多说了,老身只问你能治好皇帝不?你尽管实说,我先恕你无罪。”

  郑国缓慢道:“微臣只能尽力一试。要是能捱过今夜,倒有四五分把握。”

  “什么,今夜……四五分……”皇太后闻言骤然大惊,她脸上即刻浮起悲痛和凝重之色。从她刚才到了万寿宫见皇帝之时,心里虽然觉得皇帝的样子显得病情挺重,但是没想到的是此刻太医院的院判郑国告诉她皇帝看能否撑得过今夜,要是撑得过去,还能医治一番,可要撑不下去,那明日皇帝就会崩了……

  郑国为大夏名医,祖上几代都在大夏皇宫中担任御医,医术精湛。所以他说皇帝可能撑不过今夜的话,皇太后是绝对相信的。

  那么,有些事情就要预备下来了。尽管听起来不吉利,那也要做。

  “你去替皇帝治病吧,要是此番能让皇帝闯过这一劫,老身定叫皇帝好生封赏郑家。”皇太后挥了挥衣袖道。

  “是,皇太后。微臣告退。”郑国躬身拱手道。

  退出了次间的皇帝平日的起居室,郑国才直起腰来,想起皇太后所说的要是救活了皇帝要封赏郑家,他有点儿心热。毕竟封赏郑家和赏赐他个人完全不一样,封赏郑家的话有可能是爵位,而封赏他自己则可能是金玉之物,这两样不能比。作为行医的世家,要是能得到封爵,那可是大夏朝一百多年来头一个,算是莫大的荣耀。

  可是转眼他又皱起了眉头,皇太后光说了救活了皇帝有赏,而且赏赐还令人心热,可是她并没有说要是没救活皇帝,会不会被罚。但是,不用皇太后说明白,只要他们太医院的御医们治不好皇帝,皇帝崩了,他们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只要新帝一登极,就会惩罚他们了,一则是为了表示对大行皇帝的孝心,二则新帝要用新人,正好借着这个借口把老人给换一换。

  想到此,郑国不免忧心忡忡起来。皇帝的病着实凶险啊,那张天师奉上的仙丹可是大热之物,皇帝最近本来体内火盛,这样一来,那丹火发作起来把五脏六腑都给烧坏了。皇帝才会受不住昏厥了。太医院的御医们自从被内侍连夜招来给皇帝瞧病,各种手段用下去,皇帝直到方才半个时辰前才醒。

  可是醒来后,明显已经眼睛看不清楚东西了,而且满面赤色,周身滚烫,说明皇帝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包括他在内的几位御医号脉得出的结论就是皇帝包括肝肾在内的脏器都严重受损,这要治好怕是难。就看今日皇帝用了御医们的药,过了子时那高热能退下去不?要是退不下去,恐怕御医们也是回天无术了。

  ——

  皇太后静静地在东次间的起居室里坐了一会儿,默然流泪。她想起先帝走得早,当时皇帝才九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为了皇帝的皇位坐得稳,她没少费心思培植宫里的亲信,拉拢外朝的阁臣。等到皇帝大婚以后亲政,在政事上仍然要拿一只眼看着,不敢完全放手,怕皇帝年轻,处理起来有差池。

  好容易等到他当了爹,政事上也能应付得来了,可是又宠上了赵贵妃,把皇后和先为他生了皇子的萧贵妃都给扔到了一边。劝了他几次,无奈他是明面上答应了,可是背地里依旧不改。

  儿子大了,皇太后后来也不管了,只想着他不要太过分就好。怕说多了,皇帝不喜欢。可是哪想到后面竟然出了皇太子因病薨逝的事,皇帝因为伤心所以去西苑清修。这个皇太后也能理解,毕竟皇太子是皇帝最看重,也最费心力培养的一个儿子。这样一个将要继承大位的儿子薨了,皇帝伤心难过很正常。所以听说皇帝后面请了龙虎山的张天师来讲经炼丹,皇太后并没有阻挡,想着他能借此排遣伤痛,等心情好了也就能回到朝堂上理政了。

  不曾想,因为这样的一个小小的纵容,却酿成了今日的大祸。一想到那张天师给皇帝炼制的仙丹,皇帝吃下去最后却弄成这副样子,皇太后不由得怒从心起,随即站起来拿帕子擦了眼泪,吩咐人把韦瑜叫进来,让她立即派东厂的手下去把张天师抓起来关进诏狱,要是皇帝有个好歹,定要活剥了他的皮。

  韦瑜应了,说:“臣即刻就去办。”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7/6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