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皇明 by tnttr/百夜(下)【完结】(2)

2019-03-30  作者|标签:


第六十一章 鸡鸣山驿

《小将军》:大明君,定宇寰,圣恩宽,掌江山,东虏西戎,北狄南蛮,手高擎,宝贝盘。  

“殿下,前面就是鸡鸣驿!这儿是定货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可是有名得很!”沈秀满脸笑嘻嘻的,指着前方不远处的古朴城池为朱厚照介绍道。
  前方城池的城墙不算高大,朱厚照估计墙只有十二米左右高,但是时不时的会有车队出入,东西两边为驿站快马特地开辟的马道更是时常有一骑快马飞奔而出,即使已经临近战区越还是一派繁华的景象。
  “倒是很热闹……”朱厚照感叹道,望着眼前的高大城墙和川流不息的人群,却不自觉想到了大话西游里面的最后一幕。
  夕阳下,城楼上,夕阳武士与那个和至尊宝死去爱人长相一模一样的女子一吻倾情,而他却只能黯然离去,将深刻凄凉的爱情埋葬在无边的黄沙中。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朱厚照轻轻念着那最出名的台词,当年读书的时候他非常的喜欢这部无厘头的影片,曾经在心里暗自发誓绝对不要像至尊宝一样看不清楚自己的爱情。
  “太子,你在念些什么?”沈秀将一行人的路引交给士兵检查之后回来,发现太子正望着城墙发呆,不禁好奇地问。
  “没什么,可以进去了吗?”朱厚照回过神来,笑道,“都到午膳的时间了,我们直接去吃饭吧!”
  “太好了,俺们都快饿死了!”
  身后普通侍卫打扮的亲兵们都开心的大叫起来,由于朱厚照从宣府来到这里是私下行动,因此并不想透露出太子身份,所以早就和他们说过可以随性一些。
  一行人有说有笑的被沈秀带着,朝这里最有名的酒楼走去,朱厚照不由自主地又回头望了一眼那座现在还高大崭新的城楼。
  至尊宝,你等着看吧,我不会像你一样错过自己爱情的!
  冬日里天黑得比较早,夜色渐渐降临,大雪也纷飞着飘落,寒冷的天气让屋檐上挂满了冰棱。朱厚照坐在酒馆里面看着自己那帮亲兵们喝酒划拳,自己则悠闲的品着小酒。  离开京师已经两个多月,不知道父皇想通了没有,嘻嘻,自己可是下了一剂猛药呢!他一边品着酒一边望着京师的方向出神,这趟出来明面上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所以才能从宣府溜出来,现在只要等取到冰火雪莲就能回京了!估算着时间还有几天就能开花,能在花苞绽开时取下是药效最好的,还是早点去守着比较好!
  “你们这些家伙,一进城就开始喝了,居然不等等哥们!”
 酒馆挂着挡风的厚重帘子被人一把掀开,钻进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二十来岁左右,长得浓眉大眼的,相貌十分出众。他一边脱掉斗篷抖着雪,一边抱怨着。
  “江彬,你这小子自己来晚了,还敢说咱们!”
  “还不先自罚喝三杯!”
  “哟嘿,感情你们是联合起来整我了!”酒馆的大堂已经被他们一行人包下,朱厚照并没去坐雅座,只是找了个偏僻的地方由沈秀陪着他喝酒。叫江彬的男子眼尖的看到了他,连忙大步朝他走去,一边在嘴里骂咧着,“你们等着,我一会来收拾你们!”
  “嘿你小子,现在做了把总牛气了呀!”有人拍着桌子叫嚣起来,朱厚照笑着看了一眼,那人正是一手将江彬带出的华阳。只听他一边灌酒,一边拍着桌子道,“一会老子可要试试你,要是没点进步,看俺怎么收拾你!”
  “老大,我这把总当着还没以前有意思呢,这城太小,就是咱们两个把总手底下管着五百个兵,无聊呀!”江彬苦着脸道,“还没以前有意思呢!”
  “哈哈哈哈,咱们不管,谁叫你小子平时又机灵又滑头,你这种人呀,就该放你出来!”一帮子人大声起哄道,大堂里众人笑成一团。
  看这架势江彬知道铁定要被灌个不醉不归了,他苦笑着慢慢走到朱厚照面前行礼,轻声道,“见过殿下!”
  “免礼,坐吧!”朱厚照与江彬并不太熟悉,这人不是他亲自带出来的那批亲兵。在他执勤时朱厚照见到过他几次,知道这人能力不错,所以当了一两年亲兵就被华阳推荐到兵部了。“本宫一路行来,这一带还颇为安全,未见有鞑靼袭扰。出了宣府就不太清楚战况怎么样了,给本宫说说现在的情况!”
  “回禀殿下,鞑靼袭边往日最多侵扰宣府一带,今年冬天大雪草原上冻死不少牛羊,他们又过不了冬才来冒险冲关。鞑子没什么攻城器械一般不敢直接攻击关隘,这一带已经是靠近居庸关的军事堡垒地带,他们很少过来的!”江彬小心翼翼地坐下,整理着语言道,“前两日战报说鞑靼主力大军已经在宣府镇受阻,大面积撤退,具体他们溃退的方向还不清楚!”
  “确定他们不会往这个方向来吗?”朱厚照用手指敲着桌面,问道。他出宣府镇的时候两军还在对垒,那边虽然是边关重镇,守卫也不过是万余人,凭借城墙炮火之力虽然守城有余,但是也肯定给不了鞑子重创。鞑靼十万大军只怕还是在附近伺机而动。
  “按照常理应该不会!”江彬肯定的道,“若鞑靼真的来攻打这一带就说明他们野心不小,只怕是有企图要冲破居庸关了,到时就不是往年的常规战事可比!”
  “这里守军力量如何?”朱厚照问道,他总觉得这次鞑靼的目的不会是抢劫那么简单,溃败也太快了些,最好这鸡鸣驿有足够的守卫能力,否则若是失守,对自己取雪莲的事情也会有影响。
  “咱们这里防卫力量只能说是一般呀,就只有我们两个把总,五百个兵,新下发的那些火器也还没配备到这里,都还是用的宣府镇和那些关隘换下来的旧东西!”江彬羡慕的道,“还是在京里那时候的火器先进呀,我说给他们听都羡慕死了!”
  “哈哈,那可是没办法的事情!”朱厚照大笑道,“新式火器的成本太高了,一次性想要全部换掉以前的装备,户部可是会跳脚的!”
  “这咱也知道,就是还怀念以前当亲兵时用的那些呀,用了那些新式的火铳再用这些老古董,可真是不习惯!”江彬苦着脸抱怨道,“只希望能早点换装到咱们这里!”
  “会尽快的,哈哈!兵部正在找户部挤银子呢,以刘大夏那倔性子,李敏闹不过他的!”朱厚照举杯饮了一口,大笑道,“你先去和他们喝酒吧,他们可都还盼着灌你,只怕都等急了!”
  “是!”江彬做出一副为难的脸孔,壮士不归般的朝着那群已经化为酒鬼的往昔老友走去。没过多久大厅就快被起哄声,划拳声闹翻了。
  沈秀见状皱了皱眉,小声地道,“这群兵痞子们,闹起来可真是大声,耳朵都被他们吵聋了!殿下,你看咱们是不是换个优雅安静点的地方?”
  “哈哈,优雅点的地方能有这气氛吗?让他们闹,难得高兴一次!”朱厚照笑道,这种热火朝天的气氛正是军营里特有的,虽然他往日并不爱掺和进去,可是依旧还是怀念这种感觉。

第六十二章 怒斩县令

 突然一阵急剧的号角声打破了大堂内喧闹的气氛,江彬脸色一变立刻冲了出去,其他人也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瞬间都意识到城外出了事情,一个个都跟着跑了出酒馆大堂。  “鞑靼来了!”望着映亮了天际的烽火,朱厚照的眼中闪着熠熠寒光,轻声道。
  这时候城墙上的两座烽火台都已经燃起了熊熊烈火,凶猛的火势将天空照得透亮,而那烽火点燃的趋势并未停止,还在一波波的往两边更远的山林传递。见此情况众人都脸色大变,看来这次鞑靼的攻势非常之大,否则不会连附近地区的烽火都跟着点燃。
  “殿下,失礼,臣要先去城墙查看军情!”江彬表情严肃的对朱厚照行礼道,顾不得披上防雪的斗篷就往城墙的方向冲。
  “本宫也去看看!华阳你跟我来,沈秀你待在这里!”朱厚照也边跑边吩咐道,紧紧跟在江彬身后,“其他的人注意戒备,随时准备战斗!”
  “殿下,不行呀,您不能去城墙,那里太危险了!”沈秀着急得直跺脚,但是三人早已经跑得不见人影。
  从城墙上往下看,不远的官道聚集了大批的人马,以火把的数量来说,底下聚集的鞑靼估计不下两三千人,若真不顾一切攻城,这座小小的鸡鸣驿只怕抵挡不了多久。
  朱厚照脸色大变,怒骂道,“两厂的探子和锦衣卫的人都干什么吃的,连鞑子的前进方向都掌握不到!让人摸到眼前来了才知道!”
  “殿下,鞑子基本全是骑兵,来无影去无踪,咱们的探子根本追不上他们,实在也怪不得!”华阳虽然对探子们的无能也气愤无比,但还是忍不住为他们解释道。
  “哼,借口!”朱厚照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这又不是一两个人,是近十万人马,连个方向都找不到,看来是太缺乏训练了!”
  华阳见太子满脸怒气,连忙不再做声,老老实实跟在朱厚照身后查看城墙下的状况。  “这可怎么是好……怎么办……这么多人……”哆哆嗦嗦地充满害怕的声音从城墙一边传过来,朱厚照皱眉瞥了一眼,发现已经换上锁子甲的许彬和另一个武将打扮的男人正一脸无奈的陪着几人一路巡视过来。
  其中一名白胖的老年人,两腿正发着抖,要被人扶着才能行走,那胆怯的声音正是由他发出来的,看他头上摇摇晃晃的乌纱帽,应该正是本县的县令。
  “哼!”看到他那副窝囊的样子,朱厚照忍不住冷哼一声,满脸的不悦,真是丢人,这样胆怯的人也好意思当官。
  “你们是什么人?”那白胖的县令耳尖,听到了他那声鄙夷的嘲笑,怒喝道,“这里是军事重地,谁准你们上来的!”
  “回禀黄大人,他们是我的朋友,是微臣带过来的!”那许彬十分机灵,看到朱厚照蹙眉没说话,就知道他不愿意表露身份,连忙道,“他们都是武艺高强的侠士,一会也许需要他们帮忙,所以就带他们上来了!”
  “哼,你们这些武人,一点规矩都不懂,这里是胡乱能带来人的吗,要是奸细怎么办!”那黄县令不满的大喝一声,“来人,将他们拿下……”
  江彬一看朱厚照的眸中寒光越来越冷,连忙给周围的人使眼色。站在黄县令身边的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连忙劝道,“大人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既然是江把总带上来的人,总归应该不是奸细!现在鞑靼的人已经把城全部围住了,您看咱们该怎么办!”
  “回头再收拾你们!”黄县令神气的瞪了他们几人一眼,哆嗦着胖胖的身体趴在城墙上往外望,“好好好好多人呀……”
  底下鞑靼的马队里面出来了二十几骑鞑靼士兵簇拥着一人出了队列,火光照射不到那里,从城墙上完全看不清楚那人的脸,只见他飞快的拉开大弓射出一箭。
  伴随着簌簌的呼啸声那箭狠狠地扎进黄县令趴着的那个墙垛上,让他惊叫着后退摔了个四脚朝天,见状城墙下的鞑靼士兵立刻爆发出一片叫好声和嘲笑声,而在城墙上守卫着的士兵稍微有些血性的汉子都开始满脸的愤怒。
  射箭那人高高举了下手,一阵阵怪叫声立刻便停止住了,他用标准的汉语道,“城里的人给我听着,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只要开城投降我们保证不伤害你们,否则城破的时候就等着被屠城吧!”  “哟哟哟哟,屠城屠城屠城!”城下的鞑子们又是一阵怪叫,用着不标准的汉语吼着。几千人的吼叫声响彻云天,立刻城里便开始一阵骚乱,不少惊惶的居民走出了屋子担忧的望着城墙这边。
  黄县令哆嗦着被人扶起来,他再也不敢朝城墙外看。只见那人又举了下手,示意士兵停止叫喊,他得意洋洋地道,“给你们半个时辰考虑,如果没有答复我们就攻城了!”  说罢鞑子们骑马散开距离,将城门与道路牢牢封住,燃起了几堆巨大的篝火。朱厚照大步靠近城墙边不顾雪花扑打在脸上,望着城外嚣张的鞑子半天不吭声,任凭凛冽的寒风吹得他的衣袍瑟瑟作响。
  “殿下……”华阳小心翼翼地凑上前去,“咱们是不是先回酒馆?”
  朱厚照抬手示意他不要再劝说,他望着刚才射箭的那名领头人,沉吟半刻,缓缓地道,“是旭烈孛齐,这次是他带的兵!”
  “什么?”华阳大吃一惊,鞑靼将领里面就属旭烈孛齐受汉文化熏陶最深,作战特别狡猾又熟悉兵法,完全不像一般鞑靼将领攻击时直来直往,“看来有诈!”
  “不仅如此!”朱厚照面色铁青指着那几堆篝火道,“这种天气他们冒着风雪等在城下,完全没有必要,他们肯定知道城中守军不够,若只为抢掠单凭强攻完全可以拿下这小小的鸡鸣驿。本宫刚才仔细观察,其他方向所有出去报信求援的探马已经全部被斩杀!”  “难道鞑靼意在居庸关!”华阳吃惊的大叫道,“他们这次想大举冲关了?”
  “应该没错!你看,烽火沿线一路都被点燃,附近的其他驿城肯定也在被攻击。现在鞑子围而不打,他们是想等其他方向援兵,以减少兵员损失!现在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朱厚照眼冒寒光,盯着城下的黑影,怒骂道,“好个旭烈孛齐,真够狡猾的!”
  旁边传来一阵争执声打断了朱厚照的沉思,他扭头一看,江彬与另一名武将已经跪在那胖县令面前。
  “大人,万万不可呀!”江彬单膝跪地,焦急地大声道,“这些鞑子穷凶恶及,即使开城投降他们也不一定会遵守约定的!”
  “大人,为了满城上万的老百姓,咱们即使死守也不能放他们入城呀!”另一名武将也大声劝道,他们都是经常与鞑子打交道的人,自然知道鞑靼人的凶残。
  “本大人也是为了满城百姓着想……”黄县令抖着身上的肥肉,强作镇定道,“你没听到他们说,只要破城就要屠城吗?现在城里才五百士兵,怎么和他们打!若是我们开城门,他们保证过,不会杀我们的……”
  闻言,几名文官打扮,估计是县衙典伊之类的人开始交头接耳,神色也开始犹豫起来。
  “大人不可以呀……宁可百战身死,咱们也不能投降呀!”江彬与那名武将几乎同时道,他们根本不相信鞑子的诺言,一旦城破绝对是尸横遍野。而江彬有更深的顾虑,他悄悄的望了一眼朱厚照,若是被鞑子知道大明太子在这里,到时那可就麻烦了……
  “战争时期,本官就是当地的最高指挥,我说去准备开城门,你们没听到吗?”黄县令抖着嗓子道,“你们愿意死,就以为满城百姓都愿意陪着你们吗?”
  “身为朝廷命官,此时你不想着如何抗敌,居然还想开城门投降!”朱厚照狠狠地瞪着他,冷冷地道,“若是情有可原到也罢了,可是,你也不想想,若是鸡鸣驿有失,鞑子骑兵就能直取居庸关,到时候那里的万余百姓怎么办?”
  “你以为你是什么人,这里的事情由本大人做主!用不着你管!”黄县令气恼地望着他,举着手指骂道。
  “我再问你一遍,你真的要开城门?”朱厚照以看死人的眼光望着他,问道。
  “开门,去准备开门!来人。把这两人给我抓起来!”黄县令被他激得面红耳赤,跺脚大叫道。
  有人听令准备上前捉拿朱厚照与华阳两人,江彬一脸着急的起身,准备拦住他们。突然一股滚烫的鲜血洒溅出来,不少都喷在了县衙的小官们身上,一个人头滚落在地转了两圈,伴着乌纱帽躺在雪地里,吓得几个胆小的文官惨叫了起来。
  “黄大人……”
  黄县令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不敢置信,被血溅到的人们也都吃惊害怕的望着那小小的少年,哆嗦着不敢言语。
  朱厚照将剑尖指向地面,让剑身血槽里的鲜血一滴滴的落在雪地上,语气平淡地道,“你们,还有谁想投降的吗?”
  那些人唯唯诺诺不敢言语,朱厚照冷冷扫了他们一眼,“谁还想投降,他就是你们的下场!”

  

第六十四章 定计草原

“如果你是皇帝,会怎么处理与鞑靼的关系?”
  “啊?父皇你就在烦恼这个?”
  朱佑樘看着儿子吃惊地微微张着小嘴,偏着小脑袋望着自己,不禁露出一抹微笑,点头道,“是呀,我朝与鞑靼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实在是朕心头的大患!唉!”说着他重重的叹了口气。
  “嘻嘻,我又不是皇帝,父皇您还是慢慢操心吧!”
  朱佑樘看着儿子吐舌想溜掉,连忙道,“回来。别想跑掉!这个就当父皇今天考你的题目,给朕好好想想!”
  “啊,不是吧?”朱厚照苦着小脸走回他面前,“今天的功课我不是都已经完成了吗?怎么又要考了!”
  “别想偷懒!你都快成年了,这些事情总要开始学会考虑了!”朱佑樘笑着敲了敲他的脑袋。他可是太了解这个儿子,和朝廷有关的事情若是不逼一逼他,这家伙根本就懒得想。
  “你们想了这么久的东西都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我一下怎么想得出来!”朱厚照小声嘟哝着,眼睛却盯着一个地方出神,长长的睫毛偶尔眨动一下。朱佑樘含笑望着他,知道儿子虽然在嘴里抱怨却已经在动脑筋思考了。
  “通婚?加强蒙汉之间的通婚怎么样?时间久了他们总会被汉文化融合的!”朱厚照一手抱胸,一手摸了摸下巴,突然惊喜的弹指道。
  “主意虽然不错,但是你也想得太容易了!民族融合确实是有其不可抗拒力,自汉武开始各朝都有与匈奴通婚、汉化异族的国策,但是直到现在依旧没办法征服草原……”朱佑樘叹息着瞥了一眼满脸心虚的儿子,“你出阁读书也已经有好几年,四书也快讲完了,这些早就应该学过,你以为这样就可以敷衍朕吗?”
  “这个……嘻嘻,谁叫父皇您问得突然!我以前真的没想过这些问题,一下子怎么想得到嘛!”朱厚照望着他抱怨道,不过这次他却开始老老实实的想了。
  中国历朝以来,草原一直都是边关之患,即使是雄才武略的秦始皇也拿匈奴没办法,只能修建长城防御。细数历史只有两个朝代完美的解决了草原问题,一个是来自元朝,另一个就是清朝。朱厚照依稀记得学习历史时老师曾经隐约提到过清初时曾经颁布过一部《蒙古法》,内容十分恶毒,杀人不见血的扼杀了蒙古势力。
  他挠着脑门绞尽脑汁的回忆,本来他就是个理科生,当年对明清的历史又不太感兴趣,听过也就算了,并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么多年过去要想记起来那老师说过些什么都是件难事。
  “恩,我想,可以尝试在蒙边地区大肆推广喇叭教,他们教义之下的信徒都十分驯服,利于控制,而且自元朝起喇嘛教就已经在蒙古的上层贵族中十分流行,推广起来比较容易。现在乌斯藏的达赖和班禅喇嘛都朝贡于我朝,这种能够增加教徒的事情,他们一定也乐于配合!”朱厚照迟疑的道,他不确定这是不是蒙古法中的内容,但是早年满清政府确实是在草原大量修建喇嘛教的寺庙,鼓励蒙古人信藏传佛教,劝说他们放弃曾经信仰的自然宗教萨满教,结果佛教的“慈悲为怀”教义将他们的尚武精神完全腐蚀,甚至由于出家的男人过多,一度使得本来就人口稀少的草原民族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可谓是温水煮蛙,恶毒异常的一项举措。
  朱佑樘一听不由得眼前一亮,利用宗教力量愚民,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者的一贯手法,但是草原人的信仰习俗与中原相差太大,所以一直没有人想到利用喇嘛教政教合一的宗教特点去统治草原。
  “是了!太妙了!可以先从边关那些已经收服的地区开始,朝廷还可以给信教的人生活补贴,减免赋税等支持,这样愿意信教的人只怕会更多!”他心中大喜,自豪的望着儿子,看他还满脸困扰在埋头苦思的样子,一定不知道自己刚才提出的是多少惊人而伟大的想法。
  朱佑樘沉吟着,思索该怎样利用儿子提出的这个好办法,他不禁又追问道,“还有什么好办法没有?”他实在是很好奇儿子的小脑袋里面还有多少奇思妙想,似乎这个小东西在被逼迫着思考的时候总能说出一些惊人的见解。
  “唔……要是能不让蒙古各个部落四处自由的迁徒和流动,那管理和对付起来似乎也会容易得多!我们可以给他们划分疆域,然后限制每个部落的活动范围,这样他们居无定所的游牧习惯就会被打破,掌握起他们的去向更方便。”朱厚照苦恼的回忆着老师上课时说的内容,不停地眨着眼睛道,“还有,要想办法限制蒙古各个部落的联盟,这样他们人少就组织不出大批人马来袭边了。哦,还可以划分等级来区别他们各个部落,蒙古人不是喜欢把人分成好多种吗,咱们也可以学他们,给他们的部落分级别,给他们的人也分级别,级别一多为了能往上跑他们的部落之间就更容易内乱……”
  朱佑樘看着儿子苦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却缓缓的道出能完美解决蒙古问题的良策,不由得笑了。他在脑中不停完善着儿子粗略的想法,简直是压抑不住心中的狂喜。
  “那个……父皇,我想不出来了……这么多已经够了吧,咱们现在又还不能完全控制草原,也只能想想而已!”他可怜兮兮地望着朱佑樘,小心地问道,“父皇,我可以去校场了吗?”
  “你这个傻儿子!”朱佑樘兴奋地一把抱住他,亲了亲小脸,哈哈大笑道。
  “怎么说我傻!父皇!”朱厚照气鼓鼓地指责道,“您还说我呢,哼,不是说过不把我当小孩看待了吗!再过几个月我就能举行冠礼了,您还不是一样的把我当小孩!”
  “对朕来说,你永远都是小孩子!”朱佑樘笑嘻嘻地捏了捏他的小脸,这个小东西一定不知道自己刚才说的那些对草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您说话不算话,切!”
  “皇上,皇上!”萧敬的呼唤声打断了朱佑樘的沉思,只见他小声地道,“阁老们都已经到了!”
  朱佑樘回过神来,轻轻叹了口气。唉,照儿,如果没有之后发生的那些事情,我们还会是这个世上最亲密的父子吧!
  “皇上,您要我们早朝前先来偏殿,所为何事?”刘健带头疑惑的问道。三位阁老相互望了一眼,发现都不知道皇上在今天早朝前为什麽将他们叫来偏殿。可他们都来了皇上却又不说话,反而叹了口气。
  “朕要你们先过来,是想让你们看看这个!”朱佑樘朝萧敬望了一眼,他立刻将一本厚厚的册子拿到了三位阁老之前。
  刘健捧着那册子小心的翻开了一页,发现上面的字迹居然都是皇上亲笔所书,纸张上散发着浓郁的墨香,看起来应该是刚完成不久。
  “你们先随便看一看,然后想一想实施起来的可行性有多大!”朱佑樘没有理会三位阁老的震惊,只是坐回椅子,淡淡的道,三人将那册子放在书桌上,仔细的翻阅起来。册子上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着如何处理鞑靼与边关的草原民族,什么鼓励信教、限制迁徙、分封部落之类,就是当日朱厚照粗略所说的延伸和完善,很多政策表面上看起来朝廷会很吃亏,不仅要为信教的人建立寺庙免除赋税,还要帮助草原的人建成,赏赐被分封的部落,但是他们都是沉浮政海多年,已经人老成精的家伙,渐渐的从这之中看出了一些门道。  就单单以限制迁徒这一条来讲,朝廷将各个部落的地域都清楚的划分,严禁各部落随意流动,朝廷可以为愿意不再过游牧生活的人提供生活保障,教导农耕,但相对的一旦哪个部落越境放牧则被罚没全部财产。这样的条款看起来朝廷似乎很吃亏,要出钱出力,可是换个角度来看,一旦草原部落居无定所的习惯被打破,朝廷想要掌控他们就简单了很多。
  册子上的种种条款都是这种看似优惠,但是以长远来讲却会对草原产生深刻的内容,势必能够打破草原人现有格局,届时朝廷长久以来的边关之患。
  “皇上,这……这实在是……”三位阁老粗略的翻完一遍以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些政策若能实施下去,鞑靼又何足为患。
  “今天叫各位来就是想先让各位看一看,这些政策由太子提出、内容由朕完善,花费了近半年时间才完成!虽然朕已经尽量的考虑周全,但是毕竟有些细节部分还顾虑不到,所以希望三位阁老能一起共同研讨!”朱佑樘眼中闪着熠熠精光,铮铮有声地道,“虽然我朝现在能控制的草原部分并不多,但是却可以先试行这些政策。目前国库充实,除一部分用于更换军备,朕准备在山西与浙江两地筹备两个军区,实行募兵制。现在这两地一直受鞑靼与倭寇骚扰,正好可以用来练兵。”
  “可是筹备军区的不仅事情事关重大,而且违背祖制,不是一直还在商议中吗?皇上怎可如此突然!”刘健连忙大声反驳道,“再说又该由何人负责筹备,何人领兵,这股力量不逊于边军与御林军,若被人利用起来反而不利朝廷!”
  “此事朕自有斟酌!既然是由太子提出的想法,朕准备交给他负责!推行募兵制这件事情众卿不必再说,朕心意已决!”朱佑樘猛地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望着草原的方向道,“草原虽广,却并非不可征服!”
  “皇上万岁万万岁!”朱佑樘出奇强硬的态度让三位阁老不由得无奈地对视,跪倒在地领旨。
  “早朝快开始了,你们先去大殿吧!众卿回家好好研究一下这册子里面的内容,朕会让人将手抄本送去你们府上!”朱佑樘拂袖坐回椅子,双手交握闭目养神起来。
  等三位阁老相续离开,萧敬准备好上朝的东西,走到他身边,笑道,“最近皇上的精神可真是好呢!做事也比以往强硬得多,没有以前那么婉转了!不过您可得注意点身体,要不太子回来知道了,又得把咱们大骂一通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2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