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慢走 作者:易临安【完结】(56)

2019-03-29  作者|标签:易临安 情有独钟 乔装改扮 生子 甜文

宋应遥不知所措的后退了几步,这里到底是哪里?

沈初晴从旁边的屋子里端着一碗汤走出来,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抬起眸子看到宋应遥站在门前,惊喜的说道“王妃你起来了啊。”

宋应遥闻声转过头去,愣愣的问道“沈护卫你怎么也在这?”

沈初晴走近宋应遥道“是属下把王妃带到这里的。”

宋应遥记起昨天的事情,抓着沈初晴的手臂焦急的问道“王爷呢!这里是那里?本妃怎么会这里?”

沈初晴被她猛的一摇晃,差一点就把手里端盘的汤撒掉,忙不迭的说道“王妃别再摇了,听属下解释。”

宋应遥松开了手,回想之前的事情越发心慌意乱。沈初晴把汤端到房间里,放在桌子上请道“王妃坐。”宋应遥跟随进了房间,点了点头在桌子边坐了下来,迫不及待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初晴避而不答,把汤端到宋应遥的面前“王妃将近一天没吃饭了,先喝点鱼汤吧。”

自己这么着急,沈初晴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宋应遥一气恼,冷冷的说道“如果你不说的话,本妃不吃。”

“这……”沈初面露为难,想随便找个理由应对。

宋应遥看出她的意图,不得不拿出王妃的气势来“本妃命令你快点说!说实话!”

沈初晴被逼无奈,只好快速的回答宋应遥的问题道“王爷不在这里。这里是京城外的一个小村庄,很安全。”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是王爷让属下把王妃安置在这里的。”昨晚她追上了马车之后,确认了王妃安全了,本来是想带着王妃回去去往王爷安排好的地方。但是那时京城内一片混乱,她只有一个人怕难保王妃的安危,便带着王妃出了城,先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停留下来。让马车夫驾着马车回去禀报王爷,然后就有暗卫传来了王爷的命令并且带来了许多用品。

王爷让她带着王妃先在城外安置下来,待他下了命令再做行动。不要立刻回到京城,因为京城内现在还不是很安全。王爷要她力保王妃无事平安,她也只好听从命令。

宋应遥听了沈初晴的话,再联系没有意识之前王爷对她的说的话,心中一团乱麻,王爷让她走,走的越远越好,他是想让自己去哪里,自己走了那他呢?他没有和自己走,他要去哪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宋应遥一点也不明白王爷这些所做所为是为了什么,难道是王府出事了?仔细的想了想也只有这个是最有可能的。她试探的问道“是王府出了什么事情吗?”否则她为什么要非走不可。

沈初晴面色一变,她没有想到王妃这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

她的反应刚好证实了宋应遥的想法,她心急如焚站了起来,要向外走去道“本妃要回去。”

沈初晴立即拦住了她道“王妃现在还不能回去!”

“本妃为什么不能回去!”宋应遥瞪着她问道道,把她拦着她的手臂往外一推“你别拦着本妃!”拔腿就要走。

沈初晴快进一步,又挡在她的面前拱手道“请王妃别为难属下。”

宋应遥又是一推“让开。”

眼见着王妃就要走出门了,王妃是主,自己是仆,沈初晴不敢对宋应遥动手,一着急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道“王妃,现在京城内危机四伏,王妃要是回去会有危险的!”

宋应遥果然脚下一滞,停了下来问道“危机四伏?京城里发生了什么事!”

沈初晴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懊悔不已,但是说出去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再难收回,她只好把大致的事情和宋应遥说了,末尾又加上了一句“……不过王妃请放心,王爷没事,很安全。他让王妃在这里等他来,所以请王妃以大局为重!耐心等待王爷!”

宋应遥拧着眉毛,目光紧盯着沈初晴的脸问道“王爷有受伤吗?”

沈初晴也不清楚王爷的具体情况,为了让王妃不离开这里,她坚定的说道“没有。”

宋应遥依旧保持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没有。”沈初晴再次肯定的说道,跪了下来请道“请王妃以大局为重!”

宋应遥虽然想与方檀同甘共苦,但是在大局面前,孰是孰非她还是分的清的。听沈初晴的说话,她也怕自己回去了会影响到方檀。

她咬了咬牙道“既然如此,那本妃便留下来。”

住在京城内的大臣们,隐隐的发觉到昨晚之后这天下将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他们知道却又装作不知道的模样。

在穿着满身铠甲的士兵,一列列的从他们府邸门前路过时,他们只顾着紧锁上自己的大门,然后躲在被窝瑟瑟发抖,不断哀求着上天放过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不要让那些士兵向自家的府邸冲来,心里祈祷着这件翻天覆地的事情赶快过去。对远方的厮杀声充耳不闻。

而耳朵不好的大臣们,在家人有意欺瞒下,在府邸深处睡的正安稳,错过了这场变革。

第二天,他们与不住在京城内的大臣们一同来上朝,却得到了皇上有疾,暂时休朝的消息。他们以为皇上真的病了,天天的按班就步的生活他们早就累了,难得可以休息一下了,何乐而不为?

他们轻松的下朝去,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讨论着要去哪里享乐一番,是杜康酒楼?还是勾栏画舫?一个个都忽视了昨晚一夜没睡的同僚那亦步亦趋的脚步。

第二日大臣们来上朝还是得到了同样的答复,其中也有人从同僚慌乱的言行上,渐渐感到不对。

大臣们这才发现到寻常替皇上宣旨的石修好几日不见了,宣旨的人换成了一个年轻的小太监,这个小太监是他们不认识,也从未在宫里见过。

第77章

半个月之后又是一次上朝,大臣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低声互相抱怨着皇上是不管事吗?还是太医院的太医太没有用了?

大殿前突然响起一声咳嗽,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他们抬起头来见这几天来一直见到的小太监手里端拿着一卷圣旨从大殿偏门走出来,连忙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垂手等待。小太监走到众位大臣的面前,四下扫了一眼。

弓身向站在最前面的康臣人恭敬的问道“丞相大人,众位大人都来了吗?”

康臣人向后面望了望答道“都来了,公公有事请讲。”

小太监点了点头“多谢丞相。”转身走上台阶上。清了清嗓,高声唤道“宣诚王接旨!”

大臣们片刻的惊讶之后,紧接着七嘴八舌的议论一起来。对小太监指指点点,表情透露着严重的不满,在朝堂上岂能胡乱叫唤罪臣的名字!

站在前列的大臣好意的在底下小声提醒道“公公,诚王还在天牢里呢。”

小太监觑了他一眼,依旧不管不顾的唤道“宣诚王接旨!”

大臣们见他不识相,蠢蠢欲动准备站出来指责他了。突然大殿外传来一声洪亮的声音。

“臣方檀接旨!”

方檀从大殿的门外昂首阔步走进来,朗声应道“臣方檀接旨!”走到小太监的下首,站着对圣旨行了一礼,却没有跪下接旨的意思。

大臣们见原本应该在天牢里的人突然出现在这里,倒吸一口冷气,互相相视了一眼,明智的选择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原本吵吵嚷嚷的声音顿时消声灭迹。

小太监瞧了方檀一眼,打开手里的圣旨喧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重病在身,精力不济。难以处理正常的朝务,故朕决定暂停早朝,期间朝务由诚王暂代,待朕身体康复之后,再行早朝。钦此!”念完,利落的把圣旨卷起来,双手捧着递给方檀“王爷接旨吧!”

方檀接过,朗声道“臣领旨谢恩!谢公公。”

大臣们在后面附和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太监为了让大臣们心服口服,特意对方檀说道“皇上已经查明了之前的事都是江南的官员诬陷诚王,把江南的官员重重的责罚一遍了,请诚王宽宏大量就饶恕了他们。”

方檀垂首道“谢皇上为臣洗清冤屈!”

“这段时间委屈诚王了。”小太监客气的回道。

“臣不敢。”

大臣们听着这两人在他们面前一唱一和,心知肚明这些话都是说给自己,却不敢有任何异意。原本轻视这个小太监的眼神也变了,看来这个小太监也不是一般人啊。

小太监和方檀对戏完,便对着大臣们说道“如果没有其他的事,众位大臣们先请下朝吧。”

大臣们一行礼,齐声道“臣等告退。”

下朝之后,方檀率先离开了群臣议事的大殿,等她走远之后众大臣们也陆陆续续的离开了。那个宣旨的小太监见人都走的差不多特也准备离开。却被还没走的康臣人唤住了“公公请留步!”

小太监转过身来,困惑的问道“丞相有什么事吗?”

康臣人走近他道“就是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公公。”

小太监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来,有礼的请道“丞相请说。”

康臣人最先问道“请问公公的姓名是?在宫中是何职位?”

“奴才永恩,丞相不必和奴才如此客气。”永恩笑了笑,游刃有余的应道“奴才职位低下,不值一提。”

“噢,原来如此,难怪老臣从未见过公公。”康臣人见他不愿说出自己的职位,背着一只手傲睨自若点点头。

“正是。”永恩依然含着笑答道。

康臣人紧接着问道道“公公知道皇上是生了什么病,要紧吗?”

“请丞相放心皇上只是小病而已,很快就可以康复临朝了。”

“那……”康臣人不问出个所以然来不放弃,旁敲侧击的问道“那太医有说皇上多久能康复吗?毕竟天下不可一日无君。”

“这个奴才是知道的,但是……”永恩摇了摇头“奴才不敢枉言,请丞相耐心等待皇上会回来。”

康臣人话锋一转紧追不舍问道“那请问公公为何近日都不见石公公?他一向都是代替皇上下达命令了,如此皇上病了,为何是你来,而不是他?”他虽然不喜石修,但是半个多月来都不见他,心里也是奇怪。

永恩早就料到他会问到石修,应对自如答道“石公公是皇上身边贴心的公公,皇上病了自然要一心一意守在皇上的身边侍候,怎么能为了其他的事而分心呢,所以他的差事就由奴才暂时领了。”

康臣人眯着老眼,将信将疑点点头,这个小太监在他不停的追问下竟没有出现一点慌乱和惶恐,还能有条不紊有理有据的回答他的话,对不能回答的事情,一问三不知,只推不知道,是个人才。

转念一想再问下去可能也问不出个什么想知道的事情来,就放他走了,自己也随即离开皇宫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6/8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