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冢随录_马伯庸【4部完结】(182)

2019-03-10  作者|标签:马伯庸

  朱熹和陆游看到,一个中年男子面色yīn沉地从未央宫走了出来,双手捧着一卷圣旨,每走一步,都无比地沉重,仿佛那圣旨重逾万斤。他一走出宫门,就有一群与他同样服色的人涌上来。中年男子略说了几句,一挥手,他们便面带着兴奋四散离去,在更远的地方,早已经准备好的信使大声喝叱,几十辆马车隆隆地碾压着大道,冲出长安四面的城门。

  「到了汉武帝即位后,变故出现了。董仲舒突然秘密上书,建言天人三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这个消息公布天下的时候,诸子百家和我都被惊呆了,这简直就是赤luǒluǒ的背叛。我去质问他,他冷淡地告诉我,天下只需要儒学就够了,其他的传承都是错误的。我没法说服他,只能警告说他的举动意味着战争,当场剥夺了他的百家长头衔。他没反抗,乖乖地把信物还给了我。

  「很快我和诸子百家的人发现,我们都错了,这不是战争,是一边倒的屠杀。董仲舒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处心积虑地积蓄着力量,利用他百家长的职权暗中培植儒家的力量,不动声色地削弱其他诸家的实力。他之前的每一次建言,每一个决定,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属于一个宏大计划的其中一步。等到我们公开决裂的时候,他的网早已经编好,只待着轻轻收紧,便可以勒住我们的脖子。」

  似曾相识的场景又回来了。车辚辚,马萧萧,到处都是脚步声和喊杀,嚎哭声和惨叫此起彼伏。不同服色的人被驱赶,被追杀,在火与血的jiāo织中仓皇逃窜。整个大地又陷入了混乱之中。

  「那对于毫无准备的诸子百家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董仲舒的儒门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一动便是雷霆万里。每一个试图反抗的人都被他们『罢黜』,每一个学派的学馆都被拆毁,每一本书都被焚烧。在董仲舒的背后,是整个大汉朝廷,无人能够反抗。我试图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可已经领悟了天人感应的董仲舒,变得十分qiáng大,而我那时候开始炼笔尚不足百年,手里还没有多少笔灵,根本无法制住他。

  「罢黜持续了二十多年,诸子百家被屠戮一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些传人临死的时候,多炼一些笔灵出来,抢救出他们的传承,以免白白泯灭。二十多年后,董仲舒终于也到了大限之时。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主动找到我,希望能够变成笔灵。我讽刺他说,如今的儒门如日中天,你何必要把自己变成笔灵。董仲舒没有解释,只是问我是否愿意。经过考虑,我答应了他的要求,作为jiāo换,我希望他停止对诸子百家的追杀,而是任其自生自灭,他答应了。那时节诸子百家风雨飘摇,如同一栋千疮百孔的房子,即使没人去推,早晚也会轰然倒塌。」

  厮杀的场景陡然消失,整个空间扭曲了片刻,变成了一间屋子。一位老者盘坐在屋子中央,头发已经是全白,身前的凭几上搁着一份刚刚写完的奏章。他双目紧闭,纹丝不动。一个身材颀长的青袍人站在他的背后,正在用右手按住他的天灵盖,一种玄妙的光亮从手掌与脑袋接触的地方流泻而出。

  「董仲舒死后,我把他炼成了一枝笔,并起名叫天人。我在炼笔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当年我为他先祖炼的那管无名笔灵,不在他的身体里。可我没有多作思考,匆匆把天人笔放回笔冢,然后去寻找诸子百家的残余力量,告诉他们不必继续亡命了。当我再一次回到笔冢之后,却惊讶地发现,笔冢里存放的笔灵们,全部都被天人笔吞噬了。

  「我一直到那时候,才意识到董仲舒的用心。他知道我为诸子百家炼笔,也知道这些笔灵会一直流传下去。他不能容忍儒家在后世还会受到潜在的挑战,于是便故意被炼成笔灵,让自己化身成为天人,把其他笔灵吞噬下去,以绝后患。而他祖先的那枝无名笔灵,就是第一个牺牲品。

  「必须得承认,他的执著与智谋都是极其可怕的,居然可以把信念贯彻到了这一步。我愤怒至极,可我发过誓言绝不毁掉我炼出的笔灵,于是我只能把天人笔用最qiáng的禁墨封印起来,关在笔冢之外的一个地方,让它无法再对别的笔灵造成伤害。」

  场景变幻,这一次变成了一座jīng致的砖石宫阙,殿门上方挂着一块匾额,上书「白虎观」三字。一群白发苍苍的儒生分坐成两侧,手持书卷与刀笔,激烈地辩论着,唾沫横飞,十分热闹。在殿角坐着一个人,书吏模样,他一边倾听着学者们的声音,一边紧皱眉头,奋笔疾书,试图要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

  「董仲舒身后的儒学地位,已经是不可动摇。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边安抚诸子百家的余族,一边重新寻才炼笔。时间转眼就到了东汉建初四年。各地大儒齐聚京师,在白虎观内开会探讨学术。这次会议持续了三个月,最终由班固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接下来的故事,我想你们也许都知道,那块牌匾受感化虎,叼走了班固魂魄,以致我未曾为这位《汉书》作者炼出笔来。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居然又是董仲舒的一个伏笔!他在临终之时,在我到来前,把他亲手抄写的一本《chūn秋繁露》jiāo给了最信任的弟子,让他转呈给汉武帝。这本书,就一直留在了秘府之内。一直到白虎观会议,章帝决定从秘府里调了一批珍贵古本给学者们参考,于是《chūn秋繁露》便成了白虎观会议上重要的参考资料——事实上《白虎通义》就是继承自《chūn秋繁露》的思想。这是董仲舒早在几百年前就预料到了的。

  「这本《chūn秋繁露》早被董仲舒浸染了他的一部分魂魄。趁着这次大儒齐聚、儒学氛围浓郁的机会,这缕魂魄从书本中逃逸出来,附在白虎观匾额之上,尽情吸收大儒们的灵气,化成虎形。可如果想破开天人笔的束缚,这还远远不够。于是白虎便选中了整理《白虎通义》的班固,趁他濒死衰弱之时,叼走了他的魂魄,并与之合为一体。」

  崇山峻岭之中,一位青衫君子负手而立,身旁数笔围绕。他身前有一头巨大的白虎,不时吼啸扑击,试图接近他,却每次都被那些笔灵打退。白虎转身欲走,却被另外几枝笔灵挡住。这些笔灵纷纷放出光华,布下天罗地网,让那头巨shòu根本无处可逃。

  「《白虎通义》是儒门经典,班固又是一代才人。白虎吞噬了班固魂魄后,实力大涨,让天人笔重临天下的欲望愈加qiáng烈。我绝不容许笔灵被吞的悲剧重演,也不容许天人笔再度断绝百家的传承,于是亲自出手,成功地破去了白虎九成的灵力,使它功亏一篑。在接下来的一千年,白虎彻底销声匿迹,逐渐被笔冢所淡忘。」

  笔冢主人的语速转慢,逐渐低沉下去。周围的场景又飞速旋转起来,朱熹和陆游眼睛一花,发现他们又回到了桃林之中,眼前是石桌石凳还有一壶桃花酒。而笔冢主人的化身,正坐在旁边,面带着温和的笑容,手里还把玩着那具鱼书筒。小童蹲在地上,自顾看着蚂蚁搬家入神。

  「没想到原来它这一千年,一直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仍未曾放弃复活天人笔的希望。啧啧,看来董仲舒与我笔冢的缘分,还未穷尽。可见造化弄人,命数玄妙啊……两位,欢迎回来。」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82/21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