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明,千里皆明_林清玄【完结】(27)

2019-03-10  作者|标签:林清玄

  人间游行 读《阿含经》,最常从眼前跃起的是四个字:“人间游行”。

  佛陀成道以后,在人间各处游化,有时也到天上去说法,在《杂阿含经》最后一部分,都是佛陀为鬼神说法的记载,很有意思的是,佛对“天子”说法总是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天子们则都是在半夜来请佛陀开示。而在佛为夜叉鬼、针毛鬼、鬼子母等百千诸鬼说法时,都是佛陀在“人间游行”,晚间接受鬼的供养,住在鬼所变化的居处。

  经典一开始的时候,都是: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国人间游行……”

  我很喜欢经典这样的开头,光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人间游行”这几个字就够令人沉思了。

  《增一阿含经》的《听法品》里,曾记载佛陀到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

  帝释问佛:“为用天食?为用人食?”

  佛言:“用人间食。所以然者,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

  于是,佛在天上就吃人间的食物(在天人想来,是十分粗糙的东西),共吃了三个月,娑婆世界的众生很想念佛,优填王首先用栴檀木刻佛像,波斯匿王首先用huáng金塑佛像,传说这是佛教有佛像的开始。

  经上还有一位佛的弟子,死后升天,忆念佛陀,以神通力变化到佛面前,可是他的身体却站不起来,他细致的身体如苏油一般软瘫在地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佛陀教他把身体变粗糙一点,才能在人间站立。

  相对于六道里的天道、阿修罗道,乃至于鬼王,人都是非常粗糙的,吃的食物也很不佳,这真是无可如何的事。

  不过,当我们想到佛陀选择在人间成道,并且乐于在人间游行,即使住在辉煌的天宫,仍然与我们一样吃着人间粗糙的食物,光是如此,就值得我们感恩,因为仅仅“人间游行”四字就有深刻的大慈悲在。

  我们也是天天在人间游行,可是我们做了什么?又想选择什么呢?

  人间英雄 英国作家卡莱尔在《英雄与英雄崇拜》一书里,这样界定人间的英雄:

  “大勇无畏,勇中有温柔之情的人。”

  “独具慧眼,达于永恒深处的人。”

  “以生命火,来照亮真实之光的人。”

  “甘于沉默,不爱自我炫耀的人。”

  “情智jiāo融,有似云雀般欢愉的人。”

  “自我节制,因节制而高雅的人。”

  “喜爱无限,公然向死亡挑战的人。”

  “天真自然,明亮一如赤子的人。”

  “生而忠诚,因忠诚而伟大的人。”

  “dòng察明锐,以直觉便能看见神圣的人。”

  ……

  这些话,使我们知道英雄何以为英雄,而这些特质,都是大乘菩萨的特质,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吧:菩萨,正是最伟大的人间英雄!菩萨行,正是最高远的英雄行径!

  菩萨与一般人间英雄最大的不同是,菩萨从不以为自己是英雄,而是随顺在众生之中,与众生同样地仰望。此外,菩萨不求世间的名利与权位、菩萨不被时空所拘限。

  菩萨有无边的胸怀,但不认为自己的胸怀够广大。

  菩萨有无尽的慈悲,但不以为自己的慈悲够深切。

  菩萨有无量的智慧,但不以为自己的智慧够宏伟。

  菩萨有无限的柔软,但不以为自己的温柔够细腻。

  菩萨是人间英雄,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但菩萨之所以为菩萨,是在他的无求、无私、无怨、无悔、无住、无着。

  英雄的成功,是时代与环境改革的标帜,是在无数凡夫的枯骨上站立的。

  菩萨的成功,是使凡夫都成为菩萨,使最苦难之地,犹有最高洁的心灵,使最烦恼浊恶之地,也变成最清净殊胜的国土。

  英雄,是历史的旗帜。

  菩萨,是永恒的诗歌。

  英雄,是浓云中的闪电人,是危崖间的走索者。

  菩萨,是温暖柔和的日月,是架在危崖间让人走过的桥梁。

  英雄的歌谣总是写在书册,以美人的幽魂镶边,用醇酒的醺陶作注。

  菩萨的诗章则是流在空中,用智慧的馨香做油,以慈悲的清净为火。

  不断地燃烧,却不留形骸,成为永恒蓝天的一部分。

  风从哪里来? 在《景德传灯录》里记载,六祖慧能在南方避难很多年后,有一天来到南海法性寺,晚上就在走廊上打地铺。突然chuī来阵阵夜风,把寺庙里的刹幡chuī得喇喇作响,有两名和尚看见了就争论起来。

  一个说是“风动”,另一个说是“幡动”,争了半天没有结果,六祖看他们争得满头大汗,就说道:

  “风幡非动,动自心耳!”

  寺里的方丈印宗法师听见了,大吃一惊,请他到方丈室,问取风幡之意,知道慧能是非常人。一问之下,才知道六祖在眼前,立即执弟子之礼,请受禅要,六祖的禅风就从这时起大为兴盛。

  “风幡非动,动自心耳!”也有许多经书写成“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译成白话则是:“动的不是风,也不是幡,而是我们的心啊!”

  这个故事非常有趣,因为对眼睛而言,看到旗子动是一种“真的现象”,而使旗子动的因是风,风却是不可见的,风如果不动,旗子也不会动,旗子如果不动,眼睛不会随之而动,而驱使眼睛去看的根源则是在心呀!

  如此追究起来,动相都是虚幻不实的,它随着因缘变灭,缘起时动了,缘灭时就静了,并没有一个实体。所以并不是说风不动或幡不动,而是在风与幡飞扬的时候,唯有不动的心可以检验它,如果心随着动起来,就会随风、随幡而散乱了。

  为什么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因为风是非常柔软的,幡也是非常柔软的,但是有一个东西比这两者更柔软,就是自己的心。心如果柔软,就可以简单地检视风的动或幡的动,心如果刚qiáng不清明,看到风动就是风在动,看到幡动就是旗子在动,就不能保有觉性了。

  在佛经里,经常用到“风”的意象,例如佛经里说到,宇宙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各具有坚、湿、暖、动之相,凡是有动相,都是风。人身也是由地、水、火、风所合成,人的出入息和身体的转动都叫作风。

  这种意象最有名的就是“八风”,八风又叫“八法”“八世风”:

  一、利:利乃利益,凡有益于我,皆称为利。

  二、衰:衰即衰灭,凡有减损于我,皆称为衰。

  三、毁:毁即毁谤,因恶其人,构合异语,而讪谤之。

  四、誉:誉即赞誉,因喜其人,以善言赞誉。

  五、称:称即称道,因推重其人,在众中称道其善。

  六、讥:讥即讥诽,因恶其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明说。

  七、苦:苦即bī迫的意思,是说遇到恶缘恶境,身心受其bī迫。

  八、乐:乐即欢悦的意思,是说遇到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7/3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