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孩子要读的365个好故事_星月【完结】(60)

2019-03-10  作者|标签:星月

  李先念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宽厚待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但是,穷人有穷人的骨气。在财主面前,他的独立性、反抗性也qiáng,从不愿逆来顺受,像面团似的任凭他们搓来揉去,随意摆布。每当店主无理训斥和rǔ骂他时,他总是怒目相视,甚至顶上几句,胸中窝着一团反抗怒火。

  一次,李先念喂完马,将马槽收拾gān净后,正准备去烧火做饭,在门口碰着一个讨饭的小孩,与这个小孩讲了几句话,被店主发现了。店主说他耽误了做饭时间,骂骂咧咧,还要打他。他气愤不过,决计报复一下,让店主也知道穷人的厉害。饭后,店主要骑马外出,李先念“顺从”地牵来马,躬身地下,等店主骑上马背后,他迅速立起身来,使劲拍打马身。马受惊吓,仰头奔跑,店主缺乏准备,被摔倒在地上,重重地跌了一跤,痛得直打滚,半天说不出话来。

  人活着就是不能像面团似的任凭命运揉搓。服输的人永远不会赢。李先念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小朋友,你能想象李先念当时受苦的样子吗?在所有的事情中,你觉得哪一件事情他gān得最漂亮呢?

  173方志敏为可怜人报一箭之仇

  1935年8月16日,年仅36岁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他在就义之前,写下了万古不朽的华章:“我流血的地方或我埋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朵。这朵花,你们可以视为我的jīng神寄托吧!在微风chuī拂中,如果那朵花上下点头,那可视为我在为中华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致以革命的敬礼!如果那朵花左右摇摆,那就视为我在提劲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有一次,方志敏到德兴张家村探望姐姐,路见当地的大财主邵襄臣正在bī债。那财主不顾一个老妇人的苦苦哀求,定要夺走他的饭锅和棉被抵债。年少气盛的方志敏见此惨状,怒不可遏。他紧握小拳头,非常气愤地对姐夫说:

  “这邵襄臣太坏了,总有一天我要败他的家!”

  姐夫无奈地说:

  “邵襄臣是本地的大财主,财大气粗,你一个小娃娃,怎能败他的家呀!”

  此后,小小年纪的方志敏好长时间思考着,如何为这可怜的老妇人报一箭之仇。

  大年初一,邵襄臣早早起了chuáng。他每年都争着第一个“开门大吉”,以便“招财进宝”。鞭pào放响了,长香点燃了,邵襄臣穿起平常不轻易穿的丝贡团花长袍马褂,头戴红顶黑缎的瓜皮帽,满怀喜悦地走到大门边。他口中念念有词地双手扳下大门杠,又毕恭毕敬地拉开门栓,打开大门。

  骤然间,一股恶臭气味扑面而来,随着是一把沾了粪污的稻草扫帚直倒下来。他来不及躲避,粪污溅了他一脸一身。他踉跄着脚步连连后退,冷不防脚下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仰面又见稻草把上赫然贴着两张纸条,上面写着:“抬头见鬼”、“开门招灾”。

  鼎丰商行的店伙计和雇员们一个个手捂着鼻子笑着走出大门,街上前来看热闹的老百姓一个个都开怀大笑,十分开心。

  原来,这是方志敏与小伙伴一起,设计了好长时间,并于除夕之夜安放好,替可怜的老妇人报仇的。

  方志敏小小年纪就如此具有正义感,难怪他成人后会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革命者。他不仅是一位英勇不屈的革命战士而且才华横溢,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光辉著作。自幼就疾恶如仇的方志敏真是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小朋友,你看过方志敏的文章《可爱的中国》吗?

  174朱德爱憎分明的孩子

  朱德出生的时候,祖孙三代十几口人居住在地主丁邱川废弃的一座破库房里,全家人仅靠种地主的几十亩薄地维持着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苦难的日子虽然使人食不裹腹、骨瘦如柴,却没有压弯人们的脊梁。朱德的母亲钟氏以她善良、勤奋、吃苦的jīng神默默地影响着儿子那幼小的心灵。母亲性情和蔼,从没有打骂过孩子们,也没有和村里人吵过架。朱德在刚刚懂事的时候,便天天坐在母亲的纺车旁,一边静静地看着母亲纺那永远也纺不完的线,一边听母亲娓娓地讲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那些穷苦百姓受苦受难,有钱人家为非作歹的故事,在朱德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母亲讲到动情处,朱德那明亮的双眸里便盈满了泪水,有时还把小拳头攥得紧紧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德在四五岁时便开始帮助母亲gān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田野里、院子里,在母亲高大的身躯的背后,时时可以见到朱德那幼小的身影。虽然显得很吃力,有时不免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在地上,朱德却始终都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角,艰难地在人生路上迈着顽qiáng的步子。朱德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很多劳动知识。到八九岁时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有一次,朱德从私塾回家,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他悄悄地把书一放,就放牛去了。一到农忙,他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朱德的母亲不仅教给朱德许多劳动知识,也教给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有一年,南巴地区遭了灾,不少灾民拖家带口地出来讨饭,朱德的母亲没有粮食周济他们,就煮了一锅菜糊糊,让朱德给灾民端去。受母亲这种影响,朱德在很小的时候便用他稚嫩的双肩帮助小伙伴们把柴草背回家去。

  1892年,6岁的朱德背负着父辈的殷切希望,跟着哥哥代历、代凤走进了离家不远的私塾,开始了艰难而又执著的求学生涯。

  朱德同他的哥哥刚到私熟时,原有的十多名学生均是富家子弟,很看不起衣不蔽体的朱氏兄弟,经常找茬欺rǔ他们。朱氏兄弟忍无可忍,朱德在哥哥的带领下,将富家子弟打得落花流水,出了一口气。

  在艰苦的生活中,母亲给了朱德一颗博爱的心,让他爱憎分明。小朋友,你听完朱德的故事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朱德从小就具有正义感,他甚至想为故事里的人物去打抱不平。责任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责任心越qiáng动力便越大。朱德就是在qiáng大的社会责任心的驱使下不断成长的。

  175董必武为了国家一定要搬家

  1957年,董必武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有一次,他正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看见女儿董楚青噘着嘴进来了。她边走边撒娇说:“爸爸,咱们别搬家了,好不好嘛!”

  董必武故意问:“为什么?”

  “咱们这房子花园大,很好玩。chūn天有海棠花、桃花真好看,夏天绿荫浓浓的,真凉快;秋天呀,有葡萄、枣儿真好吃;冬天下雪堆雪人,真够味的。别搬了吧,爸爸!”

  事实正是如此,董必武一家当时住在钟鼓楼附近一个有花园的院子中,房子的建筑布局很合理,也很有气魄,传说这个院子曾是个王府。几年住下来,他已经很喜欢这个住所了,但如今还是决定搬家,迁进中南海住。

  董必武笑着听完女儿的话,认真地向她解释:“这房子是很好,花园也很漂亮,你到哪里再去找这么好的房子呢?说没有是太绝对了,起码是很少。但咱们还是要搬,为什么呢?”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0/12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