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_心缘【完结】(61)

2019-03-10  作者|标签:心缘

  五月丙辰日,太后立常山王刘义为皇帝,改名叫刘弘。没有改称元年,是因为太后在行使着皇帝的职权。改封轵侯刘朝为常山王。设置太尉的官职,绛侯周勃当了太尉。

  七年(前181)正月,太后召赵王刘友進京。刘友的王后是吕氏的女儿,刘友不喜欢她,而喜欢其他的姬妾,吕氏的女儿很嫉妒,恼怒之下离开了家,到吕后面前诽谤刘友。太后大怒,召赵王来京囚禁,将其最终饿死。赵王死后,按照平民的葬礼,把他埋在长安百姓坟墓的旁边。己丑日,发生日食,白昼变得跟黑夜一样。太后非常嫌恶,心中闷闷不乐,对左右的人说:“这是因为我啊。”

  二月,改封梁王刘恢为赵王。吕王吕产被改封为梁王。梁王刘恢改封为赵王后,心里不高兴。后因宠姬被太后的女儿、自己的王后害死,赵王内心悲痛就自杀了。太后知道这件事后,认为赵王为了女人就连祭祀宗庙的礼仪都不要了,于是就废除了他后代的王位继承权。

  公元前179年三月中旬,太后举行了除灾求福的祓祭,回来路过轵道亭时,看到一个东西象是一条黑狗,一下子撞到她的腋下,忽然又不见了。让人占卜,说是赵王刘如意在作祟,从此太后得了腋下疼痛的病。

  七月中旬,太后病重,告诉吕氏兄弟一定要握住兵权。

  太后去世后,高祖的儿子以及老臣周勃、灌婴、陈平等,经过一番谋划,逐一消灭了吕氏的势力。将吕氏一族消灭后,朝廷中的大臣们一起秘密商议,决定推举仁孝宽厚、娘家谨慎善良的高祖的长子,代王刘恒为天子。随之,少帝被杀。

  自此,代王被立为天子,死后谥号是孝文皇帝。

  吕后专权的时候,虽然代行皇帝职权,但与孝惠帝时一样重视农业生产,基本是无为而治,百姓得以继续休养生息,天下基本也安然无事。

  文景之治─孝文帝仁德无为治天下

  孔子曾经说过:“治理国家必须经过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克服残bào免除刑杀了。”这话千真万确。从汉朝建立到孝文帝,经过四十多年,德政达到了极盛的地步。一方面文帝受老子的思想影响,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另一方面文帝为人十分仁德宽厚,这使得天下百姓受益无穷,也使西汉王朝逐渐走向了qiáng盛。

  文帝刘恒,被高祖封在代地称代王。公元前180年,在吕后去世,大臣们共同诛灭了诸吕后,被拥立为天子。

  文帝的仁德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一,他废除了连坐法和肉刑。文帝认为,法令是治理国家的准绳,是用来制止bào行,引导人们向善的工具。既然犯罪的人已经治罪,就不应该株连他们无罪的父母、妻子、儿女和兄弟。而且法令公正,百姓就忠厚,判罪得当百姓就心服。

  后来齐国的太仓令淳于公犯了罪,应该受刑。太仓令的小女儿缇萦向朝廷上书说愿意入官府为奴婢,以免除父亲的刑罚。文帝怜悯缇萦的孝心,同时认为是自己的道德不厚,教化不明,就下诏废除了黥、劓、刖等肉刑,改用笞刑代替。因为取消了严苛的刑罚,文帝时许多官吏能够断狱从轻,持政务在宽厚,不事苛求,因此狱事简省,人民所受的压迫比秦时有显著的减轻。

  其二,在确立继承人的问题上希望寻找到圣德之人实行禅让。一些大臣劝文帝及早立太子,文帝却说自己的德薄,希望可以找到贤圣有德的人把天下禅让给他。大臣们认为确立继承人为自己的儿子是由来已久的定规。如果抛开应当立为太子的人,却从诸侯或宗室中另选他人,是不合适的。这样,文帝才同意立自己的儿子启为太子。但同时赐给全国民众中应当继承父业的人每人一级爵位。

  其三,文帝能够推己及人,与民同乐。三月,主管大臣请求皇帝封立皇后。文帝立太子的母亲为皇后。皇后姓窦。文帝因为立了皇后的缘故,赐给天下无妻、无夫、无父、无子的穷困人,以及年过八十的老人,不满九岁的孤儿每人若gān布、帛、米、肉,希望天下这些贫苦之人可以享有一些快乐。

  此外,文帝还对普天下施以德惠,安抚诸侯和四方边远的部族,加封有功大臣,因此各方面上上下下都融洽欢乐。

  其四,为了不劳苦百姓和节省财力,文帝二年(前178)十月,下令居住在长安的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国。一方面可以省却百姓供应运输给养的劳苦,节约人力和财力;一方面列侯也可以教导和管理封地的百姓。次年,还把授兵权或调军队的铜虎符和使臣出使所持的竹使符发给各封国丞相和各郡郡守。

  其五,对于自己,文帝则十分节俭。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huáng金,于是文帝便放弃了。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坟;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

  文帝还下令撤销卫将军统辖的保卫自己的军队。现有马匹,只留下日常所需要的,其余的都jiāo给驿站使用。

  其六,废除法令中的诽谤朝廷妖言惑众以及百姓批评朝政有罪的罪状。文帝认为,古代治理天下,朝廷设置進善言的旌旗和批评朝政的木牌,可以打通治国的途径,招来進谏的人。而这条罪状就使大臣们不敢完全说真话,做皇帝的也无从了解自己的过失。群臣中如袁盎等人進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

  在治理国家方面,文帝更是以仁德为本,采取“无为”方式。文帝十分重视农业,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因此即位后多次下诏重视农桑,并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gān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降低田租和赋税,减轻徭役。文帝二年(前 178)和十二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文帝时, 算赋也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進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文帝十二年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促進作用。

  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文帝或战或和,完全从百姓的利益出发。虽然匈奴多次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却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乐意给百姓带来烦扰和劳苦。

  在对待同姓王反叛的问题上,文帝则是以德报怨。在平定济北王刘兴反叛后,文帝下诏宣布赦免随济北王造反的官吏百姓。公元前174年,主管大臣报告淮南王刘长废弃先帝的法律,不听从皇帝的诏令,宫室居所超过规定的限度,出入车马仪仗比拟天子,擅自制定法令,与棘蒲侯的太子陈奇图谋造反,还派人出使闽越和匈奴,调用它们的军队,企图危害宗庙社稷。群臣议论此事,都说“刘长应当在街市上斩首示众。”文帝不忍心法办淮南王,免了他的死罪,废了他的王位,不准再做诸侯王。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使他们显贵,报之以德。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1/35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