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风月女明星_唐汉【完结】(78)

2019-03-10  作者|标签:唐汉

  ……阮女士有绝代的天才。经过了一个非常的身世,她的修养,她的地位,就她的生活经验,难道就肯这样轻生,兄弟今日敢说一句话,阮女士绝不是这样糊涂的一个人。她的离开这个世界,实系为解脱自己。她系一个可怜的女子,她系一个弱者。对于社会上的无情的压迫,作一个消极的反抗的最后表阮适在妇女节牺牲,实是最堪深思。……

  阮玲玉的遗体人殓后,又举行了公祭。“联华”的祭文曰:

  湛湛朝露,谁不有死?伤哉女士,年才念六。为艺苑之jīng英,为群众之领袖。未应死而竟死,斯哀恸而泪流。忆昔联华,复兴国片,联袂起义,揭竿奋斗。女士不顾事之成败,不问力之薄厚,于大雪纷飞之中,作联华一声之怒吼。五年以来,一贯如旧。决严寒,冒溽暑,牺牲家庭,牺牲幸福,无非为社会作先锋,为艺术作牛马。既操心而劳力,又温柔而忠厚。作艺人之楷模,应天长而地久。谁知祸害来无端,为人不长寿,死于人言可畏,死于悠悠之口。三八节日,一旦长休。呜呼哀哉!从此夜台寂寞,一去不返;幽冥永隔,欲见无由。乃为之诔曰:

  粤秀之英,珠江之灵,漠漠艺海,灿烂银星。温其如玉,磨而不磷。为弱者qiáng,为屈者伸。嗟彼巾帼,舍生成仁,衔哀作诔,式昭德音。

  3月12日,又有约3万余人前往殡仪馆向阮玲玉作最后的告别。

  3月14日,阮玲玉的灵柩移往位于闸北的联义山庄墓地。上午十一时,万国殡仪馆前的草坪上,三百多位阮玲玉生前的至亲好友已肃然排好队伍。下午一时十分,由黎民伟、陆涵章、孙瑜、蔡楚生、费穆、马徐维邦、吴永刚、杨小仲、谭友六、金焰、张翼、郑君里等十二人,共同舁榇上灵车,并由灵车舁榇入墓地。

  这日,前来送葬的队伍长达十里,影迷们甚至有从南京、杭州专程赶来执拂的。从万国殡仪馆到联义山庄墓地有20多里路,灵车一路所经之处,万人空巷,沿途夹道致哀者达30万人。

  美国纽约时报驻沪记者见状极为感动,特为报道说:“这是世界最伟大的哀礼。”这张报纸上还有一幅插图:送葬行列中有一大汉,头扎白布,身穿龙袍。意谓:“倘中国仍有皇帝,也会来参加葬礼的。”

  美国洛杉矶报刊上也报道了上海为阮玲玉举殡的新闻,题目是《三十万群众送中国女明星之丧》,文内云:

  “仰幕阮女士才华而专程前往瞻谒遗容者逾十万,悲壮热烈之情形,较范伦铁诺死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此种情形在中国当属空前。”

  阮玲玉走了,就这样永远离开热爱她的观众们、亲人们、朋友们。她再也没有回头

  第15章 崇拜阮玲玉 追星族纷纷自杀 把玩李绮年 毁星族频频施备

  崇拜阮玲玉追星族纷纷自杀

  把玩李绮年毁星族频频施备

  阮玲玉的死激起了广大观众和电影从业人员对她的深切同情。阮玲玉去世后,孙瑜坐在栩栩如生的阮玲玉遗体旁,默默地凝视着她,痛惜这位被当时社会吞噬了的艺术天才。

  孙瑜在《联华画报》上发表文章说:“她的一生是一页挣扎向上的史实。阮玲玉的卓绝演技霸占了中国影坛十几年以来的第一位。”在阮玲玉去世20年后,他又写文章怀念阮玲玉,对她的表演艺术给予更高、更准确的评价:“阮玲玉的天才演技,是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骄傲。”

  在孙瑜的身边,还珍藏着一本宝贵的纪念册子。在这本纪念册中,有韩兰根、殷秀岑、陈燕燕、陈娟娟、金焰的题字留念,也有郑君里、蔡楚生、聂耳、王人美、黎莉莉书写的手迹。

  唯独在有一页上,贴着一小块暗红的漆布,绣了一个jīng巧、秀丽的“孙”字。在这个“孙”字旁,纪念册的主人,例外地写了几行字:

  十几天前,我请她给我留几个字在老朋友的小册上。她说要想一点好的意思……如今是太晚了,还剩下在拍《小玩意》时她在草帽里绣的一个字……。昨天我们的玲珑美玉离开这浊世了。她去了,但是她的天才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坎深处。

  1935年3月9日

  阮玲玉在生前没有应孙瑜的要求,在纪念册上留下片言只语,只用她纤细灵巧的双手绣了一个“孙”字。这个“孙”字寄托了阮玲玉对自己的艺术合作者孙瑜的多少深情厚意,也留下了孙瑜多少怀念和惋惜。

  阮玲玉的死,也激起了人们对社会恶势力的无比憎恨,huáng色记者、张达民和唐季珊顿时成为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因而那帮huáng色记者和一些曾热衷于渲染阮玲玉的私生活,发表过许多极不负责任的所谓新闻报道的报纸,以及张达民和唐季珊都急于为自己开脱罪责。

  huáng色记者们仍试图误导舆论,把阮玲玉的自杀竟说成是受了她所主演的《新女性》一片的影响,是《新女性》“教唆”阮玲玉自杀的。对此,《新女性》的编剧孙师毅愤而写下挽文:

  谁不想活着。说影片教唆人自杀吗?为什么许许多多志节有亏,廉耻丧尽,良心抹煞,正义偷藏,反自鸣得意之徒,都尚苟安在人世?

  我敢说死者,是社会胁迫她致命的,请只看罗罗皂皂,是非倒置,泾渭混淆,黑白不分,因果莫辨,却号称舆论的话,居然发卖到灵前。

  另有一些记者则声称他们关于阮玲玉的报道是“有闻必录”,有经官的事实为依据的”,似乎阮玲玉的死和他们毫无关系。对此种论调,病中的鲁迅先生拍案而起,写下了《论人言可畏》一文,指出:“她的自杀,和新闻记事有关,也是真的。”

  当然,也有些报纸受到阮玲玉之死的震动,对自己曾有意无意地加入过诽谤阮玲玉的黑色大合唱的行为,有一定的反省,在阮玲玉去世后,发表了一些比较接近事实真相的报道和悼念阮玲玉的文章。

  更多的报纸则热衷于讨论阮玲玉为何要自杀。于是开列出五花八门似是而非的所谓原因,有指张达民和唐季珊为凶手的,也有说是因为舆论的胁迫,也有说是虚荣心驱使的,还有说真正的刽子手,是中国不长进的影迷等等,不一而足,煞是热闹。

  不能说这些说法都没有道理,但这些报纸上的讨论,大多已背离了寻找造成阮玲玉悲剧根源的初衷,有些报纸压根就从未抱有过这样的初衷,因而成了一种文字游戏,一种空论而已。

  在阮玲玉自杀事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凶手角色的张达民,在阮玲玉去世后进行了令人作呕的拙劣表演。

  3月8日晚,张达民正在扬子舞厅跳舞,一位熟人走过来告诉他阮玲玉已自杀身死。张达民起初不信,当他确信此乃真事后,心中一阵发虚,因为他明白他是逃脱不了凶手的罪责的。

  他急忙赶到殡仪馆,趁隙溜了进去,见到了阮玲玉的遗体。他的大脑急速地转动起来,明日各报将此消息一登,自己必定立时成为万众唾骂之人,得设法为自己开脱。

  回到家,张达民经过一夜苦思冥想,终于想明白一点,要人们不骂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相信他是爱着阮玲玉的,他所恨的只唐季珊一人而已。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8/12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