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_周梅森【完结】(143)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梅森

  "圣战"新舞台 (2 )

  ---------------

  切苦痛.一次次失败后,他们仍能站起来,舔抚着身体创口中涌出的鲜血,继续在沉默中希冀着、期盼着、战斗着. 中国人的威武不屈,使日本人3 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梦想破灭了,战争明显有一种拖向漫漫无期的趋势,岛国上下,北进苏俄、南下太平洋等种种战略目的不同而结成的军事集团,眼看着自己的战略意图因中国战事的久拖不决而变得日益无望,愤怒中把矛头抬向了内阁,政府一时出现动dàng.恼羞成怒的内阁首相近卫文闾见军事威bī未达目的,便自做聪明,耍起了政治把戏. 1 月16日,近卫首相在东京狂妄地向世界声明:帝国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jiāo涉对象,期望真能与日本提携之新政府成立且发展,而拟与政府调整两国国jiāo.唯恐份量不足,24日,日本内阁又急忙抛出对华新政策,再次qiáng调: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日本均不与国民政府jiāo涉.并绝对不容许第三国调停.

  好一副胜利者盛气凌人的姿态. 风景秀丽的武昌珞珈山上,闻讯从开封前线返回的蒋介石震怒不已.日本人这时企图把他晒在一旁,在政治上给他重重的一击.他明知这是日本人黔驴技穷的一招,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招的厉害.日本人的声明,无疑是当着国际社会的面掴他的耳光.

  尤其日本人鼓励中国各地实力人物,取代他蒋某人,这可说是击到了他的痛处.疼痛中,他抛开了大国领袖矜持的架子,向东京发起了反击. 18日,他以国民政府名义发表了《维护领土主权和行政完整的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于任何情形之下,必竭全力以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及行政之完整,任何恢复和平办法,如不以此原则为基础,决非中国能忍受.同时,在日军占领区域内,若有任何非法组织僭窃政权者,无论对内对外,当然绝对无效." 向来不吃硬的蒋介石咽不下这口恶气,针锋相对,据理反击. 气出了,可话不能说说就完,"维护领土主权",凭什么?两国jiāo兵,真真硬气的话还是在战场上.手中如果没有qiáng大的军队,在战场上不能给对手以震撼,日本人当然不会把他放在眼里,他要在战场上找出些加大这话份量的东西. 李宗仁成了幸运者.蒋介石第一次狠下心,真正帮了这个地方将领一把.尽管李宗仁是他多年的老对手,在他潜意识里也是未来的对手.可非常时期,他顾不了这些了.李宗仁从中央得到了大量军火物资,并从蒋介石手里领到了调动附近中央军嫡系的上方室剑,奇迹出现了、台儿庄大捷,李宗仁不仅给中国人,也给蒋介石争回些脸面.在备受国际社会瞩目的情况下,让日本现代化军队第一次扔下上万具尸体,败师而归.举国上下欣喜若狂,蒋介石也是乐得合不拢嘴.武汉,为此而度过了几个欢腾的不眠之夜. 蒋介石从东京讨回些面子.可一个台儿庄,并没能拉住中国军队下滑的战车,李宗仁也无力为蒋介石独挽颓势.他毕竟只是中国军队的一个普通高级将领. 5 月19日,徐州沦陷.正当日本人为占领徐州空城而洋洋自得、举国欢庆;正当武汉军民议论纷纷,猜测着日本人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时,蒋介石却早把心思放在了武昌中央银行宽畅、坚固的地下室里,放在了正在召开的最高国防会议上.这时他已开始设计武汉未来的战争了. 客观地说,蒋介石心理上早已做好了血战武汉的准备.

  为此,他也采取一些他过去想都不会想的举措.既然他的中央军嫡系最终无法替他撑住战局,那他只有接受一切有利于战争的力量和建议,甚至包括中共和苏俄方面的.眼下只要能顶住,度过难关,其它以后再说.一向深谋远虑的蒋介石情急间,甚至抛弃了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党派之争,信仰之异. 4 月,根据共产党建议,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会上,蒋介石提出了抗战建国纲领.这时的蒋介石,既摆出了一副抗战到底的姿态,又一改过去专断、独裁的法西斯作风,放出了一点儿有限的民主.这点儿民主,虽然远不能满足民心、民意,可在被皇命党规束缚千百年的古老大地上,这一举动仍然赢得了阵阵欢呼.

  国际舆论、民主人士、中共党人和各界民众一片赞合.蒋介石军事上虽不高明,政治上却相当老练.他不但是个创造环境的能人,也是个适应环境的高手.失地千里、损兵百万之际,如果不采取些措施安定军心、民心,争取国际社会同情,他很难想象如何应付随时可能袭来的铺天盖地的反对làngcháo.他深知---------------

  "圣战"新舞台 (3 )

  ---------------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内忧外患,使蒋介石暂时停止了亲痛仇快的自相践踏,民主之风缓缓地在中国大地上chuī拂开来.武汉,国共合作进入huáng金时期.

  2 月,国民政府军委会在武汉成立了政治部.新任部长,喜欢标新立异、风头十足的少壮派将军陈诚摆出一副开明姿态,请中共要人周恩来出任副部长.陈诚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连蒋介石都感到惊讶.为了把文艺界名流、中共党员郭沫若请进政治部,他三次致电,并亲自登门拜请.不知是民族正义的感召,还是陈诚的jīng诚所至,郭沫若终于铁下了心,把日籍爱妻安娜留在了日本,独自在武汉安下心来,出任主管宣传的第3 厅厅长. 陈诚前言必践,在人事安排、制定计划、调拨经费等方面,给郭沫若大开绿灯.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之士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迈进了多年戒备森严的国民党政治部门,从隐秘的地下昂首步入政治前台.

  有蒋介石在后面撑腰,陈诚出手也极大方.第3 厅一次就能从他手里拿到80万元的经费,足顶得上当时一个正规军的开销.这一切,使郭沫若和他的第3 厅如虎添翼.宣传抗战、发起轰轰烈烈的"保卫大武汉"运动,政治部政绩斐然,第3厅功不可没. 滚滚大cháo,冲击得武汉三镇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参加过北伐革命的郭沫若,目睹这座沉寂了十余年都市旧地的巨大变化,兴奋地操起如篆大笔,在报纸上赞颂道:"《新华日报》复刊了,邹韬奋和柳堤主编的《全民抗战》也复刊了,空气的确在变,沉睡了10年的武汉,仿佛在渐渐地恢复到它在北伐时代的气息了." 武汉确实在变,变得像chūn天,充满朝气;变得万花怒放,充满生机. 许多曾被国民党取缔的抗日救亡团体,这时重又打出招牌,融入滚滚的抗日洪流中,几个月里,数十个新的救亡团体,也如雨后chūn笋般在武汉冒了出来.

  2 月,"中国青年救亡协会"在汉成立; 3 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也隆重出台; 同月,"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也在武汉问世; …………… 一个个新老团体、一群群热血沸腾的人,呼喊着同一个声音:抗战到底,收复失地.

  经他们的手,一本本宣传抗战的小册子、一张张充满民族呐喊的传单,雪片般飞散着,落入中国人手中.他们的出现,无疑大大促进了武汉乃至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2 月."国际反侵略运动宣传周"在武汉首先掀起救亡的狂cháo.

  各救亡团体、爱国华侨,外国声援团、学生、市民,都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这次活动,使普通的中国百姓第一次听说了西方的绥靖,了解了国家、民族正面临的险境,也弄清了他们自己背负的民族使命.青年从军掀起了热cháo.

  4 月,台儿庄大捷的喜讯传到武汉,周恩来、郭沫若等政治部有识之士抓住时机,动员起在汉的各救亡团体,把祝捷宣传活动推向高cháo.50多万人组成的游行队伍,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场面.huáng鹤楼下、长江两岸,人cháo如海,彩旗林立,欢呼、呐喊声惊天动地. 每个有幸身临其境的中国人都扬眉吐气,充满骄傲和自豪.胸中涌动的激情使他们更加坚信:中国不会亡.几千年的文明绝不会在铁甲枪pào前泯灭. 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似奔腾不息的江水,在大武汉奔涌着.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43/17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