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世界名人_刘明轩【完结】(22)

2019-03-10  作者|标签:刘明轩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侵朝军总司令,负责援救朝鲜李承晚政权事宜。南朝鲜的美韩残军希望迅速得到麦克阿瑟的增援,麦克阿瑟则考虑得更远,他计划率领军队在汉城附近的港口城市仁川登陆,以拦腰切断北朝鲜军队的供给线,给北朝鲜军队以致命打击。美军中陆军和海军的作战军官及参谋人员都反对这一计划,当地的驻军司令也表示反对。但是麦克阿瑟凭借其超常思维拒绝了将领们的反对意见,并且将进攻日选择在英法七年战争时期魁北克战役191周年纪念日,即1950年9月13日这一天。他声称,当年英军将领沃尔夫认为,既然陆、海将军们都认定他的计划不可行,那么蒙卡姆(法军将领)也一定认为他不会那么gān。现在,既然美军军官都认为仁川登陆不可行,毫无疑问,北朝鲜人也一定会那么想。为了达成登陆的突然性,麦克阿瑟指挥航母分别对南朝鲜东海岸的三陟和平壤外港镇南浦及清川江口的达阳岛进行佯攻,在群山方向实施佯动登陆,同时利用报刊、广播散布假情报,造成在东海岸登陆的假象。他自己则率10艘军舰驶进仁川港,稍费力气便登了陆,然后长驱直入,扑向汉城,粉碎了北朝鲜军队对釜山的包围,迫使其重兵撤回三八线以北。麦克阿瑟又赢得了美军史上一次罕见的胜利。

  麦克阿瑟的军事才华集中体现在一个“奇”字,出奇制胜是他成功战例的特点。太平洋战争中,“跳岛作战”是他的拿手好戏,这反映了他在战略概念上的冒险和创新。“跳岛作战”能充分发挥己方的海空机动优势,既减少伤亡,又让大批日军无用武之地,加速战争胜利的进程,可以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朝鲜战争中的仁川登陆,则是麦克阿瑟在战役层次上指挥艺术的颠峰之作。

  除了军事指挥艺术,麦克阿瑟还是出色的教育家和军人政治家。他在20年代是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他担任校长时正是西点军校经历大变革的时代,他给军校带来的活力和进行的教育改革到现在还有深远影响。日本投降以后,麦克阿瑟作为盟国占领军最高司令,实际是日本的太上皇。他对日本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造,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制度,从选举权到新宪法。虽然此人反共而且改造的是中国的世仇日本,单就他的工作而言,必须承认他是个出色的政治家。

  第一坦克手巴顿

  在人类的战争历史中,时常涌现出一些能征善战、所向披靡的天才人物。他们似乎具有与生俱来的斗志和勇气,又不乏浑然天成的指挥才能,所以能在广阔的疆场上建立不朽的功勋。美国陆军上将乔治·史密斯·巴顿就是这样一位光彩夺目的璀璨将星。

  1940年6月的一天,一列火车徐徐驶入美国西点镇的火车站,著名的西点军校就在这里。在下车的新学员中,有一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碧眼金发、神色坚毅的青年,他就是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威名赫赫的乔治·巴顿。

  1885年11月,巴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军人世家。他的曾祖父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位准将,祖父和父亲都毕业于维吉尼亚军事学院。巴顿19岁进入西点军校。一年级时,因数学不好,留了一次级,但他对橄榄球、田径、剑术等都很擅长,特别是剑术方面颇有造诣。巴顿雄心勃勃,相信自己是命中注定的伟大人物,他奋发努力,从不懈怠。他曾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只要今天我能伟大,则明天受苦而死我也甘心。”

  巴顿从步入军界起,就把杰克逊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基本格言:“不让恐惧左右自己”。他认为这是军人能够勇猛无畏的根本因素。巴顿发现自己虽然勇敢,但在危险面前并非毫无顾虑。于是他决心要进行锻炼,克服恐惧心理。骑术练习和比赛,他总是挑最难越过的障碍和最高的跨栏;在西点军校的最后一年里,有几次狙击训练,他突然站起来把头伸进火线区之内,为这件事父亲责备了他,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只是想看看我会多么害怕,我想锻炼自己,使自己不胆怯。”

  从军校毕业后,巴顿被调往美国第一集团军任骑兵少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巴顿随约翰·潘兴将军深入墨西哥镇压农民起义军,1917年初以中尉的身份凯旋归来。当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被派往法国,在圣米歇尔会战中表现非凡,被提升为上校,同时因为作战英勇和训练坦克部队有功获得嘉奖。

  经过4年鏖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参战国人民同庆和平的降临,而将自己与战争融为一体的巴顿却感到生活失去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年过半百的巴顿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代,他那好战的心被欧洲的pào火激dàng起来,密切注视着战局。1940年他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奉命到本宁堡组建一个坦克旅,不久晋升为准将,并很快成为美军的战车专家,后又升为少将。

  1942年11月,在突尼斯境内的美军被德军打得节节败退,士气低落。为鼓舞士气,艾森豪威尔把巴顿调去接管军队。巴顿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就使美军的jīng神面貌振奋起来。在他的指挥下,美军开始收复失地,而且每战必捷。使巴顿名声大震的是攻占西西里的战役,他指挥部队沿西西里北岸向麦西纳前进,以惊人的速度先于蒙哥马利进入麦西纳并赢得了这一战役。这一战役使同盟国和德军对美军刮目相看。

  正当巴顿在事业上如日中天之际,却因两次殴打士兵引起美国军内和国内的舆论反对,在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的保护下才幸免撤职。1944年1月,巴顿前往英国参加诺曼底登陆。盟军登陆后,为了结束缓慢迟滞的推进情况,决定开始发动“眼镜蛇”行动。巴顿又以其惊人的进军速度和勇气把局部性的突破变成了全面的运动战,使盟军终于冲出诺曼底,迫使德军全面撤退。接着,巴顿又率领部队转战欧洲大陆,于1945年3月22日到达莱茵河畔,他当夜就qiáng行渡河,直捣希特勒老巢。巴顿外表豪迈直慡,看似作决定不加思索,实际上他决断前都经过深思熟虑,甚至jīng确的计算,正是这种jīng神才使他无往而不胜。

  巴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传奇将军。巴顿与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苏联名将瓦杜丁不同,他是在战争胜利结束后的一次车祸中受重伤不治而逝世的。他未曾听到凯旋时的欢呼,未能接受少女的鲜花,命运却让他与之擦肩而过。

  在二战的将军中,巴顿是少有的战争狂热分子,他简直就是为战争而活的。他曾说过一段著名的话:“与战争相比,人类的一切奋斗都相形见绌!上帝啊!我是多么热爱战争!”另一句著名的话是:“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是在最后一战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而gān净利索地死去。”按他自己的说法,他的死是不gān净利索的,是一种非军人的死法。但是,对一个只为战争而活的人来说,仗打完后死去,却也是一种不错的解脱。

  军人政治家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于1890年10月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贫寒家庭。21岁时考入西点军校。军校毕业后,艾森豪威尔被分配到第19步兵团服役,被授少尉军衔。1917年4月被授上尉军衔,在第57步兵团任职。同年9月,他被派往佐治亚洲的一个军官训练营任教官,期间受命组建美军第一个坦克训练营。他很有远见地认识到,坦克和飞机一样,在作战中将起重要作用。由于工作出色,他受到了美国最高军事当局的表彰,被升为中校。1921年1月,他被调派到巴拿马,担任马拿马运河区美军盖拉德兵营参谋。1925年8月至1928年6月间,艾森豪威尔先后入利文沃斯参谋学院和麦克奈尔陆军大学深造。1929年11月,他调到首都华盛顿,在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工作。1930年秋至1939年12月,他担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理,并随麦克阿瑟去菲律宾组建军队。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2/7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