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_韩寒【完结】(20)

2019-03-10  作者|标签:韩寒

  你们这“一小撮”人,“别有用心”,你们也不知道我为降低每一本书的售价而作出的努力和牺牲,人家的书都在卖25,28,30的时候,我的书还在卖19,20。你们也不知道我为了不挂名做现在流行的”杂志”推掉了多少个人利益。我曾经最便宜的一本书卖9块钱,虽然字数少,但弄点画卖个15,20的也没问题,这却变成了销量最差的一本书,十万多本。而且因为价格太低批发销售的利润太少所以买书的人也不积极。我真酷你们真残酷。

  另外再次感谢我真正的读者。你们会有礼物。

  但这些都没关系。我依然会按照我的方式行事。哪怕你们都不能理解我的情怀。你们和我不一样。我就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

  没有山寨就没有新中国

  前几天有记者问我,你对山寨文化怎么看,有人想要对山寨文化立法。因为我不知道别人的具体意思,所以我不好说,我只能说一说对于山寨的看法。

  我认为,其实只要将山寨和盗版区分开来,这事情就解决了。比如我出版一本书,有人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就是盗版,有人随便起了一个书名,然后套上我的名字,就是侵权,当然,除非他妈当时就是这么给他起名字的,但是如果叫“我的国”“两座城池”,那就没问题,也算是一种山寨,我个人是完全不介意的。

  有人担忧,山寨文化普及以后,中国将彻底沦为一个山寨大国。

  我认为,这样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就是一个山寨大国,对山寨下手就是一种过河拆桥。

  任何经济文化政治的起步,都是从山寨开始的,忘记山寨就是忘本。政协委员本身就是山寨的产物,他们是山寨版本的议员,而且是非常山寨。我们的国家建国初期就是山寨苏联,我们以前的XX 思想,就是山寨的XX 思想,我们的XX理论就是山寨的XX 理论,我们的XXX,也是从山寨X 起家的,可以说,没有山寨就没有新中国。

  山寨是历史发展的必经过程,山寨可以建立新文化,但靠山寨做到有前途就比较困难。于是,我们有了XX 特色的XXXX,有了XXXX,我们慢慢脱离山寨,当一个东西开始脱离山寨的时候,有人肯定会跟上,比如现在的朝鲜就是以前我们的山寨版本。

  立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盗版和知识版权的保护立法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很差,而山寨只是一个新鲜而已,也许就是一个流行词,等你的法律法规出来了,说不定没人再愿意提起这两个字了,因为已经过时了,等到大家赚的钱多了,日子过的更好了,山寨产品自然就过去了,而山寨文化更是娱乐了。

  可能某些官员看到这样的文章会觉得不慡,我们本来挺高尚的,还在正儿八经研究这个山寨,是老革命遇见新问题,怎么突然一下子我们自己都变成山寨了呢?究竟什么是山寨呢?究竟要不要封杀山寨呢?

  其实很好理解的,你的老婆就是压寨夫人,你的二奶就是山寨夫人,你说怎么办。

  文化大国

  最近经常有记者问我关于谷歌图书馆将包括我在内的几百名作家的图书扫描以后免费放在网络上阅读一事,做何感想。我当时对记者的响应是,这是不可以的,这不是一个大企业的态度。

  后来我仔细查了一下新闻和报纸摘要,发现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得到的信息是否全面,所以,这个问题的答丨案是分成两种的。

  第一种,假设谷歌的确扫描了全书,并在网络上提丨供免费阅读和下载,那么毫无疑问的,这是非法的。管你事后事前给钱这不重要,这尤其对传统图书作家有巨大的伤害。

  第二种,假设谷歌扫描和摘录了图书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些段落,并没有提供全文阅读,可显示和阅读的字数控制在一个很小的比例内,我个人并不认为这个行为违法。

  我并不知道谷歌属于哪一种行为,如果是前者,严惩不贷,如果是后者,被人陷害。

  中国图书的传统版权的保护已经做的非常之差,中国的百富榜中一大半都是房地产商,没有任何一家是互联网以外的文化产业,中国最大最顶级最挣钱的出版社拼命一年的利润还不如房地产商卖一套房子的利润,整个出版行业的利润还不如人家上海闵行一个倒楼的利润。我们是践踏文化的大国,绝对不是文化大国。现在谁跟你说他是一个文化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一个机场看了两集文化论坛的bào发户。

  都说以后靠数字版权,但是我可以负责人的告诉大家,我所有的图书,累积十年,所得到的数字版权的所有收益不超过1000 元人民币,也就是平均每年100元,平均写一本书通过数字阅读可以赚10 元。数字盗版比传统盗版更加影响作者的收益,如果每个读者都乐意于看到自己的作者的免费文字的话(比如你观看本博客),那么很快你就可以看见这个作者转行再也不写了。很多读者愿意花200万买一套房子,给开发商赚去100 万,2000 块买一件衣服,给厂商赚去1800 元,40000 元买一个牌照,给政丨府赚去40000 元,为什么不愿意20 块钱买一本书,给作者赚一块六毛钱呢?

  中国图书的价格一直很低,最主要是起点太低,最早的图书因为承担了宣扬政治思想的洗脑功能,所以国家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成本,并不是一种商品,一直遗传到现在。正常的市场,书价一定是要比电影票贵的。是的,我当然希望自己有更高的版税,书价可以卖的更高,就像你希望有更高的薪水一样。一个中国的顶级畅销书作家,出版三本顶级畅销书,在上海内环以内才能买一套公寓,我相信一个美国的顶级畅销书作家,出版一本顶级畅销书,在纽约的中心以买至少五十套公寓。所以说,这个国家的文化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是严重畸形的。

  从我出版图书的1999 年到2009 年间,纸张人工都飞涨,但是书价涨幅非常有限,当时三重门最早是16 元,现在是25 元,2003 年的我的长安乱是20 元,现在是25 元。在2000 年左右,图书售价其实已经在20 元左右徘徊,但是2009年,也只在25 元左右徘徊,每次稍微涨一点价,很多人都会说,出版社和作者好黑啊。事实上,在中国最黑的出版商,1 年也就赚1000 多万,乃是行业翘楚,却要承受和1 年赚几百亿人民的房地产商一样的骂名,出版业是一个大产业,现在一个大出版社赚的还没有一个普通洗脚房多,所以,文艺如何复兴呢?不要以为金钱和文化是没有关系的甚至是反比的,只有一个穷凶极恶的文化市场才能产生这么多功利近视的文化垃圾。

  我接受谷歌的六十美元,并欢

  迎谷歌扫描我的

  我欢迎谷歌图书馆扫描我的每一本图书,并欣然接受在显示目录和摘要下60 美元一本的条件。之前对于谷歌的指责是因为我在接受采访时受到了某些媒体的误导,而当时在外地比赛并无查证的时间和条件,特此收回。

  经过对比,我发现这是非常合适的一个条件,谷歌只显示我的书的目录和摘要,就支付给我60 美元。回首祖国,无数的网站都能下载我的书的全文,从1999年2009 年,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分钱。现在谷歌仅仅刊登了我的书的目录,就支付给我60 美金,我觉得非常的满足。这十年来,我曾一度接近可以通过互联网赚点稿费,在2000 年的时候,某中文网曾经和我签约第一本书的电子版权,在点击和下载量终于可以接近10000 人民币的时候,突然间所有数据都变成0了,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提起过这事。在中国,唯独起点中文网支付给我网络连载的费用,但那是针对尚未出版的新小说。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0/4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