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_[韩]朴槿惠【完结】(49)

2019-03-10  作者|标签:[韩]朴槿惠

  当祖国有困难之际,还有着另外一群为国牺牲的同胞们,他们就是在德同胞。1960年代初期,许多韩籍矿工与护士被派遣至西德工作。当时我国是全世界最穷的国家,一些同胞们为了摆脱贫困,以矿工身份被派遣至遥远的德国,必须在摄氏四十度的高温下作业,每天吸进大量碳粉。被派遣的护士们则在语言不通的医院中辛苦地工作。当时我们以这些矿工与护士的薪水为担保,向德国政府借款兴建了京釜高速公路。1967年我国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三十六都由派德的矿工们赚取,他们的付出与牺牲,奠定了我国经济的基础。听说在矿场工作的同胞们下降至地下一千米时,会用德语说“Gluck auf!”来相互问候。此话意为“平安回到地面再相见”,可想而知对于在德同胞们来说,他们每天都在性命堪忧的环境下工作。

  2006年9月,我到德国访问时终于有机会与他们见面。还记得1964年父母到德国与派德矿工、护士们见面时哭成一团的新闻,我通过电视新闻一边收看一边流泪,至今仍旧印象深刻。我穿着韩服,走进与同胞们聚会的场所。现今这些在德侨胞的样子,与之前父母来访时截然不同,所有人看起来都很舒适安定。他们以矿工和护士的经历为基础,实现了当歌星、医生和教授等梦想,如今在德国社会已有一席之地。曾经是护士的那些人都已退休隐居,但为了能与我见上一面,他们从多特蒙德搭车两至三小时赶到法兰克福的聚会地点。他们回想着1964年与我父母见面时的情景,有人掉下了眼泪。一群人时而欢笑时而红了眼眶,就这样聊到天色渐暗,无论走到哪里,韩国国民的毅力与潜力始终无限。

  自从中国正式改革开放以来,韩中两国之间的jiāo易量及前往中国移民的人数正逐渐增加。我国侨民们正前往充满无限可能的中国,努力地开拓市场建构家园。虽然生活上经历许多艰辛,但他们最担忧的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担心母语教育。可以感受到他们虽然身在中国,但依然想要坚守我国语言、我国jīng神的那颗心。

  2005年访问中国时,我到位于北京的“韩国国际学校”访问。这所学校由我国侨民设立,以“虽然身在异国,但身为韩国人就是要学韩国语”为宗旨。老师和家长们在异国经营学校的过程所经历的痛苦非比寻常。

  “学校成立七年期间,被迫迁移四次。现在学校也是以向他人租赁的方式在营运,甚至还曾发生过被赶走的事件。”

  让身处国外的侨民不忘母语理应是由国家出面进行的事情,反而由侨胞们自发代国进行,祖国没有给予任何帮助,还让侨民们这样受尽折磨,不禁令我感慨“国家究竟在做什么”而郁郁不已。

  在遥远他乡,我们的未来仍在茁壮成长。在美国见到的年幼同胞们。

  现今已是全世界一体的全球化时代。未来相信会有更多韩国人散居于世界各地,到那时候,我们唯一的连结方式就只剩母语而已。我认为政府至少应该从现在起,尽力让我国侨民无论走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能学习韩文。我看着在中国的侨民们对母语的深爱,提醒自己未来要留意的事情又多了一项。

  所有侨胞中,在美侨胞人数最多且有着值得炫耀的成功侨民史。因此,侨胞们准备欢迎会的场面也相当可观。每次我到美国访问,通过侨胞们所准备的欢迎会都会得到许多力量,华盛顿、纽约、洛杉矶三处的欢迎会场,都被前来参加的侨民挤得水泄不通。

  “到目前为止,这是韩国人聚会场面最盛大的一次,应该会创下历年来聚集人数最多的纪录。”

  这是侨民会中某位人士的说明,我十分感激,从没想过到了美国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心中只有无尽的感恩。看着侨民们我的心情百感jiāo集,他们挑战艰难,成功地立足于美国社会,甚至将第二、第三代韩侨推进美国主流社会,而那些韩国人就在我的眼前。

  见过世界各地的同胞就会发现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祖国浓厚的爱。尤其我国同胞们对祖国的深爱更是特殊,韩国人的特殊爱国情怀,也正是韩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资产。

  后记

  为我们的将来,许下承诺

  2005年9月12日上班的路上,我接到弟弟志晚的电话,他充满喜悦地告诉我侄子出生的消息。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一时之间我开心到说不出话来。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我当时激动欣喜的心情,这对我们家人来说,也是许久未有的好消息。

  虽然当时我正在前往主持最高委员会议的路上,但我告诉自己“就今天例外”,嘱咐秘书室长后就立即奔向了医院。

  若是平常,会议途中离开是绝对不能有的事,但今天就当作是例外,因为当下我最希望的就是替孩子祈求健康与幸福。

  前往医院的路上,我无法压抑好奇心,不断想象侄子会长成什么模样。当初志晚出生时,我已六岁,还记得那天全家都弥漫着节庆般的喜悦。

  父亲抱着志晚,仿佛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富翁那般,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在那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也经历了许多迂回曲折。或许对我们家而言,伤心事远比开心事多得多,而我每次遇到难以承担的试炼时,心中都会浮现“要是能出生在平凡家庭该有多好”的念头,可想而知那些日子对我来说有多痛苦。侄子的健康诞生仿佛全数补偿了过去,被我抱在怀里的婴儿又小又惹人爱,此时我过去的人生就如同电影般,一幕幕地从眼前闪过。

  在这不短的人生中,我能一直坚定地走下去,绝非只靠我一人的努力。面对连一天都无法多撑下去的绝望瞬间,以及一般人难以承担的事情,我之所以能够坚qiáng地撑过来,主要原因在于——我的人生终究不属于我一人。

  在此瞬间,我的人生又展开了一条新的命运道路,我不会就此逃避,无论任何事情,都会面对接受并想办法克服。因为上天给予我的使命,正是“创造新的希望”。

  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生长的国家将会是什么样子?

  我希望今后在这片土地上,所有年轻人毕业离开学校后,都能拥有自己的理想工作,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得多少回报,遵守法律及原则的人们也能够成功。我希望建立这样的国家。因为希望参与建设这样的国家,所以我的人生一直走到现今。

  身为一个大人,我有义务让我们的孩子都能朝着自己的梦想展翅飞翔,这同时也是身为这个国家的政治人物的我应负起的责任。

  我想要让韩国的孩子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让我国后代子孙能够安心追求梦想,想要打造富qiáng的国家,为了这个信念,我将全力以赴直到终点。真心期望能够成为后代子孙们的希望灯塔。

  2006年6月16日,结束两年三个月的大国家党代表任期,我从代表一职退位。在卸任典礼上,我向国民们说了以下这段话并表达感谢之意。

  “感谢大家再次给我们大国家党一次机会,才能够使我们重新站起来,在此向全国国民的爱戴深深致以最真挚的感谢,并将各位对我的支持谨记在心,以我剩余的人生继续努力回报大家。”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9/5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