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纸屑(短篇集)_周国平【完结】(36)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国平

  8

  许多哲人都预言会有一个审美的时代。我也盼望这样的时代到来,但又想:也许,美永远属于少数人,时代永远属于公众,在任何时代,多数人总是讲究实际的。

  9

  狡猾的美是危险的,因为它会激起不可遏止的好奇心。

  10

  有不同的丑。有的丑是生命力的衰竭,有的丑是生命力的扭曲。前者令人厌恶,后者却能引起一种病态的美感。现代艺术所表现的丑多属后者。

  11

  “奈此良夜何!”——不但良夜,一切太美的事物都会使人感到无奈:这么美,叫人如何是好!

  12

  花的蓓蕾,树的新芽,壁上摇曳的光影,手的轻柔的触摸……它们会使人的感官达于敏锐的极致,似乎包含着无穷的意味。相反,繁花簇锦,光天化日,热烈拥抱,真所谓信息爆炸,但感官麻痹了,意味丧失了。

  论诗

  1

  诗的使命是唤醒感觉,复活语言。内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情绪,外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意象。复活语言,就是使寻常的词在一种全新的组合中产生不寻常的魅力。

  所以,诗就是通过语言的巧妙搭配把情绪翻译成意象。

  它有三重魅力:感觉的魅力,意象的魅力,语言本身的魅力。三者缺一,你就会觉得这首诗有点遗憾。

  2

  为什么要把情绪翻译成意象呢?

  情绪本身缺乏语言,直接表述情绪的词都过于一般化或极端化,抹杀了其中丰富的细微差别。直抒情绪的诗,听起来不是空泛,就是浮夸。语言表达意象的可能性却要宽广得多。因此,诗人就通过设计一个独特的意象,来间接地再现和唤起一个独特的情绪。

  3

  诗的材料(词)和哲学的材料(范畴)都基本上是现成的。在诗中,借词的新的组合表达出对世界的一种新的感觉,在哲学中,借范畴的新的组合表达出对本体(道、绝对、终极价值)的一种新的领悟,都可算作创造了。

  4

  神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梦,诗是人类青年时代的梦。

  可是,对于个体来说,事情似乎倒了过来:诗是青年人的梦,神是老年人的梦。

  5

  诗人是守墓人兼盗墓人,看守着也发掘着人类语言的陵墓。

  诗人用语言锁住企图逃逸的感觉,又在语言中寻找已经逃逸的感觉。他敲击每一块熟悉的语词的化石,倾听远古时代的陌生的回声。

  6

  在语言之家中,一切词都是亲属。然而,只有诗人才能发现似乎漠不相gān的词之间的神秘的血缘关系。

  7

  音乐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用人间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

  8

  诗是语言的万花筒。

  9

  诗人也有他的调色板,词就是他的颜料。他借词的重新搭配创造出新的色彩。

  单色总是有限的,本领在于调配。

  诗才的测验:给你一百个最常用的词,用它们搭配出全新的效果。

  10

  诗的最大优点是凝练。它舍弃了一切过渡。它断裂,浓缩,结晶,在太阳下闪烁奇异的光。你给它不同的光源,它就闪she不同的光彩。每一双眼睛都是一个不同的光源。

  11

  诗应当单纯。不是简单,不是浅显,是单纯。单纯得像一滴露水,像处女的一片嘴唇。

  诗直接诉诸感觉,太复杂了,就必须借助思维来分析,失去了鲜明的第一眼印象。

  现在有些青年诗人的诗越写越复杂了,写诗时思维喧宾夺主,挤掉了感觉。也许原本就没有感觉。其末流只是在玩文字游戏,而且玩得不高明,游戏得无趣味。

  12

  我不是否定文字游戏。在某种意义上,诗的确是一种文字游戏。

  健全的直觉是从事一切艺术活动的先决条件。在不同的人身上,它可以催放不同的艺术花朵,但也可能毫无结果。一个诗人除了这种直觉外,还必须具备对于语言本身的特殊兴趣,迷于搭配词句的游戏,否则决不能成为诗人。

  13

  我觉得长诗是一个误会。诗要捕捉的是活的感觉,而活的感觉总是很短的,稍纵即逝的,一长,难免用思想取代、冲淡这一点感觉。

  14

  写诗是一种练习把话说得简洁独特的方法。

  15

  我对散文吝啬了。诗是金币,散文是纸钞,哪个守财奴不想把他的财产统统兑成金币珍藏起来呢?

  16

  一首好诗写出来之前,往往会有一种焦虑不安的感觉,似乎知道已经有某种东西产生了,存在了,必须立即把它找到,抓住,否则就会永远消失。甚至有一种信念:连词句也已经存在于某个地方,那是独一无二、非此不可的词句,它躲藏着,问题是要把它找出来。最贴切的词句是找出来的,而不是造出来的。你一再尝试,配上不同的词眼,还是觉得不对劲。突然,你欣喜若狂了,一个准确无误的声音在你心里喊道:“对,这就是我要找的!”

  17

  诗是找回那看世界的第一瞥。诗解除了因熟视无睹而产生的惰性,使平凡的事物回复到它新奇的初生状态。

  18

  诗无朦胧诗和清晰诗之分。是诗,就必然朦胧。

  人的感觉和情绪原本就朦胧,清晰是逻辑化、简化的产物。诗正是要从逻辑的解剖刀下抢救活生生的感觉和情绪,还它们一个本来面貌。

  当然,朦胧不是刻意追求晦涩。朦胧是再现真实的感受,晦涩是制造虚假的感觉。刻意追求晦涩的诗人往往并无真情实感,故意用非逻辑化的杂乱掩盖他的感觉的贫乏。他的真正家底不是感觉,而是概念,所以晦涩只是化了装的清晰。

  19

  诗不得不朦胧。诗通过词的搭配表达感觉,活的感觉都是一次性的,原则上不可复制,诗勉为其难,只好通过词的异乎寻常的搭配,借多义性暗示、包容这独一无二的感觉,借朦胧求准确。为了使不确定者(感觉)确定,只好使确定者(词)不确定。

  20

  拂晓和huáng昏,光与影的巧妙配合,显示出色彩无穷无尽的细微差别。朦胧是美的。

  可是,有人竟向大自然发号施令,不准朦胧,非要把一切景物放在正午的烈日下bào晒,让它们轮廓分明,只许保留黑白两色。

  21

  诗贵朴实。许多新诗人的最大毛病是不朴实,他们在卖弄和显示,而不是在流露,想用标新立异的姿势、眼神、语调引人注意,这是小家子相。

  22

  有一天,毫无诗意的gān燥的晴空倾倒下阵雨一般的无数诗人。

  我不知道写诗有什么诀窍。也许,最好的诀窍就是,不要以为你是个诗人。

  23

  每当我在灯下清点我的诗的积蓄时,我的心多么平静,平静得不像诗人。

  我是我的感觉的守财奴。

  24

  这时代什么也不是,我永远是诗人。

  我一无所有,但我有语言。

  25

  许多美丽的灵魂在世上昙花一现,留下了诗和艺术的花瓣。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6/4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