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纸屑(短篇集)_周国平【完结】(21)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国平

  6

  有信仰者永远是少数。利益常常借信仰之名jiāo战。

  7

  信仰是情感的事,理性不利于信仰。在一个宗教内部,虔信者大多是一些情感qiáng烈理性薄弱的人。理性qiáng烈情感薄弱的人无意做信徒。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情感和理性皆qiáng的怀疑者,他们渴望信仰而不易得,jīng神上最痛苦,以及情感和理性皆弱的盲从者,他们实际上并无信仰,只是随大流罢了。

  8

  怀疑来自过分认真。无所用心的人从不怀疑,但也没有信仰。当然,这不妨碍他们以信仰的名义绞杀怀疑者。

  9

  《圣经》的最好读者在异教徒之中。

  10

  弟子往往比宗师更偏执。宗师的偏执多半出于一种创造的激情,因而本质上包含着对新的创造的宽容和鼓励。弟子的偏执却是出于盲信或利益,本质上是敌视创造性的。

  11

  一种信仰无非就是人生根本意义问题的一个现成答案。有两种人不需要信仰,一种是对此问题从不发问的人,另一种是决心自己去寻找答案的人。前者够不上信仰,后者超越了信仰。

  12 

  当信徒是少年人的事,收信徒是老年人的事。前者还幼稚,后者已腐朽。

  要我当信徒,我已太不幼稚。要我收信徒,我还不够腐朽。

  13

  世上有虔信者,就必定有奇迹。奇迹在虔信者的心里。

  14

  奇迹是绝望者的希望。

  一个不相信奇迹的绝望者是一个真正的绝望者,他已经失去了一切希望;或者,是一个勇敢的绝望者,他敢于不要任何希望而活着。

  论宗教

  1

  人的心智不可能是全能的,世上一定有人的心智不能达到的领域,我把那不可知的领域称做神秘。

  人的欲望不可能是至高的,世上一定有人的欲望不该亵渎的价值,我把那不可亵渎的价值称做神圣。

  然而,我不知道,是否有一个全能的心智主宰着神秘的领域,是否有一个至高的意志制定着神圣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不知道是否存在着一个上帝。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本身属于神秘的领域,对此断然肯定或否定都是人的心智的僭越。

  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而在面对神秘的谦卑和面对神圣的敬畏。根据前者,人只是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根据后者,人才分为有信仰者和无信仰者。

  2

  近代làng漫哲人多从诗走向神,但他们终究是诗人,而不是神学家。神,不过是诗的别名。

  人生要有绝对意义,就必须有神,因为神就是绝对的同义词。但是,必须有,就真有吗?人生的悲剧岂不正在于永远寻找、又永远找不到那必须有的东西?

  3

  有一位哲学家说:人充其量只能谈论人,决不能谈论神。现在我们知道,人谈论人的能力也极为有限,那么,试图谈论神就更属狂妄了。对于神,我们似乎只能听它,然后把听到的说出来。如果你是一个没有慧根的人,什么也没有听到,那就请免开尊口。然而,谈论神其实是谈论人的一种方式罢了,并且是任何一个想要严肃地谈论人的论者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对于人的生存的思考不限于实用和科学,还试图探究人的jīng神生活之源,那么,我们就不可避免地会触及这方面的问题。

  4

  有人问我:“你信不信神?”我无法用一句话回答。我的感觉是:我是一个迷路的孩子,我找不到神,但我知道神在某个地方等我。

  5

  乌纳穆诺说,信仰就是愿意相信,信仰上帝就是希望真有一个上帝。此话道出了宗教的真相。所以,真正的基督徒决不是盲信者,而是渴求者,充满着内心冲突,他一辈子在努力使自己相信他并不真正相信的上帝。伟大的基督徒,如奥古斯丁、帕斯卡尔、克尔凯郭尔,内心深处从未摆脱过怀疑的折磨。

  6

  上帝存在于人的局限性之中。

  人在何处看到自己不可逾越的界限,就在何处安放一个上帝。

  7

  有一天人突然发现自己是大地上的孤儿,于是就为自己生下了一个父亲——上帝。

  8

  古希腊人凭本能相信神灵,中世纪人凭逻辑相信上帝。现代人用理性扼杀了本能,又用非理性摧毁了逻辑,于是只好跋涉在无神的荒原上。

  9

  上帝这个概念代表最高的统一。不过,在不同的信徒心中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上帝。有的神学家信仰的是一个功利的媚俗的上帝。

  10

  偶像崇拜是一种矛盾情结,本身jiāo织着对偶像的爱和惧,虔信的迷狂和亵渎的渴望。所以,一夜之间,狂热的崇拜就可以突变为同样狂热的破坏。

  11

  在历史上,宗教狂热不但使异端惨遭杀身之祸,而且每每殃及信徒自己。且不说一切宗教必然制造的大量冤假错案,只要想一想那种大规模的疯狂的朝圣活动就足够了,这种活动多半会造成人群自相践踏的骚乱以及宗教当局对骚乱的无情镇压。我仿佛看到了牧人屠杀羊群的情景,多么荒唐,又多么无可非议!

  12

  释道二教,其原初的出发点都是一种哲学的觉悟,要摆脱生死的纠缠。但是,一经传播,便离初衷愈来愈远。适意淡泊的老庄哲学变成了装神弄鬼的妖术,虚无悲观的佛陀哲学变成了积善图报的谋略。大乘宣称要普渡众生,为此不惜方便说法,把佛理改造得适合众生的口味,其结果真不知是佛把众生渡出了苦海,还是众生把佛渡入了尘嚣。

  13

  教堂的原型是天国,庙的原型是地府。天国有音乐、烛光和不露形迹的上帝,地府有咒语、香火和面目狰狞的塑像。西方人向往灵魂的不朽,中国人渴求肉身的长存。

  14

  佛教中偶象崇拜的一个根源:佛祖原本就是一个人。基督教的上帝则从来不具人形。

  

  jīng神现象

  1

  趣味无争论,这无非是说,在不同的趣味之间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在不同的趣味之间肯定有高低之分。趣味又名鉴赏力,一个人的鉴赏力大致表明了他的jīng神级别。趣味的形成有种种因素,包括知识、教养、阅历、思考、体验等等,这一切在趣味中都简化成了一种本能。在文学和艺术的欣赏中,良好趣味的形成也许是最重要的事情,它使一个人本能地趋向好东西,唾弃坏东西。对于创作者来说,良好的趣味未必能使他创作出好东西,因为这还需要天赋和技巧,但能够使他不去制作那些他自己也会厌恶的坏东西。

  2

  知识和心灵是两回事,一个勤奋做学问的人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心灵很贫乏的人。若想知道一个人的jīng神级别,不要看他研究什么,而要看他喜欢什么。一个人在jīng神素质上的缺陷往往会通过他的趣味bào露出来。趣味是最难掩饰的,因为它已经扎根在无意识之中,总是在不经意中流露。

  3

  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jīng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jīng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1/4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