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_吴晓波【完结】(35)

2019-03-10  作者|标签:吴晓波

  关于这一点,也许鲁家的亲戚们还会有说法。在当时几百名报考的高中生之中,有一名十九岁的姑娘,他是鲁冠球的外甥女,那一年刚刚高中毕业,差了二分,没能上入厂的杠子线。娘舅因此而上了门。按照中国人向有的习惯,娘舅是最高级别的亲戚,是要高度重视的上辈。

  因此娘舅上门来求情,是很不容易拒绝的。娘舅说:阿球,看在老祖宗的分儿上,你就把我们家的这个女孩子收下来吧。

  鲁冠球也说:娘舅,看在老祖宗的分儿上,你就不要让我把她这一次就收下来吧。

  这样,鲁冠球就在人们眼里成了一个六亲不认的家伙。

  中国乡村的习俗中还有一种传统,就是对本乡本村人的qiáng烈的地方主义态度。鲁冠球在宁围中学招员工,并没规定非得招本乡的学生不可。外乡的高中生如果学习优秀,鲁冠球是绝不会把他们拒之门外的。结果,本乡有三个学生考试作弊,被鲁冠球坚决地拒之门外,而外乡有着不少的高中生却在实力的较量中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万向节厂。

  本乡本土的一些个老少爷们,这一下子可就不满意了,他们嚷嚷地说:办乡镇企业,本来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安置本地的多余劳动力,怎么肥水流了外田,让别人到我们这块地盘上来唱歌呢。

  鲁冠球不会再接受这种小农意识下的传统压力了。况且他也是乡村中那种属于牌子亮出的人,别人做不出来的事情,只要他以为是对的,他就做得出来。他知道,这种行动,本身就是某种意义上渐进的乡村革命。打破小生产者的狭隘目光,改变职工素质,增qiáng企业竞争实力,都得从这一步步开始走呢。

  ◆不拘一格引人才

  1984年初,鲁冠球对社会公开招募人才,他的决心是要不惜血本地引进人才,开发智力。那一年的头九个月,工厂就拿出了十五万元用于智力开发。关于人才的来路,他们也大致定了几个类型。一是争取分配到大学生;二是向专家、教授发出聘请书,组织厂外的“顾问团”;三是在本厂、本乡或越出县界招收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请高等院校代培。

  鲁冠球对这些人才的尊重是很实在的,他知道,知识分子要面子又清寒,你要光给他讲大道理你便是在堵他们的嘴了。而实际上他们如果能到万向来,很大程度是冲着万向能够给他们的那份报酬,对他们来说,这份物质上的报酬是十分jīng神的,是对他们价值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肯定。

  因此,鲁冠球在对引进人才的工程上,还有那么几个字,叫做“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引进的一流人才,工资一律向上浮动一级;奖金大大高于当时的平均数值;户口一律进萧山县城;技术上可自行负责,大胆拍板,必要时可先斩后奏。

  鲁冠球由此而较为顺利地进入了人才的良性循环。

  当时的鲁冠球,看中了一位名叫张金沥的工程师。

  老家在慈溪的老张早年毕业于杭州水电学校,然后去了遥远的东三省。在那里,经历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都不会省略的劫难。然后,又在以后的岁月中从底层做起,完成了一种再被认识的过程。只是当一个人终于被人承认的时候,有时也往往是一个人心已经凉了的时候。

  初到东北的那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此时两鬓斑白,已到知天命的岁月了。他开始想念起他的遥远的南方了。而他的年老的父亲,也在故乡盼望着他们的游子的归来了。

  真是瞌睡碰到了枕头,鲁冠球一听说有这么一个人才,真正可以用大喜过望的心情来形容。一封长信寄出,北方和南方就此成了一条热线。张金沥到底还是不放心,专门来了一趟万向节厂,又到各个车间去转了一下,感觉还真不错,这才坐下来和鲁冠球恳谈。

  鲁冠球给了老张最优厚的待遇,出任厂里的副厂长;一家四口户口都进入萧山市;房子由他自行挑选一套,工资保证比他在第一汽车厂时高出一倍。

  从长chūn大城市的大厂,到萧山这个小城市的小厂(比起一汽厂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时的万向节厂还是一个小厂),毕竟是一种巨大的生活上的转变。老张一咬牙,请调报告打了上去。正是因了鲁冠球的人才理论,人才只有在流动中才是人才,才显示出人才的价值。一汽厂的领导们突然发现了老张这个埋在土里的珍宝,顿时便头脑清晰地决定分一个大套房子给老张。然而此时的老张去意已定,怕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东北籍长chūn人的妻子跟着丈夫从习惯的寒冷地带一程程地往南方走,虽然越走越热,同时也越走越犯嘀咕,不知那个新地方究竟怎样。

  想到是杭州,人间天堂,心里方才踏实了一些。

  谁知一到地方,才知道和杭州还隔着一条江,离县城也还有七八十来里路呢。看着这美丽田野上的不那么起眼的工厂,妻子一把抓住了丈夫的手说:你骗人,这哪里是城市,这里根本就是一个乡下嘛。

  男人们就大笑起来,有雄心的男人们对居住在哪里的确不是那么在意的。他们的生活的舞台必须有着成功的标志。鲁冠球是个男人,他知道,用什么可以诱惑那些有着英雄情绪的男人们。

  ◆向国务委员讨大学生

  真正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在一次很特殊的场合之下。

  那一天,1984年的chūn天里的某一日,国务委员张劲夫来到了万向节厂。这是一个给万向节厂带来好运的中央级的领导人。也许他自己也未必想到他为万向节厂做了一件什么样的大事;从万向节厂初创开始,虽然换了几块牌子了,但大大小小总还在萧山这个圈子里。这一次张劲夫来到厂里,对这个厂的面貌相当的满意,连声地说:了不起,了不起,乡镇企业能够办到这个份上,非常的不容易。

  张劲夫同志高兴,鲁冠球同志也高兴。人逢喜事jīng神慡,万向节厂的同志们就趁这个美好的机会,请求中央领导人能够为本厂提几个字。

  张劲夫同志立刻就答应了。他为这个厂写了一个厂名,但是,他没有写成以往的厂名——萧山万向节厂,他给了这个厂一个更大的头衔,杭州万向节厂。

  有谁会对这个厂名题出异议吗?不会有,那么就这样不动声色地通过了。杭州万向节厂从此诞生。

  也就是在这一次的参观中,张劲夫同志亲切地询问了工厂的情况。

  张劲夫同志问: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鲁冠球同志说:别的困难虽然也很多,但最大的困难是人才的缺乏,请给我们几个大学生吧。

  这个出乎张劲夫同志意料之外的要求,恰恰给张劲夫同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个与众不同的要求衬托出了-个与众不同的厂长。

  一路视察过来,国务委员见了多多少少的,大厂小厂的企业领导人,他们又给他提出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困难,诸如原材料的紧张,价格的上涨,流动资金的匮乏,等等等等。但是这个鲁冠球,提的却是一个那样远大的要求,那样的一个根本性的要求。这使张劲夫同志不可能不对鲁冠球刮目相看。

  国务委员说:你提的可是一个大问题。,这些年,教育被耽误了,国家在这方面也只有一步步的来。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5/9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