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_南怀瑾【完结】(142)

2019-03-10  作者|标签:南怀瑾

  “艮主进止,不得逾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刚才这个巽卦,第二爻又变成yīn了,两重yīn爻变成了艮卦。yīn境界等于每月yīn历的二十二、二十三这两天,成了艮卦,等于说阳爻光明只剩了一点,下面是暗的。这样就晓得自己的限度了,不能再加,只能减下来,“不得逾时”,违反这个原则是不行的。这就是每月yīn历二十三的时候,典守下弦之期月亮,一半亮的一半暗的,同上半个月一样,不过亮光是向下颠倒的次序。

  “九五飞龙,天位加喜”,到这个境界等于乾卦的阳能快要完了,“九五飞龙”在天之相,光明到了最鼎盛的时候,下一步就是黑暗的开始,所以“飞龙在天”,所谓天位已到了最高处,再进一步就转yīn了。

  “六五坤承,结括终始”,每月的月尾,坤卦第五爻了,月亮的光明都没有了。我们打坐修道到这个时候,一点念头没有,完全到了一个沉没的阶段,等于说无知、无喜的阶段。如果修道到这个境界,“结括终始”,要像口袋一样封起来,什么都不管,因为yīn极了,下一步又转过来到光明境界,力量更大。所以“韫养众子,世为类母”,这个韫养的第二度光明再来,等于这个yīn极是妈妈,再生一个儿子出来。在密宗也讲到这个道理,所以有子光、母光这个差别,一般人把“明”的先后境界的差别,比喻母子相会的道理。这是月尾的月亮,我们的境界也是如此。“上九亢龙”,“亢龙”就有悔,到了最高处就不行了,“战德于野”,yīn阳jiāo战。现在还是把所谓炼丹、气机、生命、jīng神、健旺这些变化,用《易经》的乾、坤两卦六个阶段来说明。

  群龙无首最好

  “用九翩翩,为道规矩”,“用九”这个名称很有意思。现在留下来这一本《周易》的“乾卦用九”、“坤卦用六”这两个名称,只有乾、坤两卦里头有。坤卦是yīn爻用“六”代表,乾卦是阳爻用“九”代表,其他卦里头没有。怎么叫“用九”、“用六”?历来解释很多,我的研究告诉诸位,就是“用yīn”、“用阳”。换句话说,到了最高的境界,天地宇宙万物同人一样,都受yīn阳的法则所支配。能够不受yīn阳法则支配,善于用yīn阳,超越于yīn阳之外,就是“用九”、“用六”的道理。

  所以《易经》的乾卦有一句话,“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群龙”就是指这六爻,六条龙无首,没有头的,这是大吉大利。六条龙都没有头为什么大吉大利呢?“用九”,从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立场来讲,“用九翩翩”是谦虚到极点,自己决不做首领,也不占任何位置。我常说中国文化里的隐士之道,是帝王学的领导,隐士决不占任何位置,也不要任何权益。所以“用九”这个群龙无首,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大民主的jīng神,平等平等。自己不在其位,一概不用,当然大吉大利。一个人帮助团体得益很多,他自己什么都不要,飘然而去,这个人就是“用九”。“用九”当然“见群龙无首”,所以大吉大利。

  按部就班 九转还丹

  “用六”也是一样,有吉有凶就是人有所求,到了无所求的境界,也是与“用九”一样。所以《参同契》“用九翩翩,为道规矩”,是说做工夫一步有一步的境界,一步有一步的道理,“用九”、“用六”而不被yīn阳所用,是跳出了yīn阳之外。我们没有跳出以前仍要知道“用九”,每一个境界来都晓得是过程,不是永恒。就算神通广大,能翻天覆地,还是道的“用”,不是道的“体”。如果被自己的这些境界骗住了,修道永远不会成功!所以,每一个境界都不能执着,因为下一步还要变化。所谓“用九翩翩”,那是形容超越的意思,“为道规矩”,是要晓得那是修道的这个道理。

  到了“阳数已讫”,乾卦用完了,阳数“九”没有用了,“讫则复起”,阳极就yīn生。“推情合性,转而相与”,拿人的生命来讲,yīn阳是性情,这是中国文化《礼记》的根本。性包括心理的,情包括生理的,懂了这个法则来“推情合性”,把生理与心理的境界合一,这也是一yīn阳。也就是把心理的一念不生的清净,与生理上气住脉停相结合,则一步一步自然会起变化。所谓“九转还丹”,像一个圈子一样在旋动,“九转”并不是气在身上打转九次,“九”是阳数,是说阳气极而转yīn、yīn气极而转阳这样的过程阶段。

  “循环璇玑”,这个流动互相反复,“璇玑”是古代天文仪器中心在转动的那个东西。“升降上下”,yīn阳到了一升一降,一上一下。“周流六爻”,从《易经》来讲六爻,六个位置。“难以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每个境界的变化,如佛经所说“不可思议”,不要去想,难以推想观察,因为我们生命的功能都是自然变出来的。但是每步工夫不一定呆定的,依个人的体能、年龄、心理等的关系而有异。活子时也不是呆定的,可是这个法则、道理、规矩,等于科学的公式,它是呆板的。所以必须要把这公式把握住了,才能修道。

  道家有各种各样的怪工夫,从丹田从海底提气上来,再从背上转,到前面下去叫做转河车等等,这些都不是正统道家的路线。你不能说他错,但是正统道家走的路不是这个样子,只要是后天有意去做的,纵然成功也不是正道。因为做得成的就坏得了,不做就没有,所以不是正道。

  丹道先养性

  现在我们翻到中篇,正统道家的神仙丹道之术,下手的工夫先从养性开始。中国文化三家,佛家讲明心见性,道家讲存心炼性,儒家讲修心养性。《参同契阐幽》这本书上,注解的朱云阳真人,不用道家名称,倒用了儒家的养性说法,道理都是一样。“此卷,专言养性,而御政伏食,已寓其中。”养性同佛家明心见性不一样,不是用禅宗所谓参话头的方法,他不要你参,因为人性本来就是道,人性本来就是佛,你只要培养就出来了。这一篇专讲养性下手的工夫,与道家的修持之路,以及得到金丹吃下去长生不老的道理、程序,“已寓其中”,都包含在内了。

  性命归元章第二十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无。元jīng云布,因炁托初。yīn阳为度,魂魄所居。

  阳神日魂,yīn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处外,筑为城郭。城郭完全,人民乃安。

  爰斯之时,情合乾坤。乾动而直,炁布jīng流。坤静而翕,为道舍庐。刚施而退,柔化以滋。

  九还七返,八归六居。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则水定火,五行之初。

  上善若水,清而无瑕。道之形象,真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

  类如jī子,白黑相符。纵横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42/16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